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价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于赤峰市医院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关节置换术治疗53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资料,男18例,女35例,年龄75~93岁,平均年龄为80.2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按Evans-Jensen分型:ⅡB型36例,Ⅲ型17例.骨质疏松按Singh指数分级:Ⅲ级32例,Ⅱ级21例.损伤至手术时间2~11d,平均3.8d.全部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股骨假体.根据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47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5例患者在此期间死于内科系统疾病,实际随访人数42例.随访时间12 ~ 60个月,平均33个月.其中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过血管外科抗凝、溶栓治疗后痊愈;5例患者于术后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经抗感染、化痰、机械通气等治疗后痊愈;2例患者大转子向近端移位出现跛行步态;2例患者于术后再次受外伤致假体周围骨折,给予更换生物型加长柄假体,捆扎带固定后骨折愈合;4例患者小粗隆部骨折不愈合,但并不影响行走功能;其余27例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无一例患者发生假体脱位、感染及下沉松动迹象.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0.21 ±5.23)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平均(86.21 ±6.12)分;其中优14例,良21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3.3% (35/42).结论 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近期效果令人满意,是一种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采用自体股骨头移植重建髋臼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内蒙古赤峰市医院骨关节科采用自体股骨头移植重建髋臼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1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资料.其中男6例,女15例;年龄32~66岁,平均(50.67±8.62)岁.采集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Harri...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截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3-07~ 2015-12 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关节外科共对20 例( 20 膝)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并
合并有膝内翻畸形的病人行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截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其中女性14 例14 膝,男性6 例6 膝;
年龄40~ 65 岁,平均60±5 岁。术前、术后常规检查膝关节负重位X 线片和负重位双下肢全长X 线片,对术前、
术后FTA 的改变和膝关节疼痛减轻程度视觉模拟评分[1](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的改变用配对t 检验做统计
学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 3 a,所有病人的膝关节内翻畸形均得到矫正,症状明显缓解。术前、术后FTA( t =
15.26,P<0.05) 和VAS 评分( t = 7.0,P<0.05)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FTA 矫正度数为8 ~ 16°,VAS 评分降
低4~ 7 分,全部有明显的改善。所有病例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情况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胫骨
内侧高位开放截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合快速康复理念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选取赤峰市医院骨关节科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快速康复组46例,遵循围手术期循证医学证据,严格执行快速康复程序;对照组44例,沿袭传统手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术后输血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口渴、饥饿、腹胀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2周的满意度评分,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对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术后12、24、48 h,快速康复组患者早期疼痛NRS评分分别为(3.23±1.32)、(2.42±1.51)、(1.53±1.12)分,低于对照组[ (4.40±1.52)、(3.62±1.41)、(2.43±1.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9039、3.8924、3.6481,P= 0.0002、0.0002、0.0004);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输血率15.2%(5/46),低于对照组[47.7%(2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51,P=0.0019);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9%(5/46),低于对照组[34.1%(1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70,P=0.0166);快速康复组术后口渴、饥饿、腹胀发生率为13.0%(6/46),低于对照组[40.9%(1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16,P=0.0060);快速康复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3±1.1) d,少于对照组[(6.8±1.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191,P<0.05);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2周的满意度评分为(9.6±1.2)分,高于对照组[(8.8±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12,P=0.0085);快速康复组、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分别为(89.2±12.3)、(88.5±11.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75,P=0.7821);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1/46),低于对照组[18.2%(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80,P=0.0293)。 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合快速康复理念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快速恢复日常活动,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采用股骨外髁滑移截骨术(lateral condyle sliding osteotomy,LCSO)矫正股骨外弓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7月—2020年7月TKA中采用LCSO治疗的17例伴股骨外弓畸形的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男3例,女14例;年龄58~68岁,平均63.2岁。股骨外弓畸形病因:股骨发育畸形12例,股骨骨折畸形愈合5例。膝关节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分级:Ⅲ级4例,Ⅳ级13例。术前生理外翻角为9.5°~12.5°,平均10.94°。病程3~25年,平均15.1年。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测量股骨远端机械外侧角(mechanical lateral distal femur angle,mLDFA)、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机械轴偏向(mechanical axis deviation,MAD),评估关节外畸形在关节内矫正及下肢机械力线恢复情况;采用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膝评分和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估疗效;行膝内、外翻应力试验,X线片复查截骨片愈合情况,评估关节稳定性及LCSO的安全性。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3.9个月。截骨片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1个月。术后膝内、外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未发生外侧副韧带松弛、断裂,膝关节不稳,假体松动、翻修、感染等情况。