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18例初步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2005年,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髋臼骨折50例,其中18例经髂腹股沟入路。术后早期行CPM训练。[结果]本组2例伤口有渗出、换药2周后愈合;2例复位不满意,1年后出现骨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目前对日常生活无大影响,未做处理;1例螺钉误入髋臼;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骨折复位的效果采用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优15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髂腹股沟入路适合于髋臼前壁、前柱骨折及部分双柱、T形和横行骨折的切开复位。只要仔细操作,可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顽固性炎性肠梗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黎介寿院士首次提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概念,以后又对其特性进行了系统剖析,提出了诊断及治疗方法.经过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非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案已达成共识[1].但对于少数顽固性病例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我们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1例术后早期顽固性炎性肠梗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患者 男,69岁.因直肠癌术后34d,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31d,由外院转入.入院前34d在外院因直肠癌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手术较顺利,术后病理为直肠溃疡型低分化腺癌,侵及全层.术后3d排气及排少量粪便,进少量流质饮食后出现腹胀,以上腹部及脐周为主,呈持续性钝痛,无放散,伴恶心及呕吐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1-2005年应用Ventro-fix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5岁;伤后至手术时间4~10天。损伤节段:T126例、L18例、L23例、L33例,均为爆裂性骨折;按Denis分型A型2例、B型8例、C型7例、D型2例、E型1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10例、D级4例。术前椎管占位率39%~90%,平均69.5%;脊柱后凸角11~37°,平均22.2°。1.2手术方法全麻下取右侧卧位,肾切口或倒八字切口,腹膜外入路。首先显露伤椎及上下相邻锥体,常规方法彻底减压、撑开,恢复…  相似文献   
4.
�ഺ����Ů�����ٲ���෢����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腺病多发于行经期妇女,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者罕见.我科诊治1例青春期少女乳腺腺病伴近百枚腺瘤样增生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四氯化硅(SICl4)中毒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19例(131人次)急性四氯化硅中毒患者的肝功能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四氯化硅中毒除可引起明显的局部刺激症状和全身中毒反应外,对部分患者肝功能有影响,肝功改变占21.37%(28/131),以胆红素、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碱性磷酸酶异常为主。结论刺激性气体中毒亦可引起病人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6.
背景Fas抗原及P5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可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预后状况.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Fas抗原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患者相关肿瘤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设计以病理标本为研究对象的对照实验研究.单位实验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完成.对象随机抽取西京医院普通外科1995-01/1998-10大肠癌患者32例病理标本.16例正常大肠组织取自病理教研室尸检组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Fas抗原,P53蛋白表达及16例正常大肠组织进行检测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大肠癌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Fas抗原,P53蛋白表达,大肠癌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Fas抗原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阳性,P53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阴性,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1%(13/32),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3%(17/32).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明显下降,Fas抗原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及肝转移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相关(P<0.05).结论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肿瘤恶性程度越高,表达减少越明显.肝转移患者中未见表达.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尤以发生肝转移者为著.Fas抗原表达下降或缺失及P53蛋白过度表达均提示愈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突发上腹剧痛4 h入院。入院前4 h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并阵发性加剧,无放散,伴恶心及呕吐胃液样物。外院腹部平片示消化道穿孔,2010年11月12日急诊来解放军第210医院。平素体健,无溃疡病史。查体:体温37.5℃,脉搏9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0 mmHg。  相似文献   
8.
病人,男,51岁。入院前6 h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中上腹持续性胀痛,向腰背部放散,伴乏力及周身不适,无恶心及呕吐,无寒战及发热,轻度反酸及嗳气,无呕血及便血。在外院对症治疗(具体不详)无效急诊来我院。既往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继发性肌病、继发性肾损害”对症治疗尚平稳。体检:体温35.9℃,脉搏75次/m in,呼吸20次/m in,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发育正常,营养较差,意识清楚,平车推入病房,查体合作。皮肤及黏膜略苍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睑无水肿,口唇苍白,无发绀。心肺查体无异常发现。专科情况:腹略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压痛,以左季肋区为剧,伴反跳痛及肌紧张。震水音阴性,移动性浊音弱阳性,肠音弱。超声检查:脾异常回声,多考虑为脾破裂;肝轻度弥漫性改变;肝囊肿;胆囊结石;双肾弥漫性改变;双肾结石;腹腔积液。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反映出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审计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必须自觉地用科学发  相似文献   
10.
暴发性1型糖尿病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致死〔1〕。其诱发的横纹肌溶解征(Rhabdomyolysis,RM)极罕见。尚无活体肾脏组织学改变的报告。我们对成功救治1例〔2〕患者的肾功能等指标进行了动态监测及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了肾脏穿刺取检组织学检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