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胸段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分为硬膜外复合全麻组(Y组)和全麻组(Q组),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分别记录入室时、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5分钟、拔管即刻、拔管后5分钟的SBP、DBP、HR.结果:Y组患者各时点的SBP、DBP均显著低于Q组(P<0.01).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比全身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要小.  相似文献   
2.
3.
成干生  刘黎明 《武警医学》2005,16(7):529-53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慢性周围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疾病,以下肢多见,临床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严重者有肢端溃疡或坏死。病程一般较长,呈周期性发作,逐渐加重,各种常规治疗,如扩血管、消炎止痛、中医中药等疗效欠佳,重者常需截肢。我们选择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者行患侧腰交感神经阻滞加股动脉内注射治疗,起效快、疗效佳。  相似文献   
4.
神经阻滞法在78例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干生 《武警医学》2002,13(1):43-44
急性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常有受累神经支配区皮肤剧痛 ,引起患者失眠 ,纳差及一些心血管反应 ,甚至心理障碍等。临床上许多患者特别是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经口服药物治疗、理疗、针炙等治疗后不能有效去痛、治愈。我们用不同神经阻滞疗法治疗 30例急性带状疱疹及 48例疱疹后神经痛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共 78例 ,其中男 40例 ,女 38例 ,年龄 19- 76岁 ,急性带状疱疹 30例 ,慢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48例 ,病程短者 1月余 ,长者 17月。慢性患者都试用内服外敷药物、理疗 ,针炙等多种治疗方法 ,疼痛仍顽固。部位 :头颈部 9…  相似文献   
5.
成干生  邵庆祝  毛天  潘冕 《武警医学》2013,24(1):47-49,53
目的探讨硬膜外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硬膜外给予氯胺酮预防寒战的效果。方法 93例择期硬膜外麻醉下实施TURP的男性患者纳入该研究。患者随机分为3组,1组31例硬膜外给予0.75%的罗哌卡因,2组32例硬膜外给予0.2 mg/kg的氯胺酮加0.75%的罗哌卡因,3组30例硬膜外给予0.4 mg/kg的氯胺酮加0.75%的罗哌卡因。记录麻醉过程中及麻醉后恢复室内2 h内寒战及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及幻觉等不良反应。结果 1组寒战发生在统计学上比另外两组发生要频繁,且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及幻觉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另外两组要高(P<0.05);3组产生镇静作用的发生率比另外两组都高(P<0.05)。结论实施TURP手术患者,在硬膜外预防性应用低剂量氯胺酮,可有效减低不良反应及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麻醉诱导期芬太尼所致咳嗽的影响。方法 拟行全身麻醉患者113例,年龄25~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依次输注生理盐水0.05 ml/kg和4 μg/kg芬太尼,丙泊酚组依次输入丙泊酚0.5 mg/kg和4 μg/kg芬太尼。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注射芬太尼0、5、10 s时的咳嗽情况。结果 对照组芬太尼引起咳嗽29例,丙泊酚组10例,两组在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上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1)。本研究还显示丙泊酚能降低吸烟者的咳嗽发生率。结论 芬太尼全身麻醉诱导前1 min给予0.5 mg/kg丙泊酚可有效抑制芬太尼所导致的咳嗽。  相似文献   
7.
成干生  沈中兰 《武警医学》1998,9(8):482-483
胸及上腹部全麻术后硬膜外置管除痛应用武警江苏总队南京医院成干生沈中兰(南京210024)关键词全麻术后硬膜外置管对胸部肺、食道、乳癌根治手术及上腹部肝、胰切除患者,为提高患者自身防止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能力,我们采用术前硬膜外置管、术后分次注射吗啡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切除术中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与牵拉反应的关系。方法118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按术中牵拉肠管时阻滞平面的不同分为:A组,阻滞平面高于T5;B组,等于T5;C组,等于T6;D组,低于T6。牵拉反应分Ⅰ-Ⅲ级。记录每组牵拉反应情况。结果A、B、C组中Ⅰ级牵拉反应发生率明显多于D组(P〈0.01),A、B组中Ⅰ级牵拉反应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B组间Ⅰ级牵拉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平面等于或高于T5时能较好地抑制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氟比洛酚酯治疗手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200例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酚酯组(n=100)和对照组(n=100)。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术后镇痛用自控静脉用镇痛泵。记录术后1、2、4、6、12、24 h的VAS和术后24 h的曲马多用量,记录BP、HR、SPO2和不良反应及患者镇痛评价。结果术后24 h的BP、HR、SPO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氟比洛酚酯组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曲马多用量差异有统计(P<0.05)。结论氟比洛酚酯适用于围手术期疼痛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人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插管拔管血压波动大。高血压病人常有心肌缺血的表现。胸段硬膜外阻滞有利于防止术中心肌缺血(1)。我院选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本实验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ASA2~3级60例年龄48-65岁,男23例女37例,均为慢性胆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