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上尿路结石患者中医证型与泌尿系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的相关性,为制定中西医结石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入选269例成人上尿路结石患者辨证分为湿热下注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肾阳虚型4组,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泌尿系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的差异。结果在分型研究中肝肾阴虚证、肾阳虚证患者病程较长,年龄较大,与其他证型比较肾实质厚度、结石数量、结石大小、肾内段间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血流动力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成人上尿路结石中医证型与泌尿系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参数有一定内在联系,可作为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三水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病现状,患者对BPH健康知识的认知率及需求状况,探讨健康教育的策略模式.方法 2011年6月~ 2012年10月期间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三水区人群中抽取≥50岁男性居民1672例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腹部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量测定、直肠指检(DRE)、最大尿流率(Qmax)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同时对调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BPH健康教育知识及获取途径需求状况.结果 1672例被调查人群中,总患病率为(501/1672) 30.0%,患病年龄50 ~ 102岁,平均患病年龄(66.23 ±8.35)岁.50~ 59岁、60~69岁、70 ~ 79岁、80 ~ 89岁、≥90岁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为10.9%、30.2%、53.2%、60.8%、76.2%.IP-SS(11.2±6.4)分,前列腺体积(30.6±17.8) mL,Qmax(14.2±7.4)mL/s,PSA(3.92±3.82) ng/mL.下尿路症状、前列腺体积与年龄呈正相关,Qmax与年龄呈负相关.以IPSS>7分、前列腺体积>20g、Qmax< 15 mL/s为标准,三水区前列腺增生患病率为26.8%.BPH患者健康教育知识了解途径依次为:电视栏目和电台广播53.0%,报刊和杂志51.4%,病友交流18.6%,医生指导为15.3%,社区健康教育为8.1%,网络信息为5.2%;健康教育需求内容依次为:饮食指导91.5%,生活保健90.5%,疾病预防49.9%,用药知识17.9%,诊疗费用15.6%.结论 三水区≥50岁男性下尿路症状、前列腺体积与年龄呈正相关,Qmax与年龄呈负相关,三水区前列腺增生患病率为52.1%.三水区BPH患者对BPH认识不足,BPH健康教育普及途径仍有较大完善的空间,需充分运用媒体的正确引导,医院的专业指导、社区积极普及等多层次、多渠道合理教育,对促进三水区老年人对BPH的认识,提高BPH的规范化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用阿托品输尿管逆行造影联合静脉肾盂造影(IVU)定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8例患者经B超、IVU、CT检查确诊输尿管阴性结石。采用IVU联合应用阿托品针、碘海醇针合剂经输尿管导管持续微泵泵入,行逆行造影(RGU)辅助,经X线定位后,明确结石的部位及大小后行ESWL治疗。留置输尿管导管综合排石治疗3~5天,观察临床碎石效果。结果本组138例患者经1次ESWL治疗后2~4周,121例(87.8%)完全排净;第2次ESWL治疗结石排净10例(7.2%);第3次ESWL治疗结石排净2例(1.4%);2例(1.4%)形成"石街",需行输尿管镜取石;无效3例(2.2%),行开放手术取石,证实结石有炎性肉芽包裹。结论合用阿托品输尿管逆行造影联合IVU定位行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临床疗效确切,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逆行灌注冲洗利于排石。  相似文献   
4.
