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基于美国SEER数据库的资料,评估放疗对初诊转移性头颈鳞癌(HN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利用SEER数据库筛选2010—2015年初诊为转移性HNSCC的患者1226例,包括放疗组762例(62.1%),未放疗组464例(37.9%)。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癌症特异性生存(CSS)和总生存(OS),在全组患者中通过Cox多因素回归和倾向配比评分(PSM)评估放疗对预后的影响。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低、中和高风险组,并在不同风险组中分析放疗对生存的影响。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CSS和OS时间分别为11.0个月和10.0个月;放疗组和未放疗组的中位CSS时间分别为13.0个月和6.0个月,中位OS时间分别为12.0个月和6.0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灶部位、T分期、N分期、转移脏器个数、手术、放疗和化疗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CSS:P值为0.045、0.021、0.001、0.002、<0.001、<0.001、<0.001、<0.001;OS:P值为0.002、<0.001、0.002、<0.001、<0.001、<0.001、<0.001、<0.001)。PSM配对后,在低、中、高风险组中,放疗和未放疗患者3年CSS分别为:62.5%∶23.5%、22.4%∶15.7%和10.5%∶9.6%(P=0.008、0.001、0.203);3年OS分别为:58.0%∶20.8%、19.8%∶12.7%和7.0%∶6.1%(P=0.002、0.001、0.166)。结论 放疗显著提高低风险和中风险组患者的CSS和OS,但高风险组患者不能从放疗中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平衡液膀胱扩张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挛缩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2010年07月至2016年02月6家医院共收治滥用氯胺酮所致膀胱挛缩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患者戒断吸食氯胺酮,灌注0.09%透明质酸钠平衡液扩张膀胱,每周1次共3次,首次灌注2倍于术前膀胱容量的平衡液,随后灌注量每次递增100 ml。记录术前及3次扩张术后3、12个月时患者盆腔疼痛及尿频评分(PUF)、O'Leary-SantIC症状评分(ICSI)及问题评分(ICPI)、生活质量评分(QOL)和膀胱容量情况。 结果18例患者均完成3次膀胱扩张术,术中无大出血、膀胱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例失访,2例8个月后复吸,14例完成最少12个月随访。该14例患者扩张术前及术后3、12个月时平均PUF分别为(20.4±3.6)、(11.5±3.1)和(13.2±3.3)分;ICSI分别为(13.6±2.8)、(7.7±2.3)和(8.2±2.5)分;ICPI分别为(10.6±2.6)、(7.3±2.1)和(7.7±2.5)分;QOL分别为(6.0±0)、(2.1±0.5)和(2.7±0.8)分;膀胱容量分别为(83±27)ml、(234±56)ml和(228±52)ml,所有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透明质酸钠平衡液膀胱扩张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挛缩安全有效,手术操作简单,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探讨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尿路上皮细胞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6年1月采用经腹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的36 例输尿管中下段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健侧45°斜卧位,先进行输尿管中下段及膀胱袖状切除术,再行肾、输尿管上段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125(85~170)min,术中出血量90(20~250)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2(18~62)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8(5~11)d,无尿瘘、迟发肠穿孔、肠黏连和肠梗阻 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结果为pT1 10 例,pT2 21 例,pT3 5 例。随访时间超过3 个月行膀胱镜的患者22 例,其中发现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3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远处转移2例,局部复发0例。结论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尿路上皮细胞癌可行、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颈段食管癌放疗患者复发模式及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回顾分析初诊拟行根治性放疗颈段食管癌(CEC)患者的复发模式和生存结果。方法 检索2008年8月至2017年5月初诊拟行根治性放疗的CEC患者,整理相关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和复发模式,并行生存分析。结果 97例CEC患者符合条件,均为鳞癌。中位年龄59岁(18~78岁)。病变局限颈段34例,超出颈段63例。气管、甲状腺和主动脉受侵患者分别为69、7、6例。Ⅱ、Ⅲ和Ⅳ期(非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11、80、6例。中位大体肿瘤完成放疗剂量66 Gy,46例≥66 Gy,51例<66 Gy。中位随访时间14.9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时间分别为16.03和23.30个月。1、2、3年PFS分别为56.86%、30.35%和26.34%。1、2、3年OS分别为72.54%、47.94%和40.81%。61例随访中发现治疗失败,其中40、27和18例分别发生局部复发、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受侵患者与无甲状腺受侵患者比较,PFS和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3、13.461,P<0.05);气管受侵患者与无气管受侵患者比较,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主动脉受侵患者、甲状腺受侵患者与无主动脉受侵患者、无甲状腺受侵患者比较,PFS和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6、4.548、13.421、10.581,P<0.05);大体肿瘤放疗剂量≥66 Gy与大体肿瘤放疗剂量<66 Gy比较,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6,P<0.05)。