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三角肌中部纤维束带致旋肩外展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1990年7月~1994年5月共收治6例肩外展旋转畸形患者,4男2女.双侧3例,单侧3例。平均年龄11岁。发病年龄1~2岁。主要病理特点是:患肩向前下低垂旋转;内收障碍;肩胛骨呈翼状。X线摄片显示:肩关节脱位,肩峰肥大,肩胛盂及肱骨头发育不良。5例年龄较小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见患肩三角肌中部有一紧张、硬韧性纤维束带,起于肩峰,止于三角肌粗隆。切除束带关节松解后畸形矫正,患肩功能活动恢复正常。随访最长4年4个月,无1例复发。本组患者发病前无诱因,大多数患肩无肌肉注射史,无外伤及感染史,无产伤。作者认为,畸形的产生及骨关节病理改变的主要原因是纤维束带的牵拉限制了肩部骨骼肌肉的同步发育;是慢性进行性过程。发病时间愈长,病理改变愈严重。早期手术切除纤维束带,解除患肩骨骼肌肉发育的桎梏,是矫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术式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疗效。方法根据患髋病理改变的不同,在术前牵引及术中髂腰肌松解的同时,应用联合术式矫治髋及股上段发育不良32例38个髋关节。术后采用患肢中立位外展牵引4~6周,早期被动屈伸髋锻炼10周后下地逐渐负重行走。结果随访3~9年,平均6年2个月,根据周永德发育性髋脱位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86.7%,再脱位1例,关节僵硬1例,股骨头坏死3例,坏死率9.4%。结论联合术式可根据大龄儿童患髋不同的病理改变选择多种有效矫治方法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三角肌挛缩症的远期疗效,录求最佳治疗时机.方法:随访36例49肩术后5年以上患者的畸形矫正,功能恢复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优良率85.7%,各年龄组优良率:3~7岁为96.1%,8~12岁为81.3%,12岁以上为57.1%,年龄愈大疗效愈差.结论:早期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症状,阻断病程的进展,提高治疗优良率.  相似文献   
4.
三角肌挛缩症术后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三角肌挛缩症的远期疗效,录求最佳治疗时机.方法:随访36例49肩术后5年以上患者的畸形矫正,功能恢复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优良率85.7%,各年龄组优良率:3~7岁为96.1%,8~12岁为81.3%,12岁以上为57.1%,年龄愈大疗效愈差.结论:早期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症状,阻断病程的进展,提高治疗优良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取出后股骨头坏死发生原因及探讨最佳治疗方法,降低股骨头坏死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1998~2008年间,收治并得到随访的57例59个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不同时间及采用不同方法取内固定所产生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结果]内固定取出后给予钉道空腔植骨,术后患者不负重3个月,然后扶拐下地逐渐增加负重强度的股骨头坏死率,较单纯取钉不负重1~1.5个月,平均1.2个月,股骨头坏死率明显降低,术后2年以上取内固定,较2年以内者股骨头坏死率低。[结论]股骨头骨折内固定术后取钉时间在2年以上较适宜。内固定取出后,给予植骨并增加负重时间各3个月,然后扶拐,逐渐负重的方法,降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短柄DHS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6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病例,采用切开复位、短柄DHS内固定治疗。结果26例中骨折愈合24例,延迟愈合1例,骨不连继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结论切开复位短柄DHS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具有直视下复位,固定牢靠、骨折愈合高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手术创伤较大等缺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干长斜形螺旋形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应用小切口(2~3cm),两点以上不同层面立体固定,辅以短期石膏固定治疗。结果:32例术后检查骨折均对位、对线好,内固定牢靠。被随访患儿在术后4周均获临床愈合,术后9周均获良好骨愈合。结论;小切口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长斜形螺旋形骨折,具有微创复位佳、骨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0年至1997年共收治大龄儿童先天性流关节脱位22例28髋,根据患者患髋的不同病理改变采用不同术式或联合术式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28个髋关节.其中男性8例女14例。年龄在6~13岁,平均9.5岁。左髋11例.右髋17,随访时间2~9年,平均4.7年。1.2治疗与结果22例28髋均采用术前股骨髁上牵引2~3周。术中采用“8-P”切口.全部患髋均给以做髂腰肌松解.除其中6例7髋采用单一术式外,其他均采用联合术式治疗,根据周永德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评定标准[1],总优良率达89,5%。疗效差的3个…  相似文献   
9.
三角肌中部纤维束带致旋肩外展畸形作者在1990.7~1994.5共收治6例肩外展旋转畸形患者,4男2女,双侧3例,单侧3例。平均年龄11岁。发病年龄1~2岁。主要病理特点是:患肩向前下低垂旋转;内收障碍;肩胛骨呈翼状。X线摄片显示:肩关节脱位,肩峰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三角肌挛缩症年龄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46例(58肩)接受手术病例术前表现及术后3年恢复情况,按年龄组分别统计分析.[结果]年龄越大、症状越重,接受手术时年龄越小症状越好.[结论]三角肌挛缩症一旦诊断确立,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