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FIG-ROS融合基因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其干预后ICC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方法: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份不同ICC组织样本及3种ICC细胞株(HUCCT1、REB、QBC939)中ROS蛋白的表达;选择ROS阳性ICC细胞,用一系列表达不同序列ROS-sh RNA与FIG-sh RNA的质粒分别转染该细胞后,用Western blot检测ROS和FIG蛋白表达;选择对ROS和FIG表达抑制作用最强的ROS-sh RNA与FIG-sh RNA序列分别或联合转染上述细胞后,观察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及集落形成情况。结果:2份ICC组织样本与1个细胞株(HUCCT1)呈ROS阳性表达;转染ROS1-6290 sh RNA和FIG-363 sh RNA对HUCCT1细胞ROS与FIG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最强。与未转染的HUCCT1细胞比较,单独转染FIG-363 sh RNA对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均P0.05),但能明显减少细胞集落形成(P0.05);ROS1-6290 sh RNA单独或联合FIG-363 sh RNA转染均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阻滞、减少细胞集落形成,且联合转染的效应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部分ICC存在FIG-ROS融合基因表达,对两种基因的联合抑制可能是靶向治疗该类ICC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