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胫骨平台骨折有很多分类方法,至今任何一种分类均不能包含临床上所见的各种不同现象。现就目前胫骨平台骨折的不同分型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C型臂X线机透视和应用关节镜监视对简单胫骨平台骨折有限切开间接复位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采用有限切开间接复位技术治疗58例简单胫骨平台骨折,其中31例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完成(C型臂组),27例在关节镜监视下完成(关节镜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软组织合并伤、术后早期并发症、内固定失败、膝关节功能(Hohl和Lcuk膝关节评分)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内固定失败、膝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简单胫骨平台骨折行有限切开间接复位固定在应用C型臂X线机透视和应用关节镜监视指导下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C型臂X线机透视指导下复位结合有限切开间接复位内固定技术仍是治疗简单胫骨平台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特别适合在不具备关节镜设备的县级以下基层医院开展。应用关节镜指导操作较应用C型臂X线机透视指导操作要相对复杂,手术时间长,需要专门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前并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年龄大于65岁术前并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髋部骨折患者71例,依据入院先后分为治疗与对照2组:治疗组采用利伐沙班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华法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2组每3 d复查1次双下肢深静脉彩超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组D-二聚体降至<500μg/L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消失方面,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出血事件发生,肝肾功能正常,对照组有6例INR值>3.0,给予调整华法林剂量恢复,利伐沙班组无INR值偏高需要调整用药剂量患者。结论:2种药物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前并存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有较好治疗效果,但利伐沙班在D-二聚体降至500μg/L时间优于华法林,且利伐沙班组无需调整药物剂量,不良反应轻,更为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4.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是一种严重威胁机体健康的疾患,且90%的肺栓塞源于DVT栓子脱落,严重时可致命。任何引起静脉损伤、静脉血流停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都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1],包括老龄、创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对预防老龄患者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老龄髋关节周围骨折的患者共150例,其中41例应用利伐沙班,109例应用低分子肝素,入院后次日及术后10d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发现:入院后次日利伐沙班组2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占4.9%;低分子肝素组5例,占4.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0d利伐沙班组4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占9.7%;低分子肝素组10例,占9.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对老龄患者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相当,都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利伐沙班每日用药费用较高,部分患者不愿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锁定板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66例老年AO分型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板行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2~28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4个月;术后钢板断裂1例,无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感染、肢体短缩和髋内外翻畸形发生;疗效优49例,良11例,差6例,优良率90.9%.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板有限切开内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锁定板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66例老年AO分型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板行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2~28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4个月;术后钢板断裂1例,无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感染、肢体短缩和髋内外翻畸形发生;疗效优49例,良11例,差6例,优良率90.9%。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板有限切开内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髂前上棘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9例儿童髂前上棘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2~28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髂前上棘外形恢复正常,患髋关节功能正常,缝匠肌肌力V级.患儿可参加同龄儿童同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无骨折移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股外侧皮神经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维重建CT对儿童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诊断及治疗的作用.方法 对2003年4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21例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片、普通CT及三维重建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诊断三平面骨折22例.其中,2006年以前12例,未行三维重建CT检查,病人均诊断为Ⅲ型、Ⅳ型骨骺损伤.2006年以后通过三维重建CT确诊三平面骨折10例,并根据骨折块移位情况选择切口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结论 三维重建CT对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诊断阳性率为100%,对该类骨折治疗方案及手术切口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