末次随访时mLDFA、HKA、MAD及膝关节ROM、VAS评分、KSS膝评分和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伴有股骨外弓畸形TKA中应用LCSO疗效确切且安全,关节外畸形在关节内矫正,一次手术可同时恢复下肢机械力线和关节平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抛光型股骨柄假体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假体置换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双锥面高抛光股骨柄假体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3例,股骨假体固定采用第二代骨水泥技术,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髋关节X线片。所有患者均无髋关节脱位发生。双下肢长度差异为(3.1±1.2)mm。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6±10)分。结论抛光型股骨柄假体通过其在假体设计和假体固定上的改进,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假体置换中所遇到的假体固定闲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疗效。 方法选取赤峰市医院骨关节科2018年1月至11月收治的KOA患者2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加速康复组(n=108),遵循围手术期应用ERAS理念,严格执行加速康复程序;对照组(n=112),沿袭传统手术管理模式。制定相同的出院标准,比较2组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术后输血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口渴、饥饿发生率,达到出院标准的时间,术后2周的满意度评分,术后3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术后12、24、48 h,加速康复组术后早期疼痛NRS评分分别为(2.13±1.21)、(2.42±1.11)、(2.83±1.18)分,低于对照组[(3.24±1.45)、(3.35±1.23)、(3.78±1.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498、3.7689、3.7088,P=0.0002、0.0003、0.0004);加速康复组术后输血率6.5%(7/108),低于对照组[27.7%(31/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887,P<0.05);加速康复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4.8%(16/108),低于对照组[38.4%(4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741,P<0.05);加速康复组术后口渴、饥饿发生率为12.0%(13/108),低于对照组[41.1%(46/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163,P<0.05);加速康复组达到出院标准的时间平均为(2.9±1.3) d,少于对照组[(5.7±1.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301,P<0.05);加速康复组术后2周的满意度评分为(9.8±1.2)分,高于对照组[(8.9±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42,P<0.05);加速康复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HSS膝关节评分分别为(88.2±13.2)、(87.7±16.6)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85,P=0.8744);加速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3/108),低于对照组[9.8%(10/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79,P=0.0324)。 结论采用人工TKA结合ERAS理念治疗KOA,可以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目的探讨国产手术导航系统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赤峰市医院骨关节科2021年5月至9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拟接受THA的患者42例,通过中央随机化系统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19)与对照组(n=23)。2组患者入院后常规行患侧髋关节X线、全骨盆CT等术前相关检查,试验组患者术中应用国产手术导航系统辅助完成THA,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方法完成THA。2组患者术后常规预防感染、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并行髋关节功能锻炼。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髋臼假体角度并计算2组患者髋臼假体角度位于Lewinnek安全区的比例。术后1个月,比较2组患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估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SF-36健康调查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关节脱位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 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107.7±25.3) min,较对照组[(80.2±21.7) min]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1,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为(281.6±151.1) mL,与对照组[(233.9±117.7) 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9,P=0.257)。术后1个月,试验组髋臼假体角度位于Lewinnek安全区的比例为94.7%(18/19),与对照组[60.9%(14/23)]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9,P=0.010。术后1个月,试验组组患者WOMAC量表评估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SF-36健康调查评分分别为(13.8±7.3)、(80.9±6.8)、(602.6±69.4)分,与对照组[(14.8±8.3)、(80.3±7.9)、(588.8±114.7)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9、0.276、0.458,P=0.257、0.685、0.784、0.650)。术后1个月,试验组患者髋关节内收(15.3±4.6)°,外展(33.3±7.7)°,内旋(13.7±4.4)°,外旋(23.9±14.4)°,屈曲(100.0±10.8)°,与对照组[内收(15.7±4.6)°、外展(32.8±7.0)°、内旋(12.6±4.7)°、外旋(19.1±8.5)°、屈曲(95.4±1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74、0.146、0.759、1.348、1.251,P=0.785、0.885、0.452、0.185、0.218)。术后1个月,试验组患者术后无关节脱位发生,对照组患者关节脱位率为4.3%(1/2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1%(4/19),与对照组[13.0%(3/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7,P=0.782)。 结论国产手术导航系统辅助THA较传统THA髋臼假体角度更加精准,安全性更高,但是手术时间相对延长,术后早期临床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7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从而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高龄(年龄在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骨水泥型全髋关节18例,生物型全髋关节52例,人工半髋置换8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Harri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随访12~60个月,平均38个月。髋关节按Harris评分:优54例,良17例,可4例,差3例,总优良率91%。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可早期下床功能锻练,缩短了卧床时间,可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所致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利伐沙班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05例,将其分为两组,利伐沙班组94例,给予利伐沙班10 mg/d口服,连续14 d;依诺肝素组111例,每12 h给予依诺肝素30 mg皮下注射,连续10 d.入选患者术前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14 d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观察两组用药期间有无肺动脉栓塞和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结果 利伐沙班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2.13%,显著低于依诺肝素组9.0%,两组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和严重出血事件.结论 应用利伐沙班较依诺肝素更有效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二者均较安全,出现严重出血事件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