结论 根治性放疗颈段食管癌治疗失败以局部区域复发为主,甲状腺、气管和/或主动脉受侵是预后不良因素,大体肿瘤放疗剂量≥66 Gy可能利于提高OS,但需前瞻大样本数据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溶液膀胱扩张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男27例,女2例.年龄18~36岁,平均25岁.患者均有尿频、尿急、尿痛和耻骨上膀胱痛.每次尿量10~160 ml,间隔10~60 min,尿氯胺酮试验均为阳性.将患者分为外科治疗组(A组)11例,外科治疗后复吸组(B组)7例,戒毒治疗组(C组)6例和未戒毒组(D组)5例.A、B组均在腰硬联合麻下采用透明质酸钠溶液进行膀胱扩张术,B组治疗后2周内又继续吸食氯胺酮,C组为已戒除吸食氯胺酮者,D组为继续吸食氯胺酮者.记录治疗2、4周后的平均每次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OABSS)评分及盆腔痛和尿频/尿急患者症状(PUF)评分. 结果 膀胱扩张术2周后,A、B组的平均每次尿量分别为(107.7±39.6)、(95.0±35.5) ml,与D组(42.0±13.5)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63.3±16.3)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OABSS评分和PUF评分[(6.0±2.6)分和(14.8±4.2)分]低于C组[(9.5±2.4)分和(22.5±2.2)分]、D组[(12.2±1.9)分和(26.4±3.5)分],B组[(9.0±2.4)分和(19.57±2.7)分]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B、C、D组的平均每次尿量、OABSS评分和PUF评分分别为[(106.4±37.5) ml、(5.6±2.5)分、(13.5±4.0)分]、[(52.1±21.6) ml,(1 1.1±1.3)分、(26.4±2.8)分]、[(113.3±27.3) ml、(6.3±2.2)分、(14.5±2.7)]分、[(40.0±13.7) ml、(12.0±1.6)分、(26.6±3.6)分],A、C组与B、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B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透明质酸钠溶液膀胱扩张术可以缓解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的下尿路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泌尿外科就诊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180例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索利那新每日1次,每次5 mg,晚饭后口服,疗程6周;对照组给予托特罗定每日2次,每次2 mg,早晚饭后口服,疗程6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24 h的排尿次数、平均每次尿量、最大膀胱容量和最大尿流率,评价索利那新的疗效,通过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试验组24 h的排尿次数、平均尿量、最大膀胱容量和最大尿流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钬激光碎石与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钬激光碎石和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该院钬激光碎石和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425例疗效,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结果 钬激光碎石碎石成功率96.36%,气压弹道碎石碎石成功率73.33%.钬激光碎石组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气压弹道碎石组发生输尿管穿孔4例,输尿管痉挛3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结论 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上,钬激光碎石比气压弹道碎石具有更高成功率及安全性,并可同时处理输尿管息肉及狭窄,在经输尿管镜碎石术中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完成诱导化疗(IC)联合根治性放疗的局部晚期下咽鳞癌(HPSCC)患者的复发模式和生存结果。方法:检索200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完成IC联合根治性放疗的局部晚期HPSCC患者,整理相关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和复发模式,并行生存分析。结果:116例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均为鳞癌。中位年龄5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8-2010年氯胺酮吸食病史(1~10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入院后建立护理治疗计划,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加强院外回访并促进健康行为等方法。结果:学会采用积极的态度培养自护行为,才能较好掌握该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及巩固疗效的方法,各项治疗取得患者的配合,使下尿路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确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提高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放化疗综合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74例经病理证实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资料。生存分析及组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 全组Ⅰ期患者102例,Ⅱ期患者72例。2例患者接受单纯放疗,172例患者接受放化疗综合治疗。全组总有效率为94.2%(164/174),其中完全缓解(CR)患者153例(87.9%)。5年总生存率(OS)为87.3%,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83.1%,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为91.9%。放化疗期间最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口腔黏膜炎,≥ 3级骨髓抑制占62.1%,≥ 3级口腔黏膜炎占10.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B症状及Ann Arbor分期Ⅱ期是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而高龄和Ann Arbor分期Ⅱ期是PF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放疗剂量≥ 50 Gy较低剂量组可显著提高总PFS,两组5年PFS分别为83.5%和76.5%(HR 0.374,95%CI 0.169~0.826,P=0.015)。结论 早期NK/T细胞淋巴瘤经过放化疗综合治疗可达到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