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天恩福联合放化疗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护理.方法:对31例天恩福联合放化疗治疗食管癌患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31例患者治疗结束后Ⅲ度及Ⅲ度以上的严重放射反应发生情况:食管黏膜反应1例(3.23%),白细胞下降1例(3.23%).治疗3个月后近期疗效评价:CR 17例(54.84%);PR 12例(38.71%);RR 29例(93.55%).结论:天恩福联合放化疗治疗食管癌对缓解症状、提高生存率在临床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天恩福是临床新药,使用前需对护士加强培训,使用中需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含庆大霉素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涂层假体控制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采用仿生溶液法制备含庆大霉素HA涂层假体,在体外实验中检测庆大霉素的释放情况.将50只中国白兔分成5组,每组10只,第1组植入HA假体,第2组带菌植入HA假体,第3组带菌植入含庆大霉素HA假体,第4组带菌植入HA假体并肌内注射庆大霉素,第5组带菌植入含庆大霉素HA假体并肌内注射庆大霉素.手术当天及术后第28天拍摄左胫骨X线片,进行评分;术前、术后第3、7、14、21、28天检测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肛温和体重;术后第28天处死动物.对髓腔和假体进行细菌培养,对骨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含庆大霉素HA涂层假体在体外释放庆大霉素可达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可持续10 d以上.第1组无感染,第2组全部感染,第3组6只感染,第4组6只感染,第5组3只感染.第2、3组体温比第4、5组高;影像学评分、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和体重各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细菌菌落数比较,第2组>第4组>第3组>第5组.结论 含庆大霉素HA涂层假体能够和全身应用抗生素协同,较好地控制局部感染.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高位脱位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应用短颈直柄型股骨假体进行人工全髋置换的临床体会。[方法]2002年6月~2007年10月,对11例(12髋)高位脱位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应用短颈直柄型股骨假体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1(41~68)岁。手术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髋臼重建于真正的髋臼窝,根据宿主骨对臼杯的包容情况予以结构性自体植骨;股骨侧应用短颈直柄型假体,骨水泥固定。术中进行广泛的软组织松解。[结果]本组病例患髋旋转中心较术前平均下降4.5(3.8~4.8)cm,患肢平均延长3.9(3.6~4.3)cm。术后平均随访36(10~66`)个月,所有结构性植骨均获得愈合,患髋未出现假体松动,股骨假体的骨-水泥界面及假体-水泥界面均未见透亮线。术后均未出现坐骨神经、股神经麻痹。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1.8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86.2分。[结论]对于术前计划髋关节旋转中心下移不超过5cm的高位脱位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应用短颈直柄型股骨假体进行人工全髋置换,避免了股骨截骨短缩和大转子截骨,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与DHS+TSP(动态髋螺钉及转子稳定钢板dynamic hip screw+trochanter stablizing plate)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8月本院收治的47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AO分型A2型)病例,其中24例采用PFNA内固定,23例采用DHS+TSP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关节功能,并用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随访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周,3、6个月,1年复查。评价2种术式的疗效,分析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原因。[结果]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113±29)min,术中出血量(135±85)ml,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9±3)分,患者中有1例头颈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的病例,无髋内翻病例,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1)个月。DHS+TSP组平均手术时间(156±35)min,术中出血量(429±266)ml,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4±6)分,有1例患者术后因肺部感染死亡,2例出现头颈钉滑移,保守治疗后好转。PFNA较DHS+TSP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P=0.002(P<0.05),卧床时间短,P=0.000(P<0.05),出血量少,P=0.001(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更高,P=0.006(P<0.05)。[结论]PFNA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良好固定材料,在治疗上较DHS+TSP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解剖型胫骨髁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的方法,评估内固定手术的疗效。[方法]对本科2000~2006年收治的22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内固定患者进行随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采用德国LINK解剖型髁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33.3个月,骨折均于3个月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关节活动度、疼痛、关节稳定性进行HSS评分,平均89.5分。[结论]解剖型胫骨髁钢板可很好的治疗各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满意,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良好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的X线变化。[方法]对1999年~2004年间所进行的51例64个膝关节假体进行随访,常规不置换髌骨。平均年龄68.5岁(57~78岁),平均随访4.8年(2.5~8年)。在X线正侧位片和髌骨轴位片观察病人髌骨的退变、髌骨外移和倾斜程度的变化。[结果]手术后髌骨倾斜和外移均明显改善。随时间延长,大多数髌骨轨迹居中,没有明显退变。最常见的X线改变有髌骨上下极和外侧面增生,部分髌骨轨迹出现恶化。髌股关节的症状与髌骨的退变无明确相关。[结论]不置换髌骨的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的轨迹可得到明显改善,髌骨不会出现明显退变。  相似文献   
8.
背景:伴有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临床上并不常见,手术治疗难度较大,目前术式选择关节内代偿性截骨还是关节外截骨矫形后再行膝关节置换术尚存争议。目的:探讨伴有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方法、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001年4月至2007年2月行关节外截骨的TKA或关节内截骨的TKA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关节外畸形患者8例,男1例,女7例;年龄39~72岁,平均63.9岁。7例股骨畸形由骨折畸形愈合造成,1例胫骨畸形伴弓形股骨为代谢性骨病所致。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13年,平均11年。HSS评分从术前11~48分,平均34.5分,提高至术后76~94分,平均87.0分。下肢机械轴线由术前平均内翻偏移14.6°改善至术后平均内翻偏移2.1°。未见感染,骨延迟愈合、不愈合,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中远期疗效良好。结论:伴有股骨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治疗难度较大,采用关节外截骨结合一期或二期TKA可有效恢复下肢机械轴线,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如果关节内截骨的TKA使用传统手术器械,术后下肢机械轴线可能恢复不良。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前正中切口行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后切口周围皮肤麻木的发生率及其面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麻木面积大小与切口长度、止血带时间、患者年龄等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距调查时间4年、3年、2年、1年、6个月、1个月以前正中切口行TKA术的132例患者(135例膝关节),所有患者术前均无膝关节周围皮肤麻木。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使用假体分别为Stryker NRG和Depuy RP(不做髌骨置换)。统计所有患者切口周围皮肤麻木的发生率及麻木面积,统计各切口长度、止血带时间等。结果:TKA术后发生切口周围皮肤麻木的比例是84.44%,其中91.22%的患者的麻木面积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缩小,从术后1个月组至术后4年组,患者膝关节切口周围皮肤麻木面积均值呈减小趋势(P<0.001)。以术后1个月麻木面积为标准,至术后2年切口周围皮肤麻木面积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2、0.004、0.022),术后2年至4年间麻木面积的变化不大(P>0.05)。88.60%的患者麻木区完全在切口的外侧,11.40%的患者麻木区的下部越过切口远端至切口内侧。麻木面积大小与患者性别、年龄、切口长度、止血带时间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绝大部分患者行TKA术后会出现切口周围皮肤麻木,麻木面积随时间推移逐渐缩小;至术后2年,膝关节皮肤麻木面积的大小变化不大,趋于稳定。患者性别、年龄、切口长度、止血带时间与麻木面积的大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