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2.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Dixon手术(直肠癌前切除术)已逐渐成为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式。术后吻合口瘘不但造成病人身心痛苦,经济费用增高,而且也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外科医师深受困扰。本文结合我院近5年来124例直肠癌Dixon手术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手术的危险因素及围术期处理,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6年5月收治的47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患者术前合并高血压14例,心脏病26例,贫血9例,糖尿病8例,肺部疾病9例,脑血管疾病2例,肾功能不全2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6例,切口感染2例,脑出血1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高龄患者主要脏器功能减退,内科合并症较多,免疫及应激能力低下,手术危险性大。术前全面了解及准确评估全身状况,高度重视和适当的围术期处理,能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4.
直肠内脱垂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分析直肠内脱垂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 6 2例直肠内脱垂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史回顾和信访调查 ,分析手术疗效和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直肠内脱垂手术有效率为 73% ,其中排便困难、肛门坠胀、便不尽感、手法协助排便及服用泻剂维持排便的有效率分别为77%、80 %、71%、86 %和 97%。结论直肠内脱垂必须经过严格的非手术治疗确认无效后 ,方可考虑外科治疗 ,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盆腔脏器多重造影在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出口梗阻性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病人盆腔器官及盆底形态结构变化。方法:对38例OOC病人及12例正常自愿受试者行排粪造影检查,结合盆腔、膀胱造影,及在女性阴道内放置浸钡标志物(以下简称“多重造影”)测量肛直角、会阴位置、盆底腹膜位置、膀胱位置情况。结果:经多重造影诊断直肠内脱垂37例,直肠前突5例,盆底痉挛综合征5例。经物理检查上述诊断分别为12例、4例、1例,所有病例均得到造影证实。多重造影检查还发现盆底及腹膜疝9例,膀胱脱出6例,会阴下降综合征3例,子宫后倒或脱垂10例。与对照组相比,OOC组力排相肛直角增大,静息相及力排相会阴异常下降,力排相Douglas陷凹加深;OOC组中有泌尿系症状者静息相及力排相膀胱异常下降。结论:多重造影诊断直肠内脱垂和直肠前突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物理诊断;对临床症状隐匿、物理检查难以诊断的盆底腹膜疝,以及膀胱、子宫和阴道脱出提供了诊断依据,有助于选择正确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34例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病例,分析一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的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疗效。结果:34例患者术后形成肛瘘1例,脓肿再发1例,需要再次手术者为5.9%(2/34)。结论:一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减少肛瘘及脓肿复发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直肠内脱垂是指造成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常见病因之一,其手术治疗是一项较新的临床工作,疗效的评价尚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观察。本文通过回顾病史及信访调查,对我院1994年1月至2000年6月收治的51例直肠内脱垂致顽固性便秘患者手术疗效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P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并累及关节面的一种骨折。我院自1994~2002年应用有限内固定配合石膏固定骨牵引针治疗9例,经随访调查,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分析直肠内脱垂的手术疗效。方法:通过对51例直肠内脱垂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和信访调查,分析其手术疗效和们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51例直肠内脱垂手术有效率为72.5%,其中对排便困难,肛门坠胀,便不尽感,便血,骶尾部疼痛,手法协助排便及服用泻剂维持便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69.8%,70.7%,78.9%,100%,50%,80.0%和87.5%,结论:直肠内脱垂必须经过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后方可考虑外科治疗,应从严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出口梗阻性便秘(OOC)病人盆腔器官及盆底形态结构变化。方法 对38例OOC病人及12例正常自愿受试者行排粪造影结合盆腔、膀胱造影,女性阴道内放置浸钡标志物(以下简称“多重造影”)。测量肛直角、会阴位置、盆底腹膜位置、膀胱位置。结果 多重造影诊断直肠内脱垂37例,直肠前突5例,盆底痉挛综合征5例,物理检查拟诊分别为12例、4例、1例,均100%得到证实。多重造影检查还发现盆底及腹膜疝9例,膀胱脱出6例,会阴下降综合征3例,子宫后倒或脱垂10例。与对照组相比,OOC组力排相肛直角增大,静息相及力排相会阴异常下降,力排相Douglas陷凹加深;OOC组中有泌尿系症状者,静息相及力相膀胱异常下降。结论 多重造影诊断直肠内脱垂和直肠前突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物理诊断;而且对临床隐匿、物理检查难以诊断的盆底及腹膜疝、膀胱及子宫、阴道脱出等提供了形象客观的诊断依据,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选择正确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