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1 临床资料男性患者 ,17岁 ,因腰痛两月 ,双下肢麻木、乏力 3周余入院。腰痛为渐进性 ,翻身困难 ,牵涉左下腹痛 ,无大小便功能障碍。查体 :被迫体位 ,心、肺、腹未查及异常。脊柱生理弯曲存在 ,无压痛及叩击痛 ,腰椎前弯及后伸明显受限 ,左右侧弯轻度受限 ,双下肢肌力 4级 ,肌张力减弱。双侧中腹壁反射减弱 ,下腹壁反射消失 ,提睾反射消失 ,肛门反射减弱 ,膝腱反射减弱 ,跟腱反射消失 ,踝阵挛阴性 ,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侧T10 感觉平面以下触觉、痛觉及温度觉减退。血生化检查无异常。X线片显示L5椎体骶化 ,T10、11椎体融合 ,考虑为先天…  相似文献   
2.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侧端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以及锁骨外侧端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在2001~2002年应用AO锁骨钩系统治疗6例肩锁关节脱位和1例锁骨外侧端骨折的病人.结果获得随访的6例肩锁关节脱位病人,均无肩部疼痛、不适感,无畸形复发;无内固定松动;肩关节外展上举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利用锁骨钩系统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以及锁骨外侧端骨折,固定可靠,畸形纠正满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以及锁骨外侧端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1例重度僵直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 患者,男,18岁,自幼发现胸腰背部呈左侧凸及后凸畸形,于1998年在外院行T11~12半椎体切除术.术后感觉脊柱畸形呈进行性加重,腰背部后凸逐渐增大,运动及坐、立久后出现腰部明显疼痛,并感觉右下肢缩短、增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撬拨复位内侧支撑植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方法]对2008年8月~2010年8月本院73例[平均(56.4±8.7)岁]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7例,切开复位后仅以锁定钢板固定,B组36例行内侧支撑植骨、骨折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固定.应用统计学方法评价两组术后的影像学指标和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8~18个月,平均12.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7个月,愈合后行内固定取出术.A组和B组中分别发生内固定失效6例和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内固定失效均出现在术后3个月内.2组分别发生肱骨头内翻8例和1例,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丢失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onstant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A组和B组的优良率分别为63%和89%,2组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撬拨复位另以内侧植骨支撑在肱骨头内下方获得支撑,可有效地辅助复位并维持骨折复位,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后路减压重建技术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6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经后侧入路行椎管扩大减压同时,切除一侧椎弓根,清理前柱骨折碎块,再用钛网重建椎体前中柱,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记录手术前后椎体高度、椎管内径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2~34个月,骨折椎椎体高度恢复接近正常;椎管内占位完全解除,内径恢复正常,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恢复。结论经后侧入路行椎管扩大减压、用钛网重建脊柱前中柱技术治疗腰椎爆裂骨折减压充分、内固定牢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正>骶骨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往往发现时肿瘤巨大,且累及血管、神经、直肠等。主要治疗方法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是较理想的方法。但骶骨肿瘤血供丰富,术中出血是外科医生面临的最棘手问题,有报道术中出血量可达3 900~37 000 mL[1]。大量出血常导致手术视野不清或失血性休克,严重影响肿瘤完整切除并产生诸多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和血液疾病传播的风险。近年来采用经股动脉穿刺留置腹主动脉球囊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治疗非对称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f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23例非对称性OVCF患者,随机行凹侧、凸侧或双侧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治疗,分别在术后2 d、1个月进行随访,并对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体高度恢复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 d、1个月的随访结果比较发现,凹侧撑开及双侧撑开组患者与凸侧撑开组比较患者VAS评分明显减轻,ODI明显降低,椎体高度恢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凹侧撑开组与双侧撑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没有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凹侧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治疗非对称性OVCF,与双侧撑开相比疗效相当,比凸侧撑开治疗效果好;可减少费用,缩短手术时间,是非对称性OVCF的有效地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应用计算机数字视频技术对膝关节镜手术资料进行采集、编辑、管理、保存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利用视频卡实现计算机对于关节镜动、静态图像的采集,应用计算机各种软件完成对各种图像的编辑、管理、保存。结果:计算机采集图像分辨率高,编辑、管理查询方便,图像清晰,资料可水久保存。结论:计算机数字视频技术的应用为关节镜图像资料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快捷、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颈椎内固定器械主要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不稳定,目的是在不稳定的颈椎节段使用后可获得可靠的固定效果,稳定脊柱,减少颈部脊髓因颈椎不稳所致的继发性损伤,促进其骨性融合,并可避免使用各种繁琐的外固定器,如halo—vest环等。Abumi等提出了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械的临床应用,该器械具有三维立体内固定作用,即稳定又有利于颈椎术后的骨性融合,减少颈椎不稳所致的各种并发症。近年来,该器械发展迅速,国内亦有报道。作者从该内固定器械的应用解剖学基础、生物力学、临床操作技能、适用范围及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评价经皮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治疗非对称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acture,OVCF)的疗效。 方法 对2008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23例非对称性OVCF患者,随机行凹侧、凸侧或双侧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治疗,分别在术后2 d、1个月进行随访,并对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椎体高度恢复及并发症进行评价。 结果 术后2 d、1个月的随访结果比较发现,凹侧撑开及双侧撑开组患者与凸侧撑开组比较患者VAS评分明显减轻, ODI明显降低,椎体高度恢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凹侧撑开组与双侧撑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没有明显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凹侧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治疗非对称性OVCF,与双侧撑开相比疗效相当,比凸侧撑开治疗效果好;可减少费用,缩短手术时间,是非对称性OVCF的有效地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