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腔静脉滤器置放联合取栓术治疗DVT 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本文探讨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手术取栓的可能性 ,并且说明静脉取栓过程中为防止肺栓塞发生 ,需行永久或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的置放。方法 所有 2 1例病人先于DSA监视下经股静脉或颈内静脉行腔静脉滤器置放术 ,以预防肺栓塞的发生。然后立即送手术室经股总静脉入路进行静脉取栓术。术后给予抗凝和小剂量溶栓治疗 ,时间约 5~ 7天。结果 所有病人取栓顺利 ,大部分可完整取出带有静脉管腔形态的血栓 ,最长者达 65cm。患肢基本在 1~ 3天内消肿 ,反复彩超检查血流均通畅。所有病例均随访 3个月以上 ,均未发现有血栓形成 ,彩超提示 2例有轻度股静脉瓣膜反流 ,静脉瓣膜均未见反流。结论 对于下肢DVT(发病时间 <15天 ) ,可行静脉取栓术 ,可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有效保护深静脉瓣膜 ,防止遗留血栓后综合征 ,早日恢复劳动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16例的体会,并探讨手术时机及技巧.方法应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控制血压,同时给予镇痛、镇静处理,行螺旋CT成像,判断主动脉夹层的范围、破口位置及宿主参考血管直径,选择适当直径、长度的支架血管,行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成功.本组16例共置入支架血管19个,予球囊扩张2例,有3例完全封堵了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术毕造影示,所有病例真腔形态基本恢复正常,5例假腔有少量内漏.随访1个月至1年,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是当前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最佳方法,但须注意术前、术中血压的控制、支架型号的选择、破口位置的确定及真腔血管的判断技巧,才能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1年 8月采用大隐静脉扎、剥 +电凝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30例 34条肢体 ,取得了满意效果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共有 30例患者 ,其中男 2 1例 ,女 9例。年龄 2 8~ 71岁 ,平均 4 9 7岁。左侧大隐静脉曲张 12例 ,右侧 14例 ,双侧 4例 ,共 34条患肢 ,其中 2 3例有不同程度的皮肤营养性改变。术前均行彩色超声检查 ,确诊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且手术前 1日 ,均站立位用甲紫液描记所有曲张静脉走行。1 2 手术方法 ①先在内踝处做一长约 1cm的切口 ,紧贴大静脉游离 ,以保护隐神经 ;切断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止血带、驱血带辅助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止血带、驱血带辅助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病人126例共156条患肢。结果单侧患肢手术时间55~90 min,平均(60&#177;10)min;术中出血5~15 mL,平均(10&#177;3)mL;术后6 h均能下床活动,曲张静脉全部消失;腹股沟Ⅰ类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其中6条(3.8%)患肢术后当天切口有少量渗血,8条(5.1%)患肢术后出现小腿内侧皮下血肿,于3~6个月内吸收软化。10条(6.4%)患肢术后出现足靴区麻木感,均于6个月内麻木感消失。126例病人获随访110例129条患肢,随访率为87.3%。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8个月,疗效满意。结论止血带、驱血带辅助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易于掌握,且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自2002~2003年运用英国DIOMED公司生产的激光治疗仪静脉腔内激光(endo venous lasertreatment,EVLT)技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3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此激光治疗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激光光纤在静脉腔内输送810nm波长的红外线激光,产生热剥离作用使静脉永久闭合,从而祛除了静脉曲张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陈萍  杨牟  张居文  孙林  车海杰  勇俊 《山东医药》2006,46(31):10-10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是一种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近年来,我科收治肺栓塞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以肾脏作为远隔器官的远隔缺血后适应能否减轻兔急性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将雄性新西兰兔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远隔缺血后适应(IRpostC)组,每组30只.分别干预后采集各组兔部分肠道组织作为标本,试剂盒检测肠道组织内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chiu6级评分法观察肠黏膜损伤,电镜下观察肠上皮细胞变化.结果 I/R组肠道组织中MDA、MPO测定值及肠黏膜损伤评分分别为( 14.72±0.21) nmol/mg、( 1.65±0.35) U/g、(3.30±0.69),IRpostC组分别为(7.13 ±0.40) nmol/mg、(0.91±0.33) U/g、2.10 ±0.92,与对照组[(3.28±0.26) nmol/mg、(0.52 ±0.23) U/g、0.69±0.5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R组比较,IRpostC组肠道组织中MDA、MPO水平及肠黏膜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1),电镜下发现细胞损伤减轻.结论 以肾脏作为远隔器官的远隔缺血后适应可明显降低兔急性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组织中MDA、MPO水平及肠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8.
腹主动脉瘤破裂18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以来,我们共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18例,死亡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DSA下动脉取栓手术与传统的动脉取栓手术的临床效果,评价DSA下动脉取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68例传统动脉取栓手术(A组)和72例DSA下动脉取栓手术(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踝肱指数变化、截肢率等).结果 B组手术时间[(76 ±17)min],明显少于A组手术时间[(95±22)min,t=5.74,P<0.01];B组术中出血量[(83±35)ml]显著少于A组出血量[(102±58)ml,t=2.362,P<0.05];B组手术前后踝肱比差值(0.32±0.08)与A组手术前后踝肱比差值(0.25±0.12)有明显改善(t=2.33,P<0.05);A组有8例病人截肢,B组有2例病人发生截肢(u=2.06,P<0.05);A组有2例病人死亡,B组有1例病人死亡(P>0.05).结论 DSA下动脉取栓术中可以精确的判断动脉栓塞的位置,并能够进一步确诊动脉硬化闭塞、动脉内血栓形成、动脉瘤等复杂的病变,提高了取栓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截肢率,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安全、有效的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Compared with the effect of thromboembolectomy assisted with intraoperative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and traditional method,evaluate the value of intraoperative DSA on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acute lower limb arterial embolism. Methods Sixeight cases of traditional thromboembolectomy to take on the operation (group A) and 72 cases under the DSA operation (group B)were analyzed during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09, Comparing two sets of operation (time, the amount of bleeding and the ankle brachial index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surgery , amputations rate).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group B [(76 ±17) min] was less than that of group A [(95 ± 22) min, t =5. 736, P < 0. 01] ; the amount of bleeding of group B [(83 ± 35 ) ml]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group A [(102 ± 58 ) ml, t = 2. 362, P < 0. 05]; The difference of ABI in group B after the operation than before (0. 32 ±0. 08) than that in group A(0. 25 ±0. 12) had remarkably improved ( t =2. 33, P <0. 05) ;there were 8 patient amputations in group A and 2 in group B ( u = 2. 06 , P< 0. 05 ); there were 2 patients died in group A and one in group B ( P > 0.05 ). Conclusion Thromboembolectomy assisted with DSA can be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arteries embolism position, elevate the success rate in the operation ,reduce the rate of amputation saw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辅助下治疗下肢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再闭塞的体会,探索合理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总结2004年12月至2006年7月烟台市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在血管造影辅助下手术治疗下肢动脉人工血管旁路再闭塞12例临床资料,其中单纯人工血管切开取栓4例,人工血管取栓+吻合口成形术8例。 结果 12例病人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手术死亡。12例术后定期随访2年。术后2年随访时人工血管通畅9例,保肢11例。 结论 DSA辅助手术治疗下肢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再闭塞,对提高人工血管术后通畅率和保肢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