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率的影响.方法 对103例慢性HBV携带孕妇于孕晚期按1:1比例随机分为注射HBIG组和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出生2 h内均尽快注射HBIG 200 IU,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每次10μg,按0、1、6月方案注射.新生儿于7月龄及12月龄时检测外周血HBV标记物.结果 孕晚期注射HBIG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孕妇所生新生儿共103例,在7月龄、12月龄时均无HBV携带,阻断率均达100%.结论 新生儿出生2 h内尽快注射HBIG 200 IU,同时按0、1、6月方案规范注射乙肝疫苗,即可获得满意的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孕晚期注射HBIG对提高HBV母婴传播阻断率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早期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我院新出生的5536例新生儿进行超声心动图常规检查,检查结果统一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心脏病181例,其中以非紫绀型常见,168例,占93.3%;紫绀型11例,占6.01%。结论彩超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意义。方法对5 851例孕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筛查严重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结果经5 851例胎儿超声心动图探查,共检出88例胎儿心血管畸形。5 851例胎儿中漏诊肌部室间隔缺损3例。部分孕妇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得到证实,部分生后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与产前诊断相符。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检查胎儿心脏畸形的有价值的无创性检测技术,可以早期发现严重先心病胎儿,应用超声心动图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5.
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HBV DNA水平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研究报道,对HBsAg阳性孕妇,于妊娠最后3个月每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00U或400U,可明显降低HBV的母婴传播。这在我国很多地区已成为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常规方法之一,但尚存在较大争议。我们对10例慢性携带HBV育龄期妇女注射不同剂量HBIG,动态观察了血清HBV DNA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意义。方法对5 851例孕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筛查严重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结果经5 851例胎儿超声心动图探查,共检出88例胎儿心血管畸形。5 851例胎儿中漏诊肌部室间隔缺损3例。部分孕妇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得到证实,部分生后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与产前诊断相符。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检查胎儿心脏畸形的有价值的无创性检测技术,可以早期发现严重先心病胎儿,应用超声心动图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母婴垂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孕妇血清中HBVDNA水平与宫内感染率有正相关性 [1]。本研究对拉米夫定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选择:选择 2001年 3月至 2003年 12月在我院就诊孕妇中,孕 28周时B超提示胎儿发育正常,血清HC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检查显示宫颈在中晚期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16例妊娠14~42周因各种原因腹部超声发现宫颈处异常或宫颈显示不满意的孕妇,行会阴超声检查,测量宫颈各径线、颈管及内口扩张程度、内口处情况,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①会阴超声宫颈显示率100%.②会阴超声诊断前置胎盘101 例,诊断符合率 97%,漏诊率 3%;确诊宫颈机能不全36例,24例行宫颈环扎保胎治疗.12例药物保胎治疗,22例足月分娩,6例早产,8例流产;预测早产及晚期流产56例,经临床保胎治疗后,发生早产及晚期流产 5例,宫颈管长度及内口宽度与晚期流产及早产的发生呈负相关,宫颈越短,内口越扩张,发生晚期流产及早产的危险性增加.结论 会阴超声显示宫颈直观,是一种简单、无创、可重复性强、有效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前置胎盘、早产及宫颈机能不全等病理产科的检出和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血管观联合双弓切面在胎儿大血管畸形产前超声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4年2月-2011年12月孕22~35周60例胎儿心血管异常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胎儿大动脉异常包括大动脉血管内径异常19例、大动脉排列异常38例、大动脉数目异常3例.结论 三血管观联合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切面检查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是诊断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主要方法,可以提高胎儿大动脉畸形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胎儿心动超声(DTI)检查分析先天性膈疝(CDH)胎儿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DTI技术记录21例先天性膈疝胎儿和189名正常胎儿心室心肌的最大运动速度,然后用脉冲多普勒技术记录心室流入道的血流速度峰值。计算舒张早期的最大血流速度(E)和最大心肌运动速度(Ea)之比(E/Ea)。结果经过孕周配比后,在舒张早期,与正常胎儿相比,CDH胎儿舒张早期Ea值明显降低,而心房的E值与心室心肌的Ea值之比(E/Ea)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CDH胎儿的心室舒张功能经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分析所示无明显改变;E/Ea可作为一个定量评价胎儿心室充盈压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