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外光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紫外光(ultraviolet UV)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epithelialcell LEC)凋亡特征。方法100mw/m  相似文献   
2.
Cataract is a disease induced by multi- factorsand its pathologic mechanism isstill unknown.Ithasbeen accepted that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 UVR) is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genesis.Li etal hasreported that UVR could induce the apoptosis of lensepithelial cells( LECs) and resulted in lens opacities.In order to study the pathologic mechanism of UVR-induced cataract at molecular and cellular levels,weinvestigated the apoptosisof LECs and the expressionof P5 3.1  MATERIALSAND M…  相似文献   
3.
既往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是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年,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因其可以迅速消退新生血管、减少渗漏、促进积血吸收等优势已在PDR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抗VEGF药物联合PRP治疗PDR,尤其是高危PDR,可以提高新生血管消退率,并且可使部分轻中度玻璃体积血患者避免行PPV。在PPV围手术期应用抗VEGF药物也可减少手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尽管临床研究已证实抗VEGF药物可以作为PRP的替代治疗,但由于大多患者需要多次、长期治疗,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期待未来抗VEGF药物成本的降低和长效剂型的开发可以为PDR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和益处。  相似文献   
4.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是一种原发食管动力障碍导致食管功能性梗阻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有进行性吞咽困难、食管返流和胸部及中上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消瘦、体重减轻。该病病因仍不十分清楚,但大多数认为系食管远端2/3肌肉失去正常神经支配而引起的运动障碍性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及病情发展,食管蠕动和张力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视网膜微血管细胞在缺氧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HI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方法视网膜微血管细胞(RECs)分别在正常氧、缺氧3h不同条件下培养后,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半定量测定HIF1a和VEGF基因的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缺氧组RECs HIF1基因的mRNA水平表达为对照组的4.6倍。同时缺氧组RECs细胞的VEGF基因的mRNA水平表达为对照组的3倍。结论缺氧能引起视网膜微血管细胞的HIF-1及VEGF基因mRNA水平高表达,提示缺氧可能通过HIF1基因的转录途径来诱发VEGF基因的高表达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肉镜下Lugol液染色p53蛋白检测和内镜黏膜切除术序贯切除食管黏膜癌前病灶,从而预防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方法273例可疑食管癌患者经内镜下Lugol液染色,黏膜不染仓区行p53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并对p53蛋白阳性病灶,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结果在85处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黏膜内,p53蛋白阳性34处(40.0%),9例患者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治愈1例(11.1%),好转5例(55.6%),总有效率为60.7%.对照组治愈0例,好转2例(8.0%),总有效率为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能有效切除食管癌前病灶,预防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Smartplug"泪点栓子栓塞泪点治疗干眼的有效性及对干眼患者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共有23例(41眼)存在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TBUT)〈10s、SchirmerⅠ试验(SIT)≤5mm/5min、有眼表损害的病例纳入本研究。上下泪点均植入"Smartplug"。治疗前后的评价包括主观症状评分、TBU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用于评价视觉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结果治疗2周后,干眼症状包括眼干燥感、视疲劳、异物感、烧灼感、刺痛和畏光的严重程度均显著下降(P〈0.05)。TBUT平均延长(3.48±1.57)s,角膜荧光素染色平均下降44.57%(由术前的3.50±1.58降至术后的1.94±1.05),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T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DI评分显示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症状、日常活动及环境诱发/加重干眼的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Smartplug泪点栓塞能显著改善干眼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同时,患者与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度近视在年轻人群中越来越常见,可分为单纯性高度近视和病理性高度近视。后者在世界范围内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因素,其中东亚国家尤甚。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的发展和应用,这种方便、无创、穿透性强的眼底成像技术使我们对高度近视的病理生理机制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定量分析方面,OCTA可用于评估不同程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血管灌注和厚度,以监测近视性黄斑病变的病程和评价眼底手术治疗的效果。定性分析方面,OCTA可以观察近视眼底形态学变化,例如近视性牵引性黄斑病变手术后的解剖复位情况,以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ti-VEGF)治疗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yop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mCNV)后的变化。该文就OCTA在高度近视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血管抑素抑制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抑素体内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高浓度氧诱导C57BL/6J小鼠建立视网膜缺血性病变动物模型。将30只小鼠分为5组:正常组;高氧对照组;实验I组(高氧+血管抑素,浓度150μg/μL);实验II组(高氧+血管抑素,浓度200μg/μL);实验III组(高氧+血管抑素,浓度300μg/μL),前两组玻璃体内注射生理盐水2μL,后三组玻璃体内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血管抑素2μL。视网膜切片HE染色,计数各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并加以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切片VEGF的表达。于鼠龄17d取各组小鼠视网膜及前增生的血管膜,RT-PCR检测VEGFmRNA的表达。结果吸入高氧鼠不论是对照组还是血管抑素治疗组每只眼均可见突出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率为100%。高氧+血管抑素(浓度150μg/μL)组、高氧+血管抑素(浓度200μg/μL)组、高氧+血管抑素(浓度300μg/μL)组与高氧对照组相比新生血管细胞核数分别减少了41.96%(P<0.01)、57.40%(P<0.01)、81.73%(P<0.01),在血管抑素治疗的三组中,随着剂量的加大,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作用逐渐加强。与正常组相比,高氧对照组、高氧+血管抑素(浓度150μg/μL)组、高氧+血管抑素组(浓度200μg/μl)、高氧+血管抑素(浓度3  相似文献   
10.
孙旭芳  张春城 《浙江肿瘤》1998,4(2):112-113
目的观察喉癌病人手术麻醉中应用压宁定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择期手术病人分为高血压组(I)和非高血压组。高血压组在麻醉诱导前静点压宁定;非高血压组在氯胺酮诱导后引起民血压升高,当超过21.33/12.00kPa后静 压宁定。结果两组静 压宁定,3分钟后血压下降显著,且维持在正常范围。I组心率无明显变化,Ⅱ组心率亦下降至术前水平。结论在喉癌手术过程中,压宁定对原发性高血压和氯胺酮麻醉引起的血压升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