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HNEN)临床罕见、误诊率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PHNEN的临床资料,探讨PHNEN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42例PHNE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NSE、CgA、Syn、CD56、CK等多呈高表达。患者通过切除(27例)或肝穿刺活检(15例)获得病理诊断,其中G1级12例、G2级19例、G3级6例、神经内分泌癌(NEC) 5例。随访7~116个月,24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3例接受再次手术切除,2例接受MWA,14例接受TACE,其余接受放疗或化疗。手术患者(n=27)和非手术患者(不可切除)(n=15)在分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2),其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0.78±30.89)个月、(34.27±21.7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 G2、 G3级和NEC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9.42±33.63)个月、(53.11±24.70)...  相似文献   
3.
施长鹰  陈炜  吴志勇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2):1695-1695
患者男性,51岁,因呕血伴腹胀就诊.患者既往有乙型肝炎史20年,肝硬化史10年.1个月前呕血1次,量约100 ml,无黑便,后出现腹胀,无头晕、眼花、乏力等症状,不能自行缓解,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57岁,因腹痛2 d伴恶心呕吐来院就诊,既往有“胆囊炎、胆囊结石”病史,查体示贫血貌,腹略隆起,软,右上腹有轻压痛,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0.6×10<'9>/L,血红蛋白92 g/L;腹腔穿刺出不凝血.B超示:肝右叶不均质团块,腹腔积液;进一步CT检查示:肝右叶低密度影.边缘不清.拟诊"肝癌破裂出血"行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断流手术和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后自由门静脉压(FPP)与术后再出血以及肝性脑病的关系,探讨术中FPP动态变化对术式选择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接受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组)患者170例的临床资料.断流组患者断流术后FPP值≥22 mm Hg(1 mm Hg=0.133 kPa)为高压组(60例),<22 mm Hg为低压组(43例),联合组共67例.三组患者术前Child-Push评分和FP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FPP变化、以及三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和肝性脑病发生率.结果 高压组、低压组和联合组术后FPP值分别为(27.1±1.9)mm Hg、(20.8±1.8)mm Hg和(21.5±2.2)mm Hg,再出血率分别为%、4.6%和4.5%.再出血率在高压组显著高于低压组和联合组(P<0.05).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联合组(10.4%)虽然高于低压组(7.0%)和高压组(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切除断流术后FPP值可以作为选择手术方式的依据,如FPP值≥22mm Hg应加行脾肾静脉分流术.  相似文献   
6.
全身麻醉手术病人术后苏醒拔管,进入麻醉复苏室(postanaesthesia intensive care unit,PACU)监护,待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后转出PACU.PACU内对病人的监管重点在于病人的生命体征、呼吸状况、苏醒状态、各种引流以及病人的主诉.  相似文献   
7.
手术切除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手段,而手术治疗仍存在较多须再探讨的问题。新建立的Basingstoke预测预后模型可为临床选择积极手术的病人提供量化依据。肝切缘距肿瘤<1 cm的根治性切除(R0)可能并不增加肝切除局部复发风险。结直肠癌原发灶与肝转移瘤同期切除已渐成共识,同期切除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可切除的肝转移瘤行新辅助化疗可能无法提高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甚至可能使少数病人丧失手术切除机会。准确判断肝切除范围和术式可提高切除率,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肝切除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在肝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切除肝脏巨大肿瘤或多发性转移瘤的安全性已大为提高,但半肝或肝三叶切除术后残余肝脏的功能不全仍困扰着外科医师。1986年,日本学者Kinoshita等提出选择性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作为扩大肝切除术前准备,并应用于肝癌的治疗。PVE使栓塞侧肝叶萎缩,而非栓塞侧肝叶代偿性增生,  相似文献   
9.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胰实质和胰管不可逆的慢性炎症,可引起胰腺炎性肿块、胰管炎症或受压狭窄及假囊肿形成,其临床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上腹痛伴不同程度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或丧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体尾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95例胰体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胰体尾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中上腹胀痛、腰背部疼痛、恶心呕吐和消瘦、乏力.肿瘤标志物、B超、CT、MRCP、PET-CT等检查是诊断胰体尾癌的主要方法 ,各有特点.本组手术切除率为37.9%(36/95),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31.6%(30/95),姑息性切除6例(6.3%),姑息性旁路引流手术18例,26例仅行剖腹探查.根治性切除者生存期明显长于非根治性切除者(P<0.01),扩大根治术又较根治术有更长的生存期.行根治性切除患者中,有神经转移、淋巴结转移或切缘残留者术后生存期较短.结论 早期诊断,提高根治切除率,才有可能延长胰体尾癌患者的生存期.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根治术和扩大根治术可明显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肿瘤是否有神经转移、淋巴转移及切缘有否残留是影响根治性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