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在介入放射学教学过程中应用PBL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研究具体时间范围是2018年8月—2019年8月,通过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中24名学生设为参照组(常规教学);并将另24名学生设为实验组(PBL模式教学),并比较不同组别介入放射学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影像学设备操作能力、影像资料分析能力以及介入治疗手术设计能力评分相较参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学生介入放射学教学活跃度、参与度以及满意度评分相较参照组均显著提升(P<0.05).结论 遵循PBL模式开展介入放射学教学工作具有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良好效果,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临床思维,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输尿管结石是急腹症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腹痛及泌尿系症状,但因输尿管结石而引起急性肠梗阻却在文献中较少有报道。现将我院2003~2004年收治的6例以急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总结如下,并分析输尿管结石致急性肠梗阻临床表现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血红蛋白(Hb)对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原发性HCC患者,共行417次TACE。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PSM)法进行配对,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CIN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Hb水平对CIN的诊断效能。结果 PSM匹配前,417次TACE治疗前85次患者出现Hb降低、Hb正常332次;PSM匹配后,74对(即Hb降低、Hb正常分别74次)匹配成功。PSM匹配前,Hb降低时CIN发生率为10.59%(9/85),Hb正常时为4.52%(15/332),糖尿病、Hb、肌酐及胆红素为CIN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PSM匹配后,Hb降低时CIN发病率为10.81%(8/74),正常时为4.05%(3/74),Hb为CIN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女性:Hb预测肝癌患者TACE术后发生CIN的最佳截断值为93.5 g/L,诊断灵敏度为91.9%,特异度75.0%,AUC为0.83;男性:Hb预测肝癌患者TACE术后发生CIN的最佳截断值为104.0 g/L,诊断灵敏度为90.8%,特异度36.0%,AUC为0.65。结论 Hb是肝癌患者TACE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析PDCA循环叠加PBL教学法使用于医学影像学带教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课题针对2018年5月—2020年6月40名医学影像学实习生开展数值研究,实验组采取PDCA叠加PBL教学方式,参照组采取PBL教学方式,研究各项结果.结果 实验组影像学理论专业知识项目考查分数值、影像学图像分析项目考查分数值、影像学报告书写...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与冠脉造影的对比,探讨心电图编辑后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的可靠性。材料与方法收集18例在CT冠脉造影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且在一周内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将使用心电编辑功能进行后处理的CT冠脉图像与冠脉造影进行对比。结果心电编辑后的CT冠脉图像与冠脉造影两者在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均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心电图编辑处理后的CT冠脉成像能很好反映冠状动脉的真实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技巧及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方法收集2008年5月—2015年3月接受彩超检查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置入可回收滤器的72例病人,对其中的35例溶栓效果良好且无发生肺栓塞风险的病人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结果 35例病人中下腔静脉滤器成功取出33例,取出率94%,其中有3例病人取出滤器后发现滤器内捕获血栓,2例滤器取出过程中及术后造影发现下腔静脉穿孔,1例发生顽固性心律失常,经积极对症处理后未发现症状性肺栓塞及猝死等严重情况。另外2例取出失败后转为永久留置。结论规范、熟练地操作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既可以避免下腔静脉滤器长期留置的远期并发症,同时也减少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操作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产覆膜支架姑息治疗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恶性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35例胃癌术后吻合口恶性狭窄患者中,12例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在DSA引导下将覆膜支架植入病变段.结果:12例患者成功置入12枚国产覆膜支架,患者胃肠道梗阻症状明显改善和解除,未出现胃肠穿孔、大出血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国产覆膜支架是姑息治疗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恶性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