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创腰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采用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6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35 ~ 68岁,平均45岁.采用单侧切口工作通道下完成MIS-TLIF手术,在完成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和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同一切口经棘突根部向对侧置入经椎板关节突螺钉,进行围手术期指标观察、影像学和疗效评价.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工作通道下顺利完成椎管内减压、椎体间融合和混合内固定,无患者出现神经症状.平均手术时间(148±75) min,术中出血量(186±226) ml,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2±15)h,平均住院日(6±4)d,手术切口长度平均(29±4) mm,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平均长度(52 ±6) mm.患者术后随访12 ~ 24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X线和CT显示混合内固定位置良好,经棘突椎板关节突螺钉均穿过椎板和关节突关节,术后随访期间腰痛和腿痛VAS与ODI评分与术前相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痛VAS:F=52.845,P=0.000;腿痛VAS:F=113.480,P=0.000; ODI评分:F=36.665,P=0.000).结论 单侧切口MIS-TLIF采用混合内固定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I、II型胶原mRNA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对骨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进行测定,以分析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诱导成骨中的调节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BALB/c小鼠110只采用掷硬币方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55只,设立rhBMP-2/bFGF为实验组,rhBMP-2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21d共8个时间点取材,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新生骨组织中的I,II型胶原mRNA进行检测;对ALP活性进行定量分析,观察2组在诱导成骨中I,II型胶原mRNA及ALP的表达情况。结果:①II型胶原mRNA的出现是和成软骨、软骨细胞的出现相伴随的。②作为成骨细胞成熟标志物的I型胶原mRNA、ALP在软骨形成期即有表达,但是随着成骨细胞的出现,骨组织的形成I型胶原mRNA仍表现为高表达,而ALP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③实验组I,II型胶原mRNA及ALP的表达早于对照组,在术后7,14,21d,实验组ALP分别为(63.85±6.87),(27.12±4.23),(8.93±1.49)IU/g;对照组ALP分别为(27.26±4.13),(70.65±5.92),(39.46±4.72)IU/g(t=12.40,20.85,17.52,P<0.01)。结论:bFGF增强了rhBMP-2诱导成骨中I、II型胶原mRNA及ALP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张群  梁雨田  张伯勋  崔庚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6):12-14,i0001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重度创伤性距小腿(踝)关节僵直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2002-08/20014-10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用Ilizarov距小腿关节牵伸器治疗重度创伤性距小腿关节僵直7例,入院前均因创伤在外院接受过各种手术治疗,术后出现严重的距小腿关节跖屈僵直。经平均7个月(5-14个月)的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6-42岁,平均27岁。手术时先将预先组装好的距小腿关节牵伸器套在小腿与足部,牵伸器的铰链式关节对准距小腿关节的关节间隙,在小腿和足部各穿2组克氏针与牵伸器的钢环固定。术后4d开始调整牵伸杆,直至距小腿关节达到中电位,并在此位置维持4周。带架时间8-14周,平均10周。所有患者术后观察时间为4~24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7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距小腿关节平均保持在跖屈3&;#176;位置,较术前平均改善43&;#176;,距小腿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18&;#176;,比术前平均进步12&;#176;。②除1例需穿矫形鞋行走外,其余6例都能正常行走,步态明显改善,无足踝疼痛。小腿的周径较术前明显增加,外观丰满,肌力增强。③1例患者在牵伸过程中出现屈趾畸形,经肌腱延长手术后消失。无严重并发症,行走功能明显改善。结论: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重度创伤性距小腿关节僵直,能够避免一次性跟腱延长术可能出现的距小腿关节后部跟腱外的皮肤缺损,组织损伤小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直视下微创(minimally invasive,MIS)采用普通椎弓根螺钉完成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临床结果.[方法]2007~2009年期间26例患者直视下进行单节段腰椎MIS - TLIF手术,45例患者采用Open - TLIF进行单节段腰椎手术,均采用普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MI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均明显低于Open组,术后5 d MIS组腰痛VAS评分优于Open组,而两组腿痛VAS、ODI评分和融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直视下MIS与Open两组同样具有长期优良的临床治疗结果,但是MIS组的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短期腰痛均优于Open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肩部影像学锁骨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连续120例主胸弯AIS患者,取自然站立位脊柱全长后前位X线片及背部外观照,分别量取锁骨水平参数(包括锁骨角、锁骨差)和外观肩高。将锁骨水平参数与外观肩高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及参数间差值比较,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锁骨水平参数进行肩部平衡诊断价值的评估。结果锁骨差与外观肩高相关,r=0.86(P〈0.05);锁骨角与外观肩高相关,r=0.73(P〈0.05);10%患者锁骨差与外观肩高存在差别;应用锁骨角和锁骨差进行肩部平衡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均〈0.9,提示不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锁骨水平与外观肩高显著相关,但不能准确反映患者肩部平衡情况,医师需通过其他资料全面了解患者肩部畸形情况。  相似文献   
6.
