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L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APs)家族的新的重要成员.Livin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参与抑制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通过下调或抑制Livin基因的表达及诱导产生特异性地识别Livin的抗体可抑制、杀死肿瘤细胞,为恶性肿瘤的诊断、细胞和基因靶向治疗等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L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APs)家族的新的重要成员。Livin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参与抑制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通过下调或抑制Livin基因的表达及诱导产生特异性地识别Livin的抗体可抑制、杀死肿瘤细胞,为恶性肿瘤的诊断、细胞和基因靶向治疗等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L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APs)家族的新的重要成员.Livin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参与抑制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通过下调或抑制Livin基因的表达及诱导产生特异性地识别Livin的抗体可抑制、杀死肿瘤细胞,为恶性肿瘤的诊断、细胞和基因靶向治疗等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并鉴定靶向果蝇同源蛋白3(tribbles-related protein 3,Trb3)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对靶基因的沉默效应.方法 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Trb3序列,设计、合成3对互补并特异性编码其shRNA序列的寡核苷酸,克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在慢性鼻窦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致病机理。方法收集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同期选取20例行鼻部手术患者的正常组织作为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鼻组织中IL-32蛋白;采取即用型EnVisionTMSuper/HRP检测试剂盒检测两组鼻黏膜组织中CD3+和CD68+表达。结果慢性鼻窦炎鼻黏膜组织中IL-32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鼻窦炎鼻黏膜组织中CD3+细胞计数(55.36±23.53)个/mm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8.27±11.43)个/mm2(P〈0.01);慢性鼻窦炎鼻黏膜组织中CD68+细胞计数(7.65±2.27)个/mm2高于对照组(5.98±2.10)个/mm2(t=2.741,P〈0.01)。且慢性鼻窦炎鼻黏膜组织中IL-32与CD3+和CD68+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32可能通过招募炎症细胞,参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ATF2基因在人舌鳞状细胞癌(oral 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T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ATF2基因在OTSCC组织(16例)及对应癌旁黏膜组织(16例)的表达,探讨BATF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定量PCR显示BATF2 mRNA在13例OTSCC组织表达低于癌旁黏膜组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BATF2蛋白在14例OTSCC组织表达低于癌旁黏膜组织;免疫组化显示在202例OTSCC标本中,BATF2蛋白无表达20例(9.9%),低表达104例(51.5%),高表达78例(38.6%);且BATF2蛋白表达水平与OTSCC组织分化相关(P=0.002),BATF2蛋白低表达患者预后显著差于BATF2高表达者(P< 0.001).结论 BATF2在OTSCC中低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预后相关,可作为预测OTSCC预后的分子指标及OTSCC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Tribbles相关蛋白3(tribblesrelated protein 3,TRB3)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o-AKT,p-AKT)在人舌体鳞状细胞癌(oral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T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8例OTSCC及对应癌旁黏膜组织中TRB3及p-AKT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8例OTSCC及30例癌旁黏膜石蜡标本中TRB3及p-AKT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OTSCC预后的关系。结果 RT-PCR显示TRB3 mRNA在15例OTSCC组织表达较癌旁黏膜组织中升高(83.3%,15/18);Westernblot显示TRB3蛋白及p-AKT蛋白在13例OTSCC组织中的表达均较癌旁黏膜组织中升高(72.2%,13/18):免疫组化显示128例OTSCC标本中,TRB3蛋白高表达率为49.2%(63/128),p-AKT蛋白高表达率为68.8%(88/128),均较癌旁黏膜表达增高(P均≤0.001),且均与OTSCC的T分级、N分级及复发相关,p-AKT蛋白及TRB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7,P〈0.01)。结论 TRB3及p-AKT在OTSCC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在人舌体鳞状细胞癌发生内质网应激后,TRB3与AKT磷酸化的关系。方法:在人舌体鳞癌细胞Tca8113及CAL-27中,使用毒胡萝卜素或衣霉素诱导内质网应激,采用腺病毒质粒转染及短发夹RNA干扰技术验证TRB3与AKT磷酸化的关系。结果:Tca8113及CAL-27细胞通过毒胡萝卜素或衣霉素诱导24h后,TRB3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在Tca8113细胞中,通过腺病毒质粒转染上调TRB3蛋白表达后,磷酸化AKT蛋白表达下降;通过短发夹RNA干扰下调TRB3蛋白表达后,磷酸化AKT蛋白表达升高。结论:在人舌体鳞癌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后,TRB3蛋白表达上调并且抑制AKT磷酸化。  相似文献   
10.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计算机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graphy,PET-CT)扫描是将PET的功能代谢影像和CT的解剖影像融合在一起,能更准确的显示肿瘤组织,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中。18F-氟脱氧葡萄糖(18fluorine-fluorinedeoxyglucose,18F-FDG)PET-CT在头颈肿瘤早期明确原发病灶、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制定放疗计划、疗效的监测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