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帝视内镜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并与Macintosh喉镜作比较。方法 选择该院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6~9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至Ⅱ级,Mallampati气道分级Ⅰ至Ⅱ级,扁桃体肿大Ⅰ至Ⅱ度,随机分为帝视内镜组(DE组)和Macintosh喉镜组(MA组)。全麻诱导后,分别使用帝视内镜和Macintosh喉镜行气管插管。记录两组的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总时间、声门暴露分级、气管插管次数、插管并发症发生例数、各麻醉诱导时相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患儿与麻醉医师口对鼻距离(MN间距)。结果 DE组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总时间短于MA组(P = 0.000);DE组声门暴露分级优于MA组(P < 0.01);DE组均一次插管成功,MA组有3例需二次插管;DE组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A组(P < 0.05);DE组MN间距明显大于MA组(P = 0.000);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记为基础值)、麻醉诱导后插管前即刻(T1)和气管插管后3 min(T4)的HR和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DE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即刻(T2)和气管插管后1 min(T3)的HR和MAP均低于MA组(P < 0.01)。结论 相比Macintosh喉镜,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气管插管时使用帝视内镜,能明显改善声门显露效果、缩短气管插管操作时间、减少插管并发症和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并增大MN间距。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臂丛加颈浅神经丛联合阻滞进行锁骨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48例患者行锁骨手术时,采用臂丛加颈浅神经丛联合阻滞,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无痛46例,需辅以神经安定镇痛药2例。全部病例无气胸、椎管内阻滞及局麻药不良反应,无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阻滞麻醉效果:优46例,良2例,麻醉有效率为100%。结论用臂丛加颈浅神经丛联合阻滞行锁骨手术安全、简便、经济、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椎管内相同剂量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平面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适合行椎管内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三组,0.75%罗哌卡因2ml(15mg),A组注药速度10s,B组注药速度20s,C组注药速度30s,并记录麻醉阻滞平面达T10时间;腰麻最高平面时间;腰麻后30min平均动脉压(MAP);需追加硬膜外用药例数。结果B组麻醉效果最佳,阻滞平面满意,血液动力学稳定,无需追加硬膜外用药。结论0.75%罗哌卡因2ml椎管内联合麻醉注药速度以20s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不同给药速率对胸腔镜术后静脉镇痛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胸腔镜手术的105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C组各35例,舒芬太尼的给药速率分别为3ug/h、4 ug/h、5 ug/h,在手术结束时即刻给予静脉连接PCLA泵,比较三组术后4 h、8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药总量和不良反应。结果:B组和C组的VAS评分、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药总量均明显低于A组(P0.05),但B组和C组无明显差异(P0.0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A组(P0.05),但B组和A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4 ug/h的静脉给药速率可为胸腔镜手术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孕妇女进行无痛人工流产中使用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6年7月自愿终止妊娠妇女3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190例,未用药组190例。丙泊酚组术前给予丙泊酚2.5mg/kg静脉注射,未用药组为人流时不用任何静脉药物。观察术中及术后疼痛、生命体征、手术时间、扩宫器扩张宫颈容易程度及人流综合征等情况。结果丙泊酚静脉麻醉术中镇静、镇痛作用效果显著。结论丙泊酚麻醉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可保持心血管功能稳定,减少麻醉药的用量,预防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中的疗效.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的甲状腺肿手术患者80例,均行颈丛神经阻滞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间断静脉滴注氟芬合剂.比较两组患者在颈丛神经阻滞前(T0)、手术开始切皮时(T1)、游离甲状腺上下极时(T2)和术毕缝皮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和VRS镇痛评分.结果:治疗组内各时间点MAP、HR、Sp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各时间点MAP、HR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镇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中可有效抑制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时的心血管反应,是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中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预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足月剖宫产术,且存在宫缩乏力危险因素的产妇90例,年龄24~40岁,体重55~85 kg,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布托啡诺组(DB组)、布托啡诺组(B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30例。三组产妇在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时分别静脉给予相应药物,D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μg/kg,同时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后改右美托咪定0.3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注至术毕;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μg/kg;N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记录入室静卧10 min(基础值,T0)、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10 min(T1)、术毕(T2)的MAP、HR和Sp O2,并在T1时进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恶心、呕吐、胸闷胸痛、高血压、心动过速、寒战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泌乳始动时间。记录术后1、3、5 d子宫底高度。记录术后72 h内缩宫素使用量。结果与N组比较,T1时DB组、B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与B组比较,T1时DB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DB组、B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N组(P0.05),DB组明显高于B组(P0.05)。DB组和B组恶心、呕吐、胸闷胸痛、高血压、心动过速和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5),DB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三组术后泌乳始动时间、术后1、3、5 d子宫底高度、术后72 h内缩宫素使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能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所致的不良反应,使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且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布托啡诺,同时不影响泌乳和产褥早期子宫复旧,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帝视内镜在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与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行择期胸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内E组和M组,每组40例.两组采用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全身麻醉,E组患者采用帝视内镜进行支气管插管及定位,M组患者采用Macintosh喉镜进行支气管插管,听诊法进行定位.记录两组气道评估情况;记录两组双腔支气管插管实施情况;记录两组术中单肺通气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组暴露声门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定位时间明显低于M组(P<0.05);E组Cormach-Lehane声门暴露分级明显优于M组(P<0.05);E组首次插管成功率、MN间距明显高于M组(P<0.05),E组术中气道峰压过高、肺塌陷不良、需要调整导管位置例数明显低于M组(P<0.05),E组患者气管插管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帝视观察用内窥镜能安全有效应用于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定位,与Macintosh喉镜插管听诊法比较,帝视观察用内窥镜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时间、定位时间更短、首次插管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且术中单肺通气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