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内固定是治疗骨折的常用方法,有效的内固定不仅能维持骨折的复位,促进骨折的愈合,同时也有利于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但骨折愈合后,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内固定取出困难,不能完全取出或是在取出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临床工作中时有出现,我院自1990年3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6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 2 0 0 1年 2月~ 1 2月应用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胫骨骨折共 2 6例 ,取得很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2 3例 ,女 3例 ,年龄 1 8~ 5 0岁、平均年龄 34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1 4例 ,坠落伤 2例 ,塌方砸伤 1 0例。骨折部位与类型 :股骨横断骨折 1 0例 ,斜形、螺旋形骨折 6例 ,粉碎性骨折 5例 ,其中陈旧性骨折术后骨不连 2例 ;胫腓骨横断骨折 2例 ,斜形骨折 1例 ,粉碎性骨折 2例 ,其中 2例为开放性骨折 ;合并伤 :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 3例 ,颅脑损伤 2例 ,复合伤口 1例。1 2 治疗方法1 2 1 手…  相似文献   
3.
背景:椎弓钉内固定系统较多,主要有AF、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RF等,但各自存在一定的不足。目的:比较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与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分为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组和AF内固定组。于内固定后1周,3个月,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内固定前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脊髓神经损伤Frankel分级及内固定后X射线片结果。结果与结论:内固定后1周及1年随访,两组椎体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内固定后1周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及后凸Cobb角明显好于内固定前(P<0.01),两组内固定后1周与内固定后1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内固定后按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内固定后并发症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组1例1枚椎弓根螺钉断裂,AF内固定组2例断钉,3例断棒,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和AF系统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均能取得优良的临床疗效。相比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AF系统术后断钉或棒较多,不能用于多节段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性骨折并骨外露的方法,方法:Ⅰ-Ⅱ度开放性骨折并骨外露伤后6小时内可行清创缝合后再用牵引式管型石开窗,外固定支架稳定骨折断端,Ⅲ度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损伤感染严重的病例,清创后,行牵引,石膏或外固定支架固定,创面均外敷三黄生肌汤,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性骨折并骨外露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重度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及对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利用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胫腓骨骨折并处理合并的软组织损伤。结果78例患者随访5-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73例达骨性愈合,5例延迟愈合,7例发生创面感染,本组无肢体坏死及骨不连发生。结论应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重度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可以克服此类骨折因骨质缺损或骨块多而碎不能有效固定的缺点,一期稳定骨折端,同时具有创伤小,早期可行功能锻炼以防止关节僵硬,有利于断端骨愈合及护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的急诊救治方法。方法 总结1998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52例的急诊处理、手术方式及治疗结果。结果 52例患者拔除尿管后均能自主排尿。34例术后排尿恢复正常,18例尿线细,经尿道扩张后16例恢复,2例二次手术后恢复正常,阳痿2例。结论 尿道会师牵引并膀胱颈悬吊可有效治疗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  相似文献   
7.
王大志  房体刚 《工企医刊》2013,26(2):125-126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收集到的8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T型钢板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14例,良22例,差6例;对照组优10例,良16例,差16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采用%。检验,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传统T型钢板治疗,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房体刚  王大志  孙瑞 《山东医药》2011,51(41):101-102
2008年7月~2010年5月,我们对33例Pilon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3例,男26例、女7例,年龄19~65岁、平均31岁。  相似文献   
9.
背景:椎弓钉内固定系统较多,主要有AF、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RF等,但各自存在一定的不足。 目的:比较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与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分为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组和AF内固定组。于内固定后1周,3个月,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内固定前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脊髓神经损伤Frankel分级及内固定后X射线片结果。 结果与结论:内固定后1周及1年随访,两组椎体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内固定后1周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及后凸Cobb角明显好于内固定前(P < 0.01),两组内固定后1周与内固定后1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内固定后按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内固定后并发症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组1例1枚椎弓根螺钉断裂,AF内固定组2例断钉,3例断棒,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和AF系统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均能取得优良的临床疗效。相比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AF系统术后断钉或棒较多,不能用于多节段固定。  相似文献   
10.
四肢动脉伤近年有增多的趋势。若诊断及时 ,处理得当 ,死亡和截肢率可大为降低 ,并可减少肢体因缺血引起的功能障碍。我院 1998年 8月— 2 0 0 1年 5月共收治四肢假性动脑瘤 15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12例 ,女 3例。年龄 12~ 4 5岁 ,平均 2 8.5岁。损伤动脉 :肱动脉 6例 ,挠动脉 1例 ,尺动脉 2例 ,股动脉 4例 ,动脉 2例。损伤原因 :刀伤 11例 ,刺伤 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 2 0d ,最长 1.5月。15例动脉损伤部位有膨胀性肿块 ,可扪及收缩期震颤 ,听到收缩期杂音 ;压迫动脉近端可使肿胀缩小 ,紧张度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