双椎体截骨术矫正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双椎体截骨矫正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15例颌眉角90°以上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平均年龄34.5岁.手术均采用后路经椎弓根连续或者间隔椎体行双椎体截骨矫形,并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身高、颌眉角、矢状面失平衡距离和截骨部位Cobb角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231~420min,平均326min;术中出血950~4600ml,平均2290ml.6例患者硬脊膜与椎板粘连,切除椎板时出现硬脊膜破裂并脑脊液漏,经严密缝合及控制引流后伤口按期愈合;1例患者矫形中已融合的C5/6处发生骨折,术后给予硬颈托固定6个月后融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积极抗炎治疗痊愈出院.患者身高由术前122.5±10.4cm矫正到术后163.6±10.0cm,颌眉角由术前平均102.6°±9.4°矫正到术后19.5°±11.6°,矢状面失平衡距离由术前43.7±5cm矫正到术后11.3±6.1cm,脊柱侧位X线片上截骨部位Cobb角由术前后凸67.1°±24.5°矫正到术后前凸9.7°±25.1°,经统计学处理各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于颌眉角90°以上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经椎弓根双椎体截骨可以有效矫正患者后凸畸形,外观和功能均可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Wehaveapplieddifferentoperationmethodsandcombinedoperationtotreatcongenitaldislocationofhip.Theresultsoffol-low-upof22casesarereportedasfollowing.1Subjectandmethod1.1SubjectInthegroup,therewere22patientswith44hipsincluding6malesand16females,5casesaged7~8yearsold,13aged8~9,2aged9~10,1aged10~11and1aged11~12(averageagewas8yearsand6months).1.2Methods(1)Theoperationmethodsofdoublehipsweresamein12casesincluding2acetabuloplasty,1Salter…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脊柱形成障碍椎体后部形态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X线和CT三维重建观察先天性脊柱形成障碍患者的椎体后部形态,探讨先天性脊柱形成障碍的结构与分型。方法对89例先天性椎体形成障碍患者进行脊柱正侧位X线和CT三维重建检查,观察椎体、椎弓根、椎板、关节突、横突和棘突的形态结构。结果89例患者共有184个椎体形成障碍畸形,其中104个半椎体畸形表现为脊柱侧后凸畸形+有单侧椎弓根、单侧关节突、单侧横突、单测或者双侧椎板.并且与临近椎板完全分节或者融合。47个楔形椎体表现为脊柱侧后凸畸形.有双侧不对称的椎弓根、关节突和完全分节的椎板。33个蝶形椎体表现为脊柱后凸畸形.有双侧对称的椎弓根、关节突和独立的椎板。结论先天性脊柱形成障碍畸形的分型和治疗应该同时考虑椎体后部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试并比较自行设计的膨胀式椎弓根螺钉 (expansivepediclescrew ,EPS)与USS ,Tenor ,CDH椎弓根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 ,评价EPS螺钉的椎弓根固定作用。方法 将 6 0个新鲜小牛腰椎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2 0个椎体(4 0侧椎弓根 ) ,每组均随机在一侧拧入EPS螺钉 ,对侧则分别拧入USS ,Tenor ,CDH螺钉 ,进行螺钉拔出实验 ,测试并记录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 EPS ,USS ,Tenor ,CDH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分别为 2 6 5 8 4N± 816 7N ,192 9 9N±4 84 9N ,184 9 8N± 5 75 9N ,1980 9N± 836 4N。EPS螺钉和其它三种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EPS螺钉较目前使用的USS ,Tenor ,CDH非膨胀椎弓根螺钉有更好的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病例 女性, 105岁.因摔倒致左下肢活动受限半个月,经检查以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急诊入院.患者有"老慢支" 60余年,但经过对症治疗病情基本稳定,伤前尚能在室内缓慢行走,生活可部分自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