成人包皮环扎术与环切术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包皮环扎术治疗成人包皮过长、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至2011年438例成人包茎、包皮过长手术随机分为环扎组226例、环切组212例,并随访3个月进行疗效观察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分别为包皮环扎组(5±2)min和包皮环切组(32±6)min(P〈0.05)。环扎术不需包扎,护理简单,但伤口愈合时间明显长于环切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环切组。结论包皮环扎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术后并发症较多,增加了患者的经济、精神、生活负担,暂不值得临床推广,目前还是选择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成人包皮过长、包茎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及前列通片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老年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ⅢB型CP患者125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4例应用坦索罗辛及前列通片联合非那雄胺,对照1组40例应用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对照2组41例应用前列通片联合非那雄胺,比较3组治疗前和治疗4、8、12周后的CP症状评分(NIH-CPSI)、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LS)、疼痛症状评分(PS)、排尿症状评分(USS)以及前列腺液(EPS)中WBC计数、卵磷脂小体(SPL)等指标的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0.91%;对照1组75.00%;对照2组70.73%。治疗组在改善患者NIH-CPSI、IPSS、QLS、USS、PS及EPS指标等方面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索罗辛及前列通片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老年ⅢB型CP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就诊的2344例成年男性中46例诊断为ED者为ED组,自另外2298例非ED男性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非ED组,对比两组成年男性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教育水平、工作性质、婚姻状况、夫妻关系、家居环境、生活习惯、基础疾病、精神类药物使用史、性生活频度的差异,并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ED患者平均年龄为(54.6±9.2)岁,明显高于非ED患者的(35.4±8.8)岁,脑力劳动者占60.9%,明显高于非ED患者的42.5%,家庭和睦率为32.6%,明显低于非ED患者的78.0%,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D患者合并糖尿病率为32.6%,明显高于非ED患者的10.5%,精神类药物使用率为19.6%,明显高于非ED患者的4.0%,性生活频度为(2.2±1.4)次/月,明显低于非ED患者的(5.8±1.6)次/月,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夫妻关系、糖尿病、精神类药物使用史以及性生活频度均为E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夫妻关系、糖尿病、精神类药物使用史以及性生活频度均为ED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用阿托品输尿管逆行造影联合IVU定位行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138例患者经B超、IVU、CT检查确诊输尿管阴性结石。采用IVU联合应用阿托品针、碘海醇针合剂经输尿管导管持续微泵泵入,行逆行造影(RGU)辅助,经X线定位后,明确结石的部位及大小后行ESWL治疗。留置输尿管导管综合排石治疗3~5天,观察临床碎石效果。结果:本组138例患者经1次ESWL治疗后2~4周,121例(87.8%)结石完全排净,第2次ESWL治疗结石排净10例(7.2%),第3次ESWL治疗结石排净2例(1.4%);2例(1.4%)形成"石街",需行输尿管镜取石;无效3例(2.2%),行开放手术取石,证实结石有炎性肉芽包裹。结论:合用阿托品输尿管逆行造影联合IVU定位行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临床疗效确切,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逆行灌注冲洗利于排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窖蛋白-1(Caveolin-1)、P63及CK34βE12蛋白在前列腺病变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9例前列腺癌(PCa)、15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11例低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LGPIN)、7例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10例基底细胞增生(BCH)、69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标本中的Caveolin-l、P63及CK34βE12的表达情况。结果 Caveolin-1、P63、CK34βE12抗原在PCa和BPH标本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HGPIN、LGPIN、AAH、BCH、BPH中Caveolin-1阳性表达率为69.49%(41/59)、40.00%(6/15)、45.45%(5/11)、28.57%(2/7)、30.00%(3/10)、8.70%(6/69),P63阳性表达率为8.47%(5/59)、86.67%(13/15)、90.91%(10/11)、85.71%(6/7)、90.00%(9/10)、97.10%(67/69),CK34βE12为8.47%(5/59)、93.33%(14/15)、90.91%(10/11)、100.00%(7/7)、90.00%(9/10)、95.65%(66/69)。Caveolin-1表达强弱与PCa的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 Caveolin-1与PCa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联合检测Caveolin-1、P63及CK34βE12的表达将对PCa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判断病情以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aveolin-1、P63及CK34βE12蛋白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9例Pca、15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11例低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LG-PIN)、7例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10例基底细胞增生(BCH)、69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标本中的Caveolin-1和P63及CK34βE1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ca、HGPIN、LGPIN、AAH、BCH、BPH中Caveolin-1阳性表达率依次为69.49%、40.00%、45.45%、28.57%、30.00%、8.70%,P63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47%、86.67%、90.91%、85.71%、90.00%、97.10%,CK34βE12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47%、93.33%、90.91%、100%、90.00%、95.65%。Caveolin-1、P63、CK34βE12抗原在Pca与其他病变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veolin-1表达强弱与Pca的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相关(均P〈0.05)。结论 Caveolin-1与Pca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联合检测Caveolin-1、P63及CK34βE12的表达将对Pca的早期诊断准确性、判断病情以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比较三维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腹超声、DR静脉尿路造影(IVP)在诊断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139例经临床证实的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三维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经腹超声、DR IVP结果对照。结果三维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的检出率为94.24%,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77.70%)及DR IVP(49.64%)(P<0.05)。三维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更好地显示肾脏积液的情况,肾实质的厚度、回声及观察输尿管梗阻和肾功能的情况。结论三维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优于经腹超声、DR IVP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