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平衡液膀胱扩张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挛缩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2010年07月至2016年02月6家医院共收治滥用氯胺酮所致膀胱挛缩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患者戒断吸食氯胺酮,灌注0.09%透明质酸钠平衡液扩张膀胱,每周1次共3次,首次灌注2倍于术前膀胱容量的平衡液,随后灌注量每次递增100 ml。记录术前及3次扩张术后3、12个月时患者盆腔疼痛及尿频评分(PUF)、O'Leary-SantIC症状评分(ICSI)及问题评分(ICPI)、生活质量评分(QOL)和膀胱容量情况。 结果18例患者均完成3次膀胱扩张术,术中无大出血、膀胱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例失访,2例8个月后复吸,14例完成最少12个月随访。该14例患者扩张术前及术后3、12个月时平均PUF分别为(20.4±3.6)、(11.5±3.1)和(13.2±3.3)分;ICSI分别为(13.6±2.8)、(7.7±2.3)和(8.2±2.5)分;ICPI分别为(10.6±2.6)、(7.3±2.1)和(7.7±2.5)分;QOL分别为(6.0±0)、(2.1±0.5)和(2.7±0.8)分;膀胱容量分别为(83±27)ml、(234±56)ml和(228±52)ml,所有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透明质酸钠平衡液膀胱扩张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挛缩安全有效,手术操作简单,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基于苯丙氨酸的聚酯酰胺的纳米递药系统的制备及其对体外培养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 方法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聚酯酰胺纳米粒,利用透射电镜和纳米电位仪测量纳米粒的形貌和大小分布,利用破碎沉淀法与荧光磷光光谱仪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测定载药纳米粒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的抑制效果,采用膜联蛋白V-APC/7AAD双染法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结果采用纳米沉淀法成功制备了空白及包载多柔吡星(DOX)的载药聚酯酰胺纳米粒,粒径约为90~110 nm,大小分布较为均匀。空白纳米粒在不同浓度下均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浓度100 μg/ml的材料作用下,LNCaP的细胞活力仍保持在(95.32±3.97)%。与DOX组的IC50 (3.29±0.63)μg/ml相比,载药纳米粒对前列腺癌细胞活性抑制明显,IC50为(1.21±0.43)μ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93,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载药纳米粒能有效诱导前列腺癌细胞进入中晚期凋亡,对照组、DOX组与DOX@8p6组凋亡率分别为2.32%、29.16%和61.62%,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17,P<0.001),且DOX@8p6组凋亡情况多于DOX组(t=11.238,P<0.001),显示出载药纳米粒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更高的促凋亡效率。 结论基于苯丙氨酸的聚酯酰胺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作为递送抗肿瘤药物多柔吡星的纳米药物载体时能有效地直接抑制前列腺癌肿瘤细胞活性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联合外周血四基因模型(ITGB5,ERG,TIMP1,TMEM176B)对前列腺癌(PCa)成像的早期诊断效能。 方法建立外周血四基因PCa诊断模型,对363例疑似PCa患者进行MP-MRI检查和外周血四基因检测(结果只判定阳性或阴性),以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P-MRI、四基因模型、MP-MRI联合四基因模型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结果四基因模型单独诊断PC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99.0%)和阴性预测值(97.9%)。相比MP-MRI或四基因模型单独诊断PCa的效能,MP-MRI联合四基因模型能显著提高诊断PCa的特异度(86.4%)和阳性预测值(87.5%)。 结论四基因模型及MP-MRI联合四基因模型是诊断PCa的比较理想的方法,对PCa的早期诊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