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儿童肾移植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肾移植的指征、手术特点,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1993年1月~2004年5月完成12~17岁9例儿童肾移植,原发病7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为药物性(丁胺卡那霉素)肾脏损害、1例为Alport综合征。供肾获取均采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供肾热缺血时间3~8 min,平均4.5 min,冷缺血时间5~14 h,平均8.5 h,以保证供肾质量;除1例患者经腹部供肾动脉与受者髂总动脉行端-侧吻合外,其余患者均与成人肾移植手术方式相同;围手术期甲基泼尼松(MP)用量为2 g,采用三联用药方案:环孢素A(CsA)或普乐可复(FK506)加硫唑嘌呤(AzA)或霉酚酸酯(MMF)加泼尼松(Pred)。结果所有患者肾功能均在3~12 d恢复正常(血肌酐为77~131μmol.L-1);除第1例患者肾移植术后出现供体输尿管末端缺血坏死、经再次手术后痊愈,余无其他外科并发症;2例次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应用MP0.5 g.d-1,3 d后逆转;Alport综合征患者1年2个月后出现蛋白尿,经治疗无明显好转,但血肌酐维持在116~172μmol.L-1之间;所有移植肾存活至少1年以上,最长存活12年。结论良好的组织配型和供体质量、恰当的手术方式及个体化的免疫抑制方案,以及术后严密监测是提高儿童肾移植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军人器官移植受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此类患者的术后心理康复提供指导。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该院收治的14例军人器官移植受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地方移植受者、军人门诊普通轻症患者相应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心理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军人移植组与地方对照组SCL-90评分的比较,除强迫因子与地方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其余各因子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军人移植组与军人对照组比较,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其他等5个因子存在统计学差异。与地方移植组比较,2组的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军人对照组比较,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军人器官移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应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军人器官移植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用于循环功能不稳定中国一类器官捐献供体的器官保护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3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国际标准化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者,经股动静脉插管,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于手术室获取供肝和供肾;术中做好循环、呼吸支持,及时调整药物用量,预防感染及记录各项数据等护理。结果 13例DBD供者行体外膜肺氧合转流期间,血流动力学逐步稳定,获取有效肾脏26个用于26例受者、有效肝脏12个用于12例受者,肾移植、肝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体外膜肺氧合是捐献供体器官保护的有效治疗手段,有效的护理是体外膜肺氧合成功运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征、诊断思路及治疗措施.方法 肾移植术后并发甲型副伤寒的5例患者均为县级以下城镇或农村居民,术后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MMF)+醋酸泼尼松的免疫抑制方案.1例因受凉起病,其余4例无明显诱因.发病时间分别为术后5、7、7、9和14个月.入院时,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和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3例有发热、畏寒、乏力及头痛等中毒症状;3例有鼻塞和咽部充血等呼吸系统表现;1例血压较原基础血压升高,1例相对缓脉.3例患者出现尿量减少,其中1例伴有肉眼血尿,移植肾区肿胀、压痛及血压上升.仅1例肥达试验(恢复期)甲型副伤寒抗体呈阳性.结果 入院时5例患者均以急性胃肠炎或MMF不良反应治疗,疗效欠佳.5例患者均经血培养确诊后,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联合治疗,治疗7~10 d后,5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过程中,1例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 d后好转;3例患者血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浓度出现较大波动及移植肾功能下降等免疫抑制剂中毒症状,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肾移植术后甲型副伤寒的早期症状及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其确诊主要依靠血培养,氟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治疗中应密切监测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简便、成功率高、远期肾静脉血栓发生率低的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SD大鼠为供受体.切除受体左肾,采用自行设计的供体腹腔动脉、硬膜外导管内撑法重建动脉血供.供体后腔静脉与受体近后腔静脉处肾静脉端端吻合.结果:供体手术时间为(42±3)min;受体手术时间为(90±10)min.供体器官热缺血时间为≤2 s,冷缺血时间≤100 min.53例次手术中,成功48例,手术成功率为90.6%(48/53).无远期并发症.结论:改良后的大鼠肾移植模型,保留了原术式操作简单、对手术器械和术者的显微外科技能要求低、成功率高等优点、又降低了肾静脉血栓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慢性排斥反应的动物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后并发糖尿病是肾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它属于继发性糖尿病,可能与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有关。近年来报道不断增多。我院自肾移植以来共发生5例,经临床治疗后4例痊愈,1例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治疗无效死亡。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联用五酯片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该中心施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并采用FK506+吗替麦考酚酯(MMF)+醋酸泼尼松(Pred)为免疫抑制方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病例纳入治疗组,术后以FK506联合五酯片口服,另随机选取免疫抑制方案相同患者作为对照。随访期满1年后比较两组间FK506用量、移植肾功能、肝功能(ALT)、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AR及肺部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每日FK506用量自服用五酯片1月后开始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服用FK506剂量比对照组低。但两组术后1月、3月、6月及1年复查FK506血药浓度、移植肾功能、肝功能损害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移植术后1年以内,五酯片的应用在FK506用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使治疗组取得了与对照组相同的移植效果,肾移植术后联用五酯片有望成为安全、有效的途径来减少社会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在建立免疫抑制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的基础上,观察机体免疫紊乱状态。方法:选取Blbc/c小鼠,连续3d腹腔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30mg/kg,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3d后静脉注射10mg/kg剂量内毒素,于2,6h时点取血浆,分别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NO)、TNF-α、INF-γ、IL-2、IL-4、IL-10、IL-18等细胞因子水平,以反映TH1、TH2以及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与状态。在此基础上,50只小鼠分为免疫抑制内毒素血症模型组(模型组)以及甲基强的松龙对照组(激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此外,还观察其肺部病理学改变。结果:在激素组,与正常组小鼠比较,各时点的血浆NO变化不大,TNF-α有降低的趋势,而IL-18则明显降低;INF-γ、IL-2的水平降低明显,IL-4、IL-10的水平则处于正常水平,其中IL-10还稍有升高趋势。在内毒素组的各时点,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小鼠肺组织有出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等急性肺损伤等病理改变,而且INF-γ、IL-2水平明显降低,IL-4水平有升高趋势,IL-10水平升高明显;此外,在注射LPS后2h时点,NO与TNF-α水平明显升高,在注射LPS后6h时点,而NO、TNF-α以及IL-18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免疫抑制内毒素血症模型小鼠的TH1细胞功能低下,而TH2细胞与巨噬细胞处于活化状态,机体炎症反应则类似MARS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肾双输尿管畸形供肾在亲属活体肾移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2例确诊为重肾双输尿管畸形供者行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2供者术程顺利,无手术并发症,术后肾功能正常,2受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重肾双输尿管畸形供肾应列入边缘供体范畴,术前应充分评估,我们的处治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背景: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结果报告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供受者之间的配对选择,而配型样本的好坏则影响结果的优劣。目的:建立脾脏提取DNA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实验的实验技术平台。方法:通过从脾脏分离淋巴细胞提取DNA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实验,并同正常的和严重溶血的外周血提取DNA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的实验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通过脾脏和正常外周血提取的DNA经扩增、电泳后均获得了完整的DNA电泳图,脾脏比正常外周血的电泳图更清晰,而严重溶血的标本未能获得清晰完整的DNA电泳图。实验成功建立了脾脏提取DNA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实验的实验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