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3月23日,河北省卫生厅发出通知,将面向社会招聘50名执业医师,分配到河北省内国家级贫困县无执业医师县有空余编制的乡镇卫生院工作。  相似文献   
2.
宋科冉  赵庆  王富  于红 《人民军医》2011,(7):583-584
目的:观察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骨关节炎(0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OA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并停药4周后采用Le—quesne指数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观察组治疗前Lequesne评分为(18.2±7.6)分,治疗6周并停药4周后降至(10.6±6.7)分;对照组治疗前Lequesne评分为(17.8±7.7)分,治疗6周并停药4周后降至(15.3±6.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O.05)。(2)观察组服药期间出现胃肠道不适2例,便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对照组服药期间出现胃肠道不适6例,轻度腹痛2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两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3)两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0A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病例报告 患者,女,68岁。因进行性双足拇趾偏向外侧10年疼痛1周就诊。患者双足拇趾10年前开始进行性外翻畸形并逐渐加重,1周来出现跖趾关节疼痛,伴走路时疼痛。查体:双足第一趾向外偏斜(左35°,右40°),跖骨头向内突出,粗大,跖趾关节可见约2cm×2cm突起,表面皮肤发红,质硬,无活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脊髓松解减压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行外科手术脊髓松解减压治疗的SCI患者16例,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23~61岁,平均(38.56±10.77)岁;随访3~24个月,平均(18.44±10.06)个月,损伤程度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评分分级。所有患者均纵行切开硬膜显露脊髓,探查确定脊髓浅表软化区或瘢痕区,纵切,清创,髓内减压。配合术后早期康复治疗。采用ASIA评分、Barthel指数及功能独立性测量(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ment,FIM)评定患者的功能状况。结果经过外科手术脊髓松解减压治疗后,SCI患者的ASIA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Barthel指数术后评分(45.00±29.72)分较术前(30.31±24.25)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M术后评分(79.69±16.42)分较术前(61.13±14.21)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CI患者经过外科手术脊髓松解减压治疗后,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促进其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前瞻性对照研究不同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在微创TLIF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中的结果.[方法]2008年4月~2010年4月采用微创TLIF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50例.其中经可扩张手术通道、传统椎弓根螺钉徒手置入技术(mini-TLIF)治疗1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及8例单节段盘源性腰痛病人,同期采用经皮X线透视引导下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p-TLIF)治疗根据疾病种类及病变节段严格配对的25例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射线暴露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镇痛所需吗啡用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记录术后1周,6、12及24个月时腰腿痛的疼痛评分(VAS)及术后24个月时腰椎功能评分(MacNab评分).[结果]mini-TLIF组和p-TLIF组术后1周、6、12及24个月时的腰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术后24个月腰椎MacNab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mini-TLIF组在射线暴露时间和手术时间较p-TLIF组明显减少(P<0.01);两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TLIF组有2例遗留慢性腰痛,内窥镜下探查显示椎弓根螺钉尾部嵌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该神经后腰痛缓解.[结论]2年随访结果显示mini-TLIF和p-TLIF手术疗效相似.mini-TLIF手术既具有p-TLIF对入路软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手术部位疼痛轻的优点,又明显减少了术中射线暴露时间及手术时间.但远期疗效的差别仍需要长期临床随访确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前瞻性研究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2011年12月采用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窥镜下L5/S1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椎管内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其中男36例,女36例;年龄18~78岁,平均40.5岁;脱出型51例,游离型21例.将椎管内L5/S1椎间盘非包含型突出按照突出物与同侧S1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分为腋型(30例)、腹型(28例)及肩型(14例).对于腋型突出采用腋路,将内窥镜及工作套管直接置入S1神经根腋部进行脱出物及椎间盘内松动髓核的摘除;对肩型及腹型突出采用肩路,将内窥镜及工作套管置入S1神经根肩部进行手术.术后第2天及术后3个月复查腰椎MRI评估突出物切除的彻底性.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腿痛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比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统计学差异.评估术后12个月时MacNab腰椎功能评分及S1神经根功能状态.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0~80min,平均45min.无神经损伤、感染及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第2天复查MRI显示致压突出物完全切除率为100%.1例术后2个月椎间盘突出复发,采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翻修;其余71例术后3个月腰椎MRI显示椎间盘后缘获良好塑形.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腿痛VAS及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2个月时MacNab评分,优44例,良26例,可1例,差1例.术后1年随访S1神经根支配区感觉、肌力明显恢复(P<0.01),跟腱反射无明显恢复(P>0.05).结论: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选择腋路或肩路经椎板间隙完全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椎管内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合理,短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2011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58例分别使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行对照性脊神经背内侧支封闭术证实疼痛80%以上来源于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慢性腰痛患者,其中45例接受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手术治疗组),其余13例接受药物、理疗及认知治疗等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封闭前、封闭后、治疗后1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记录患者腰痛及牵涉痛的VAS评分,术后12个月时行腰椎MacNab功能评分评估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法腰痛缓解率的差异.结果:手术治疗组术后1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较封闭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各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保守治疗组封闭后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较封闭前明显降低(P<0.05),保守治疗组治疗后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较封闭前明显降低(P<0.05),但均明显高于封闭后VAS评分(P<0.05).手术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腰痛及牵涉痛疼痛缓解率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1).术后1年随访MacNab功能评分:手术治疗组优27例,良17例,可1例;保守治疗组可6例,差7例.结论: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齿状突骨折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及早期生存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5年就诊于我院的齿状突骨折(Ⅱ/Ⅲ型)患者共78例,将年龄> 75岁的患者定义为老龄患者(n=25),年龄<75岁为非老龄患者(n=53),采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进行出院后短期随访患者生存情况,并进行两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在性别比及手术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时间、ICU时间以及死亡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前路手术治疗的18.18%的患者伴有不融合,9.10%的患者伴有螺钉松动,短期内生存率与年龄相关,即老年组死亡率较非老年组显著性增加,而生存率与治疗方式的选择无关.结论 老年齿状突骨折患者具有更高的死亡率,手术及保守治疗对患者的短期生存无显著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10.
椎体次全切除与椎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和经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