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具有广阔的前景.实验通过对胰腺癌细胞株Aspc-1进行抗EGFR抗体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anti EGFR)治疗及联合放疗、吉西他滨(简称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探索rAAV介导抗EGFR单链抗体对胰腺癌治疗的效果.方法 分别通过单纯化疗、单纯放疗、rAAV-anti EGFR治疗,rAAV-anti EGFR治疗联合化疗、rAAV-anti EGFR治疗联合放疗、rAAV-anti EGFR治疗联合放化疗干预胰腺癌细胞株Aspc-1及裸鼠移植瘤,检测细胞或移植瘤的凋亡率以及移植瘤生长情况.结果 体外实验提示,以上处理方式使肿瘤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AAV-anti EGFR治疗联合放化疗细胞凋亡率要高于rAAV-anti EGFR治疗、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P<0.05).体内实验提示,rAAV-anti EGFR治疗后,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5),且与放疗和化疗均有协同作用;rAAV-anti EGFR治疗后,组织中凋亡相关Caspase-3活性蛋白表达细胞数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AAV-anti EGFR治疗联合放疗或化疗其凋亡蛋白表达细胞数要多于单纯治疗组(P<0.05).结论 rAAV-anti EGFR治疗在体内外均有良好的抗胰腺癌效应,其联合放化疗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且该病毒载体与化疗及放疗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并总结诊治经验、围手术期处理与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10月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整理临床数据。结果:共入选20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14例;16~61岁,平均(37.5±14.9)岁。20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75~280 min,平均(172.0±56.1)min;术中出血量20~300 mL,平均(110.5±75.8)mL。病灶位于脾脏上极13例,脾脏中下极7例。术后病理证实:脾脏囊肿10例,脾血管瘤4例,脉管瘤3例,卵巢癌脾脏转移1例,反应性炎性假瘤2例。随访10~86个月,平均(25.0±8.7)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保留了正常脾脏功能。具体手术方案及术中配合应根据病灶部位、性质、术者习惯等灵活调整。  相似文献   
3.
胰腺中段切除术(Central pancreatectomy,CP)是针对胰腺颈部或体部等中间部分病变的一种术式.1957年,Guillemin等[1]报道了首例CP.1959年,Letton等[2]对2例胰体外伤患者进行了CP,1984年,Dagradi等[3]首次应用CP治疗胰颈部实质内的胰岛素瘤获得成功.此后,CP因其更多地保留了正常胰腺组织,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胰腺内外分泌功能而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对脾脏在抗感染、免疫方面重要生理功能认识的深入,保脾手术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对于胰体尾部的良性或交界性病变,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SPDP)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保留脾脏的完整性与功能,是最佳手术方式。1988年美国麻省总医院MGH外科Warshaw教授首先施行并报道不保留脾动静脉的SPDP,利用脾胃间侧支循环保证保留脾脏的血运,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31岁,因"上腹部胀痛1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右上腹部可扪及约10 cm×8 cm的包块。化验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凝血功能、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125)等指标均正常。腹部平扫及增强CT提示:胰头区10 cm×8 cm囊实性肿物。术前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拟行术式:保留幽门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取大字位,主刀  相似文献   
6.
胰腺中段切除术(central pancreatectomy, CP)是一类保留胰腺及脏器功能的手术。随着胰腺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laparoscopic central pancreatectomy, LCP)在大的胰腺中心已经成为常规术式。由于CP手术适应证具有局限性,手术操作复杂且存在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很少有超过100例CP的单中心报道。本文主要介绍CP的发展历史、适应证/禁忌证、短期/长期并发症以及LCP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7.
胰腺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主要包括:上皮来源肿瘤如浆液性囊腺瘤(SCA)、黏液性囊性肿瘤(MCN)、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等;非上皮来源肿瘤如囊性淋巴管瘤、神经鞘瘤、血管瘤等;内分泌肿瘤如胰岛素瘤。除了功能性胰岛素瘤外,这类肿瘤诊断较困难;又因发病率较低,治疗经验不足,易导致治疗不当。因此,应加强认识,重视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是最难早期发现、恶性程度最高和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美国癌症协会对美国肿瘤发生率及死亡率的统计结果表明,胰腺癌占全部肿瘤死亡原因的第四位,5年生存率在5%以下[1].化疗是胰腺癌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吉西他滨是治疗局部进展性及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手术治疗是惟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胰岛素瘤定性诊断主要依据Whipple三联征和血清胰岛素与血糖比值,必要时可进行72h饥饿试验;定位诊断首选无创伤性检查手段,北京协和医院采用改良多层螺旋CT胰腺双期增强扫描准确率可达95%以上,术中超声检查联合术中探查定位准确率最高,可达1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经皮经肝门静脉采血测定胰岛素(PTPC)和选择性动脉钙刺激静脉采血测定胰岛素(ASVS)等有创检查已基本不用。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关系密切,慢性胰腺炎病人胰腺癌发生风险增加。其癌变机制尚不明确,多种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参与慢性胰腺炎癌变过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相似,术前鉴别诊断困难,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及PET/CT具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