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目的 精细测量隆鼻术后鼻背的增高程度及置人体的厚度,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假体的设计和雕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例单纯隆鼻的求美者行手术前后的CT扫描,使用自行研发的软件对CT扫描数据进行处理,重构患者面部三维立体模型,并在三维模型上精确测量鼻根点、鼻骨下点及鼻尖点在手术前后的高度变化,将高度的增加值与相应部位的置入体厚度进行比较,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隆鼻术后鼻背增高的平均值为鼻根点(4.085±0.79)mm、鼻骨下点(3.85±0.78)mm、鼻尖点(2.29±0.42)mm,鼻根点与鼻骨下点的术后增高值与置人体的厚度相近,而鼻尖点的增高值仅为该部位假体厚度的69.29%.结论 在鼻的不同部位,置入体的厚度对鼻背高度的补充效率不同,临床上在假体制作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以期达到最佳的隆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发可用于隆鼻手术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及假体制作的计算机三维模拟软件系统。方法提取20例单纯隆鼻术求美者手术前后的头部螺旋CT数据。应用DICOM格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图像分割,分析手术前后面部轮廓的变形情况,建立数学模型。应用三维数字建模方法和软组织虚拟变形技术,开发计算机三维虚拟隆鼻手术系统。使用此系统预设隆鼻效果、模拟隆鼻手术,并将获取的植入体参数用于假体模型的制作,应用于实际的临床手术。结果建立了鼻假体与鼻外形改变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经过20例隆鼻实例数据的校验,证明具有很高的精度。结论本课题组研发的Pureplastic虚拟整形系统,能够完成隆鼻手术的术前设计及术后效果模拟,并提供植入体参数用于假体制作,证实了计算机技术辅助隆鼻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低剂量与标准剂量CT三维重建图像在测量隆鼻术后鼻背抬高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植入体厚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医生对假体的设计和雕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例单纯隆鼻的求美者分为1组和2组进行手术前后的CT扫描,其中第1组采用标准剂量(200mAs) CT扫描,第2组采用低剂量(35mAs) CT扫描,使用自行研发的软件对CT扫描数据进行处理,重构患者面部三维立体模型,并在三维模型上精确测量鼻根点、鼻骨下点及鼻尖点的在手术前后的高度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高度的增加值与相应部位的植入体厚度,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低剂量与标准剂量两组患者鼻根点、鼻骨下点及鼻尖点的高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隆鼻术后鼻背抬高的平均值为鼻根点(4.085 ±0.79) mm、鼻骨下点(3.85 ±0.78) mm、鼻尖点(2.29 ±0.42) mm,鼻根点与鼻骨下点术后抬高值与相应位置植入体的厚度相近,而在鼻尖点抬高值仅为该部位假体厚度的62%。低剂量组CT辐射剂量有非常显著的降低,低剂量组仅为标准剂量组的六分之一左右。结论 低剂量与标准剂量CT扫描均能准确地评价隆鼻术在鼻子的不同部位,植入体的厚度对鼻背高度的补充效率,临床上在假体雕刻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以期达到最佳的隆鼻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