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气管封堵器(bronchial blocker,BB)行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在新生儿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sugery,VATS)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VATS的患儿60例,按OLV方法完全随机平均分为支气管插管组(A组)和BB组(B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儿术前双肺通气时(T0)、OLV 10min(T1)、肺萎陷即刻(T2)、肺萎陷后30min(T3)、肺萎陷后60min(T4)、恢复双肺通气后10min(T5)和术毕6h(T6)、术毕12h(T7)的Sp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blood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2)、PET 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blood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dioxide, PaCO2)、乳酸水平及气道压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儿OLV情况和围术期情况。结果两组息儿气道压从T1开始升高,T4达到最高,T4时A组(34.8±4.9)cmH2O(1cmH2O=0.098kPa)较B组(30.0±4.3)cmH2O更为显著(P〈0.05);T4时两组患儿SpO2和PaO2下降至最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两组患儿PETCO2和PaCO2升至最高,A组较B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儿乳酸水平呈升高趋势,但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肺萎陷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监护室时间和气管黏膜损伤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BB行OLV可为新生儿VATS提供充分的通气和良好的肺萎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新生儿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诱导和静脉全麻诱导的效果.方法 45例新生儿患者,ASA Ⅰ~Ⅲ级,行全身麻醉.随机分为3组(n=15):静脉诱导组(A组)、8%七氟烷吸入诱导组(B组)、6%七氟烷吸入诱导组(C组).患儿入室后记录平均血压(MAP)、心率(HR)作为基础值.记录意识消失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以及插管不良反应.记录插管即刻、插管后1,3,5 min的MAP和HR.结果 两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诱导组的意识消失时间显著比静脉诱导组短(P<0.01).气管插管时间B组显著短于C组,C组明显短于A组(P<0.01).在插管后1,3,5 min 3个时刻点的HR和MAP均较基础值下降(P<0.01).在插管后的1,3,5 min时间点上,3组心率之间变化有差异(P<0.01);8%七氟烷吸入诱导的B组MAP明显低于A,C两组相应时刻点的MAP(P<0.01),B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七氟烷用于新生儿全麻诱导,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诱导技术,6%的七氟烷比较适合用于新生儿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比较新生儿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诱导和静脉全麻诱导的效果。 方法 45例新生儿患者,ASA I~III级,行全身麻醉。随机分为3组(n=15):静脉诱导组(A组),8%七氟烷吸入诱导组(B组),6%七氟烷吸入诱导组(C组)。患儿入室后记录平均血压(MAP)、心率(HR)作为基础值。记录意识消失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以及插管不良反应。记录插管即刻、插管后1,3,5 min的MAP和HR。结果 两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诱导组的意识消失时间显著比静脉诱导组短(P< 0.01)。气管插管时间B组显著短于C组,C组明显短于静脉诱导组(P< 0.01)。在插管后1,3,5 min三个时刻点的HR和MAP均较基础值下降(P< 0.01)。在插管后的1,3,5 min时间点上,三组心率之间变化有差异(P< 0.01); 8%七氟烷吸入诱导的B组MAP明显低于A,C两组相应时刻点的MAP(P< 0.01), B组相比A组有显著差别(P< 0.01)。结论 七氟烷用于新生儿全麻诱导,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诱导技术,6%的七氟烷比较适合用于新生儿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Met)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表型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使用脂多糖促进巨噬细胞分化,同时使用Met刺激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表型(CD86、CD206)巨噬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AMPK、磷酸化AMPK(pAMPK)、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高脂饲料喂养ApoE-/-小鼠构建As模型。实验组(Met组)小鼠予Met灌胃干预,对照组(CTL组)小鼠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干预。3个月后,提取小鼠大动脉全长(头臂干至双侧髂动脉)及主动脉根部,分别行油红O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价主动脉脂质沉积情况和脂质斑块内巨噬细胞不同表型比例。提取大动脉蛋白,Western blot验证相关信号通路的AMPK、pAMPK、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细胞实验表明,Met刺激后M1巨噬细胞比例明显减少,M2巨噬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AMPK活性明显增加,而STAT3活性明显下降。动物实验表明,在造模3个月后,油红O染色示Met组小鼠大动脉全长和主动脉瓣膜处脂质沉积均较CTL组明显减少(P<0.05);免疫荧光染色示Met组脂质斑块内M1巨噬细胞比例较CTL组明显减少,而M2巨噬细胞比例较CTL组明显增多(P<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与CTL组相比,Met组AMPK活性明显增加,而STAT3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Met通过激活AMPK抑制STAT3活性,调控斑块内巨噬细胞表型分化,抑制小鼠As形成。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制备PRP并测量PDGF-BB和TGF-β1的浓度;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3 h后,在复氧条件下分别用1%、5%、10%、20%体积的PRP共培养细胞12 h,检测细胞活力,同时对心肌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提取蛋白检测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及其磷酸化水平;检测PRP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以SD大鼠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恢复灌注后立刻在结扎部位周围四个部位注射100 μL的PRP(PRP组,n=20)或生理盐水(Control组,n=20),1 d后各组随机选6只大鼠取材心脏行TTC染色并测量肌钙蛋白I的浓度,其余动物1周后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并取材心脏进行HE染色;体外对RAW264.7细胞缺氧3 h,分别给予PRP或生理盐水作用24 h后行流式细胞仪检测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情况。结果 PRP中PDGF-BB和TGF-β1的浓度显著高于全血,1%体积PRP可以显著减少缺氧-复氧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其保护作用与AMPK的激活密切相关;PRP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动物实验中PRP组梗死面积和肌钙蛋白I浓度均小于生理盐水组(P<0.001),超声显示PRP组心功能明显改善,HE染色示缺血区域炎症反应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轻;RAW264.7细胞经PRP处理M1型巨噬细胞减少,M2型巨噬细胞增 多。结论 PRP通过促进AMPK磷酸化及巨噬细胞免疫调节作用来改善大鼠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区域的炎症微环境,从而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联合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中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小儿先天性唇腭裂患儿40例,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结合控制性降压,对照组只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两组手术前均进行等容血液稀释。结果:试验组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Hb、Hct、动脉血乳酸值、pH、血气于术前、术中和手术结束后即刻差异无显著性;与稀释前比较,两组血液稀释后至手术结束的Hb和Hct值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和试验组回输后20min即刻动脉血乳酸值明显增高(P<0.01);试验组回输20min后血糖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血糖在稀释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结合控制性降压用于小儿唇腭裂修复术可减少同型异体输血,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中采用旋头45°位对患儿食管引流型喉罩(ProSeal laryngeal mask airway,PLMA)气道密闭性和咽喉部并发症的影响,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行腹腔镜手术患儿200例,随机分为旋头位组和正头位组各100例.旋头位组采用正头位放置PLMA后,改为右旋头45°位;正头位组采用...  相似文献   
10.
刘建华  张娜  徐颖怡  魏伟  陈程  谭永红 《新医学》2022,53(8):575-581
目的 分析婴幼儿颅内肿瘤切除术中大出血的影响因素,建立大出血风险评分模型。方法 收集278例择期行颅内肿瘤切除手术的患儿,根据术中失血量(BL)与估计血容量(EBV)的比值(BL/EBV),分为中小出血组(BL/EBV≤0.5)和大出血组(BL/EBV>0.5),统计相关临床资料及出血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