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 1995— 2 0 0 0年 ,对 74例锁骨折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 ,评价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4例 ,男 5 4例 ,女 2 0例 ,年龄 14~ 5 6岁。骨折部位及类型 ,锁骨中段骨折 5 4例 ,肩锁端骨折 18例 ,胸骨端骨折 2例 ,粉碎性骨折 5 5例 ,单纯性骨折 19例。2 治疗方法与结果2 .1 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 ,以骨圆针固定 5 6例 ,三棱针固定 10例 ,单纯钢丝内固定 8例 ,术后X线复查 ,随访 1个月。2 .2 结果 手术成功 :骨折端对位对线好 ,内固定在位 ,骨折端临床愈合。手术失败 :骨折内固定移位 ,松动滑脱 ,骨折端再次移位。 3种内固…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髌骨骨折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14例,16例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做对照;在硬膜外麻醉下作髌前横弧形切口将髌骨爪安放于髌骨上下级。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约8.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间隔8~14周,平均年龄约(39.5±0.5)岁,平均愈合时间约(12.0±0.5)周,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髌骨骨折记忆合金髌骨爪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手术创伤小,能够有效固定髌骨骨折;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中心定位股骨交锁髓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方法对18例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髓钉内固定术。结果随访2~9个月,15例骨折愈合,3例于愈合中,愈合时间3~6个月,全部术中一次性锁定成功,术后无肢体缩短、旋转及成角畸形,无感染,无主钉变曲及断裂,无锁钉弯曲及断钉,髋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本组病例应用无中心定位交锁髓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手术快,愈合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损伤,而且骨折类型较复杂,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恢复踝关节功能有很大帮助。现将我科自2002—07~2004—07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95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磁力导航髓内钉与普通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带锁髓内钉与磁力导航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法分别治疗胫骨骨折患者35例和50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远端2枚锁钉锁定成功时间、一次性锁定成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等;术后随访12—30个月,采用Johner-Wruh评价方法,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磁力导航髓内钉内固定术出血量(60.3±6.6)ml、平均手术时问(96.5±5.0)min、远端2枚锁钉锁定成功时间(6.7±2.0)min、一次性锁定成功率96%;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110.0±8.5)ml、(170.6±6.2)nfin、(12.5±2.2)min、7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骨折都具有较高治愈率和远期治疗效果,磁力导航髓内钉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x线逐视下锁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胫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异形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40例45足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法分型,Ⅰ型2足,Ⅱ型11足,Ⅲ型15足,Ⅳ型17足。对Ⅱ型以上的43足跟骨骨折用异形钢板治疗,随访时间2~51个月,平均15.3个月。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评价术后功能,优15足,良27足,可1足,优良率97.6%。结论手术治疗可提高跟骨骨折的疗效,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异彤钢板是治疗跟骨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61例老年人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人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的原因,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6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病人都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5年,优良率约84%。结论:腰椎及周围组织退变;外伤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影像学检查是主要的明确诊断手段,尽可能保留脊椎后路结构的髓核摘除加椎管桥式减压的手术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组织工程技术为解决关节软骨缺损修复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但至今尚无一种细胞能完全满足软骨组织工程对种子细胞的要求.探讨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共培养为种子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并评价修复效果.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2在兰州大学骨科研究所组织工程实验室和连云港市东方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取浓度为3×108 L-1的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按2:1比例混匀共培养作为种子细胞,观察细胞的增殖和基质合成,绘制细胞生长曲线.②将细胞终浓度为3x 108 L-1的共培养细胞加入含有同种异体脱钙骨摹质的24孔培养板中进行接种培养2,4,6 d,计算共培养细胞与脱钙骨基质的黏附率.③取54只青紫兰兔制备全层关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脱钙骨基质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8只.实验组于软骨缺损处植入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与共培养细胞;脱钙骨基质对照组植入脱钙骨基质;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植入.移植术后6,12周取出膝关节对修复组织进行大体、组织学评分和免疫组织化学观测.结果:54只青紫兰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共培养的软骨细胞基质合成丰富,细胞增殖加快.脱钙骨基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共培养第2,4,6天的黏附率分别为(46.50±1.40)%,(93.25±2.89)%和(88.34±0.76)%.②大体观察结果:实验组缺损修复组织呈软骨样,表面光滑平坦,与周围软骨整合的软骨细胞更为成熟,修复组织与软骨下骨结合牢固.脱钙骨基质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修复组织呈纤维组织和无修复.③组织学评分:实验组优于脱钙骨基质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脱钙骨基质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修复组织的细胞为透明软骨样细胞,柱状排列,Ⅱ型胶原染色阳性,与周围软骨及软骨下骨整合良好.结论:自体骨髓问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共培养作为种子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增强软骨细胞的增殖,促进软骨细胞基质合成,缩短软骨细胞培养时间和减少传代次数,可节省大量的软骨细胞,与脱钙骨基质复合后能有效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肩峰前外侧三角肌劈开入路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经三角肌劈开入路应用MIPPP技术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Nee分型:累及肱骨外科颈的二部分骨折17例,三部分骨折13例,四部分骨折6例.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显示所有螺钉位置良好,骨折复位满意.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3.75±4.7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24周,平均(10.78±4.47)周;未发生腋神经损伤及肱骨头坏死和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范围:外展25°~90°,平均(81.53±12.35)°;前屈上举30°~180°,平均(146.11±35.52)°;外旋- 10° ~ 45°,平均(35.97±11.45)°;内旋达T10水-(T7 ~L4).Neer评分为60~95,平均(89.75±8.96);优26例,良6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为88.89%.肩关节外展功能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肩峰前外侧三角肌劈开入路应用MIPPO技术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口小,术后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可吸收螺钉(棒)治疗关节周围骨折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吸收内固定物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关节周围松质骨手术中选用不同直径的可吸收钉(棒)。结果:所有68病例均得到了完全愈合,无并发症。结论:可吸收内固定物在关节周围松质骨骨折的治疗中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