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先天性肌性斜颈系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的斜颈,头和颈的不对称畸形可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现,在确诊前应排除先天性颈椎融合或其它寰枢椎畸形所引起的固着性或骨性歪颈。此病提倡早期治疗,而且早期治疗很少需要手术。本组报告的是一岁以后的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77年至1987年,共收治脊髓灰质炎后遗畸形住院治疗的病人543例。其中患各种类型马蹄畸形者336例,占总数61.88%造成马蹄畸形的主要原因是跟腱挛缩,但往往伴有其它畸形,如马蹄伴有高弓、内翻、外翻、患肢短缩、膝及髋关节畸形等。现将随访调查结果的172例,175足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手术时年龄6岁~31岁,平均19岁。①单纯马蹄足畸形55足(其中3例为双马蹄足畸形)轻度42足,中度和重度13足。行跟腱延长和(或)胫后肌腱前移出37足,其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双束重建后十字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采 用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行双束PCL重建且随访超过1年的PCL损伤患者17例,男16例,女1例;年龄19~54岁,平均25岁。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53.4±2.1) 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分级C级7例,D级10例;后抽屉试验阳性17例。术中采用自行设计的胫骨 后方倒打隧道钻具系统制作限深骨隧道。随访时行膝关节X线摄片和螺旋CT检查,观察嵌入骨栓的位置和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评估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分 级及后抽屉试验,比较与术前的稳定性差异。结果 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7.8个月。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评分(93.5±1.7)分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IKDC分级A级15例、B级2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后抽屉试验阴性15例,弱阳性2例。术后 12周X线片和螺旋CT示嵌入骨栓的位置满意,愈合良好。结论 胫骨后方倒打隧道钻具系统可以准确制作限深骨隧道,创伤小,使用这种钻具系统的PCL重建术近 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踝不稳定及踝内翻畸形最常见于儿麻后遗症患者,我院采用腓骨短肌腱移植稳定踝关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手术的特点是:在稳定踝关节的同时,又保留了该关节背伸、跖屈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我院10年间获平均5年随访的脊髓灰质炎后遗马蹄足畸形172例(175足)的手术结果,并对以常规三关节固定术为主的手术适应征选择,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6.
锁定加压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股骨干骨折采用骨牵引、石膏外固定等方法治疗并发症多,长期固定影响下肢功能,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锁定加压板(locking compress plate,LCP)在治疗干骺端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干复杂粉碎性骨折以及假体周围骨折等特殊类型骨折有优势[1]。  相似文献   
7.
<正> 自1977年6月至1984年4月间,我院对脊髓灰质炎后遗股四头肌瘫痪病人行腘绳肌替代术59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9例(59膝),其中男39例,女20时。手术时年龄9~27岁,平均15岁。获得随访结果者32例,随访期5—12年。  相似文献   
8.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截骨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后路顶椎楔形截骨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所致脊柱后凸畸形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28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伴骨髓损伤者21例,平均伤后32个月,均行顶椎楔形截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术,比较手术前后结果.术后随访13~28月,平均16.2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后胸腰椎生理弧度良好,后凸Cobb'S角由术前30,3°±3.3°恢复为手术后的7.2°±4.0°(P<0.05),平均矫正角度为27.2°±7.4°,随访无角度丢失;15例CT复查显示手术减压满意;21例术前伴脊髓损伤者手术后Frankel恢复一级以上者为18例(85.7%);所有患者腰背部疼痛均明显减轻.结论 顶椎楔形截骨术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所致后凸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畸形矫正满意、人路简单、显露充分、脊髓前后方均可有效减压、手术后伤椎稳定且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自1977年6月至1984年4月间,我院对脊髓灰质炎后遗股四头肌瘫痪病人行腘绳肌替代术59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髋臼周围加股骨近端减压截骨术治疗儿童中晚期Perthes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Perthes病新术式-髋臼周围加股骨近端减压截骨.方法1997年8月~2000年8月,21例中晚期儿童接受此术式治疗,共21髋,随访时间24~36个月,X线分期,Ⅲ期17例,Ⅳ期4例,均合并有半脱位和扁平髋畸形.结果术前髋臼指数平均22.45°,骺核高度5.46mm,CE角6.38°,术后髋臼指数6.67°,骺核高度6.56mm,CE角19.95°.功能评价优19例,良2例.结论新术式优于原始术式,并同时解决了压力、肢短、头臼覆盖及预防远期骨性关节炎的目的.另外,强调合理和准确的适应证选择是治疗中晚期Perthes病和降低病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