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1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178篇
医药卫生   628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0篇
  1974年   8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肺癌胸膜早期种植转移:螺旋CT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CT诊断肺癌胸膜早期种植转移的价值,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肺癌胸膜种植转移的CT、手术病理资料,作对照研究。结果:43例中,术前CT仅诊断8例,其中Ⅲ级5例,Ⅱ级3例,诊断符合率19%(8/43),CT实际显示胸膜转移结节28例,其中Ⅰ级10例、Ⅱ级13例,Ⅲ级5例,未显示Ⅰ级15例,CT检出率为65%(28/43)。28例中,术前CT漏诊Ⅰ级和Ⅱ级各10例,漏诊率71%(20/28)。20例中,CT漏诊叶间胸膜、肺表面脏层胸膜、纵隔胸膜、肋胸膜、膈胸膜转移,漏诊率分别为0%、33%、36%、43%、80%。结论:CT能准确检出、诊断肺癌中晚期胸膜转移,但检出胸膜早期微小病灶有明显局限性,在CT诊断中,忽视对膈胸膜、肋胸膜、肺表面脏胸膜上Ⅰ、Ⅱ级较早转移灶的观察,是导致漏诊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于监测中央型肺癌术后局部复发及胸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对55例110人次中央型肺癌术后胸部增强螺旋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残端或吻合口复发9例,12人次。胸内淋巴结26例33人次淋巴结短径≥1 cm,其中14例结合临床及CT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中央型肺癌术后复发的监测,螺旋CT是最好手段之一,但对肿大淋巴结性质的评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影响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外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比较分析了912例颅脑损伤术后出现颅内感染与未出现颅内感染组间的差异因素。结果非感染 770例,颅内感染142例(15.6%)。感染类型有无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及脑室积脓、脑脓肿、硬膜下腔积脓、术区皮下或(和)骨瓣下化脓或合并骨髓炎、切口感染。细菌检出率占感染的27.5%。颅脑外伤术后感染与高温季节、高龄、重度以上损伤、短期内两次以上手术、连续两侧开颅术、长时间 (>5 h)手术、显微外科手术、颅底与后颅凹手术、脑室外引流、皮下或硬膜外积液以及急诊手术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对具有上述危险冈素的易感患者应给予更密切的关注和预防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畸形是异常血管表型的病灶。脑动静肪畸形(AVM)和海绵状血管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血管畸形。目前对于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知之甚少。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中都可能存在血管的发生和生长,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血管的生长依赖于内皮细胞相互之间以及和细胞外间质的相互作用。内皮细胞的粘附性改变是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整合素在脑内分布非常广泛,属于细胞粘附因子的一种,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以及与细胞外间质之间粘附作用的主要因子。整合素β1、β3和β5都是影响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1]。我们通过比较脑动静…  相似文献   
7.
神经因素导致的脱发、斑秃、白发和毛发纤细一直困扰着一部分人群。仅近百年来,关于毛囊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解剖学发现毛囊峡部是毛囊隆突区的所在地,神经网络密集之处,同时也足血管丰富的集结并且受众多因子协同作用,对维持毛囊的发育、生长和周期循环以及毛囊干细胞的分化、迁移和信号转导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外对毛囊与神经营养因子相互作用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迈之灵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设治疗组(迈之灵组)和对照组(尿激酶组),分别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视力平均提高了3行,跟底出血吸收率达89.0%,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渗漏减轻82.0%,视野扩大40.0%,总有效率达89.0%;而对照组视力平均提高了1行,眼底出血吸收率达64.0%,跟底荧光血管造影渗漏减轻53.0%,视野扩大16.0%,总有效率达62.0%。结论:迈之灵疗效明显优于尿激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关键词,顾名思义,是表示文章关键内容的词语。英语称为Key words,日文称为(即Key words的音译),俄文称为Ключевыеслова德语称为Schl(u|¨)sselworter.其中的Key、Schl(u|¨)ssel等都是“钥匙”之意,用关键词这把“钥匙”打开该篇论文内容这把“锁”,意思倒也贴切. 所谓关键词,是表现论文关键内容,而又未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螺旋CT扫描后再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晰地显示出股骨颈骨折的部位类型、范围,游离骨片移位 情况等空间信息,二维影像在显示骨折端的嵌顿及细小骨折线等方面成于三维影像,结论:三维影像能清显示骨折部位及空间解剖关系,提供理想的立体整复模型,有利于临床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二维影 诊断股骨颈骨的基础和前提,两者结合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