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47例肺大细胞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肺大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7例肺大细胞癌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肺大细胞癌占同期肺癌总数的0.7%;男女之比为23:1;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5年生存率为19.1%,低于非小细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28.2%).结论:肺大细胞癌作为一种相对少见的病理类型,临床疗效较差,有必要进一步细分病理亚型并规范化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青年人与中老年人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71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17例45岁以下 (青年组)和599例大于45岁(中老年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除肿瘤分期外,青年组与中老年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年组Ⅲ期患者所占比例为47.9%(56/117),明显高于中老年组的33.6%(201/599,P=0.010).但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患者的预后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36.0%比33.8%,10年生存率:29.2%比25.0%,P=0.418).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不是食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P=0.160,RR=1.187,95%CI:0.935~1.506).结论 尽管青年人食管癌的病理分期较晚,但其预后与中老年人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9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后使用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同时与健康人群比对。结果三组疾病患者其治疗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相比均下降显著(P〈0.05),而三组疾病患者其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志愿者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况及疗效预期进行免疫比浊法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其临床指导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免疫发光检测系统测定FT3、FT4、TSH结果可比性.方法 用12例病人的新鲜血清,在不同的实验室、用不同的化学发光免疫发光检测系统(雅培AxSYM SYSMEX plus、贝克曼Access、罗氏ELECSY 2010)上,进行FT3、FT4、TSH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各实验室的数据差异很大.结论 结果没有可比性,建议免疫发光检测系统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个实验宣加强质量控制、制定合理的正常参考范围来引导临床,为患者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肺癌多原发癌(MPC)的诊治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对1987-01/2003-09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肺癌MPC 4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部位共97处,原发肺癌54处,头颈部28处,泌尿生殖系统7处,消化系统7处,其他1处,分别占55.7%, 28.9%, 7.2%, 7.2%和1.0% . 根治性手术组(CSR)与姑息治疗组(NCSR)的3 a生存率分别为74%和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肺癌MPC应尽可能行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分析局部晚期食管癌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CS组)与单纯手术治疗(S组)5年生存率、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痛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自2003年8月至2009年3月局部晚期食管癌(cT3-4N1M0)患者117例,其中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42例,单纯手术治疗75例.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将两种治疗方式的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并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率达11.9%,部分缓解率达47.6%,总有效率为59.5%.CS组手术切除率为100%,S组为89.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CS组术后病死率为0,S组为1.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2).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声音嘶哑、乳糜胸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S组术后第1、2、5年生存率分别为83.2%、57.4%、31.7%,S组为81.3%、49.4%、26.4%,CS组总生存率稍高于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进一步分层分析,化疗有效患者(CR+PR)第1、2、5年生存率分别为83.6%、71.1%、51.8%,相对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及化疗有效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并且不增加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气胸手术指征探讨手术治愈自发性气胸30例,无并发症无复发。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手术指征,结合本组病例的治疗经验及参考文献,我们认为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手术治疗。1.病因明确者肺部有明确的病灶,如肺大存在,一旦发生气胸可立即手术。单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SNP芯片检测食管不典型增生和早期食管鳞癌全基因组的DNA拷贝数异常和杂合性缺失(LOH),探讨它们的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Affymetrix GeneChip Human Mapping250K NspArray芯片检测1例原发性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和4例原发性早期食管鳞癌病变组织和配对正常食管组织的DNA拷贝数的变化和LOH.结果 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只有极少数的DNA片段发生扩增,未发生缺失或LOH.早期食管鳞癌发生DNA扩增的染色体有1p、1q、2p、2q、3q、4q、5p、6p、6q、7q、8q、11p、11q、12p、12q、14q、17q、18p、19q、20q、22q和X;发生DNA缺失的染色体有1p、2q、3p、3q、4p、4q、8p、9p、9q、10q、11p、13q、16p、18q、19p、19q和22q;发生LOH的染色体有3q和9q.其中1p、19q、4q、11p等染色体发生扩增和3q、11p、2q、16p等染色体发生缺失罕见报道.结论 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DNA的变异不明显;早期食管鳞癌DNA发生明显的扩增和缺失,但很少发生LOH.250K SNP芯片能够有效地检测食管不典型增生和早期食管鳞癌全基因组范围DNA拷贝数的变化及LOH,分辨率高,定位精确,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定位筛选和克隆与早期食管鳞癌相关的基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含橄榄油脂肪乳剂在食管癌术后肠外营养支持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用SPSS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两组患者术后进行7~10 d的肠外营养支持,采用等氮、等热量、等渗透压、等液体量配方.研究组使用含橄榄油脂肪乳剂,对照组使用中/长链脂肪乳剂.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8天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送检.观测指标:术前营养状态及营养风险评估,包括体重、体重指数、营养风险筛查等;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常规、血电解质、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尿素氮(BUN)、肌酐、血糖等;有效性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等.结果 两组术后第8天的白蛋白及总蛋白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但研究组的测量值较对照组高(P=0.000),且研究组术后第8天与第1天的总蛋白差值较对照组高(P=0.002).术后第8天对照组的AST及BUN值升高,而研究组的AST及BUN均在正常范围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5,P=0.013).两组间在生命体征变化、不良事件发生率、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血脂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含橄榄油脂肪乳剂在食管癌术后肠外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于中/长链脂肪乳剂而言,其对AST及BUN的影响较小.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n olive oil-based lipid emulsion for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patients after esophagectomy.Methods In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60 patients undergoing esophagectom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n=30,received olive oil-based lipid emulsion)and control group [n=30,received medium-chain triglyceride/long-chain triglyceride(MCT/LCT)emulsion].The parenteral nutrition Was provided for 7-10 postoperative days.The nutritional formulas were equivalent in nitrogen,calorie,osmotic pressure,and fluid volume.Peripheral venous blood tests were performed before operation and on the first and eighth postoperative days.All th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y nutritional status(weight,body mass index,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etc.),safety profiles[full blood test,electrolytes,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alanine amiotransferase(ALT),total bilirubin and direct bilirubin,blood urea nitrogen(BUN),creatinine,blood glucose,etc.],and efficacy indicators(hemoglobin,albumin,total protein,etc.).Results The albumin and total protein levels returned to the normal ranges in beth groups 8 days after operation,although both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tudy group(P=0.000).Also,the difference of total protein levels between the eighth and first postoperative day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P=0.002).In addition,the AST and BUN readings returned to normal ranges 8 days after oper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 0.025, P = 0.013).No serious adverse events were reported in both groups.Other nutritional parameters, renal and hepatic safety profiels, vital signs, and hematology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Conclusions Olive oil-based lipid emulsion is a safe and efficient lipid emulsion for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sophagectomy.Compared with MCT/LCT, it has less effect on AST and BU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