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集束化营养支持在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2月-2019年1月在本院小儿外科治疗的108例患者纳入研究,分为常规组(n=58)及干预组(n=50),常规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干预组在患儿入院开始进行集束化营养管理.观察两组术前肠道准备时间、术中肠道清洁度及术后各种临床指标.结果 干预组术前肠道准备的平均时间为(4.53±1.21)d,短于对照组的(7.52± 1.75)d;干预组术中肠道清洁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13例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略有下降,9例患儿血清ALT、AST升高.两组患儿术后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住院时间长于干预组;术后随访1个月,常规组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集束化营养支持管理可缩短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术前肠道准备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能降低术后早期小肠结肠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围手术期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干预在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3例巨结肠根治手术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成立营养专科护理小组,并对患儿进行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营养指标、术后营养相关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1周营养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围术期开展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干预,能有效改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基于循证的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预防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在最佳证据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证据FAME属性的评价,针对11条证据进行临床应用并构建质量审查指标,于2020年7月~2021年2月实施循证护理实践,通过基线审查(29例患儿)分析障碍因素,构建全麻EA护理预防方案,并将此方案应用于34例患儿。结果:患儿EA发生率由24.1%降至2.9%,显著低于证据应用前(P<0.05)。医护人员对预防全麻患儿EA的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得分显著高于证据应用前(P<0.05)。结论:基于循证构建的全麻EA护理预防方案可在机器人巨结肠手术中推广,且在实施中应结合临床情景考虑患儿个性化意愿,降低全麻患儿EA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