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DHS做内固定手术病人的回顾分析。骨折按Evans分类Ⅰ型1度2例,Ⅰ型2度39例,Ⅰ型3度10例,Ⅰ型4度5例。结果:全部病人均得到随访,除1例内固定折断外,均骨性愈合。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复位后,只要内侧结构稳定,DHS是很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广涛 《中原医刊》2004,31(7):22-22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措施。方法:对68例踝关节骨折病人.46例采用手术内固定,22例采用手法整复外固定。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4年,优39例,良18例,可7例,差4例。结论: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以恢复正常踝穴结构,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幼年脊柱关节病1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幼年脊柱关节病(JSPA)系指16岁以前发病的一组与HLA-B27相关的关节滑膜、肌腱端、腱鞘和滑囊临床状况、综合征和疾病[1].目前国内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使本病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对我们所遇18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3,FGFR3)的表达变化。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60只作为肝硬化组。采用剂量频次渐变式四氯化碳(CCL)腹腔内注射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检测2组大鼠的血清ALT、体重、肝体比,病理组织行包括HE和嗜银染色.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FGFR3基因和相应蛋白在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肝硬化组大鼠的血清ALT、肝体比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体重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大鼠肝组织大体观察、HE染色及嗜银染色均呈明显肝硬化表现,而对照组则无该表现:real-timePCR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FGFR3在肝硬化形成过程中总体表达逐渐增强。结论:剂量频次渐变式GEl4腹腔内注射法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大鼠肝硬化建模方法。而肝组织FGFR3在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通过RNA干扰技术诱导产生的CD8+ CD28-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细胞)的免疫学特性.方法 取SD大鼠骨髓,培养分离树突状细胞(DC),设计、合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类小片段干扰RNA(siRNA),以MHC Ⅰ siRNA转染DC.先以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液刺激转染MHCI siRNA的DC,然后将DC与从SD大鼠脾脏分离得到的CD8+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通过磁珠法分离出Ts细胞.分别在由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反应细胞)和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胞(刺激细胞)组成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数量不等的Ts细胞,检测反应细胞增殖情况;分别以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胞和卵白蛋白(OVA)刺激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然后再按不同比例加入Ts细胞,检测各组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在由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液和Ts细胞组成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可溶性重组白细胞介素2(rrIL-2),观察IL-2对Ts细胞功能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Ts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γ干扰素(IFN-γ)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和实时PCR检测Ts细胞上CD25分子的表达.结果 Ts细胞对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和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胞之问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于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和OVA之间的MLR则无抑制作用.在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液和Ts细胞组成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rrIL-2后,SD大鼠脾脏细胞的增殖并无明显增加(P>0.05).与CD8+CD28+T淋巴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比较,Ts细胞的TGF-β和IFN-γ 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P<0.05),而CD25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采用经MHC I siRNA干扰的DC能够诱导CD8+T淋巴细胞产生CD8+ CD28-Ts细胞;Ts细胞在体外具有免疫抑制特性,其免疫抑制作用不被外源性IL-2所逆转,且其免疫调节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全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对16例腰椎管狭窄或合并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采用腰椎后路全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Eule评定方法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16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3年,优良率87.5%。结论腰椎后路全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满意,同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19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定期随访,手术前后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关节积液,给予局部穿刺加压包扎。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术前Lysholm评分为(53.6±6.8)分,术后Lysholm评分提高至(93.2±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一种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索拉菲尼(Sorafenib)对肝癌细胞HepG2自噬的作用及自噬与细胞增殖、细胞凋r_的关系。方法:常规细胞培养,以10μmol/L的索拉菲尼作用不同时间,采用MDC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噬泡的情况:用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的动态变化;用3-MA抑制肝癌细胞中自噬的表达,并用CCK8法检测索拉菲尼及其联合3-MA对细胞生存率的影响,用AnnexinV/PI流式细胞仪检测抑制自噬后凋亡的变化。结果:HepG2经索拉菲尼作用后,自噬泡明显减少,LC3蛋白尤其是LC3-Ⅱ随着作用时间延长逐渐减弱;索拉菲尼联合3-MA可进一步抑制HepG2细胞中自噬的表达,抑制自噬后细胞死亡明显增加,特别是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索拉菲尼抗肝癌作用可能与抑制肝癌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4例环钻取出颈椎椎间盘单纯植骨,颈托固定;6例行颈椎间盘刮除,椎间隙植骨融合钢板固定,颈托固定;2例颈椎间盘刮除,人工椎间盘置换,不需固定。随访2个月~15年。结果 12例术后神经压迫症状都得到明显缓解,颈前路减压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中2例患者诉颈椎左右活动受限;取骨区残留疼痛和局部皮肤麻木。X光显示植骨融合未加固定,植骨间隙有轻微塌陷,患者无不适表现,2例人工椎间盘置换患者颈椎生理弧度恢复良好。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相比:患者恢复快无颈椎活动受限缺陷。  相似文献   
10.
<正> 应用药物局部封闭治疗胸椎、腰椎局限性疼痛,现已为广大临床医师应用。且由于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疗效明显,病人也易于接受。因此应用局部封闭治疗胸、腰段疼痛较为普遍,但由于一些原因,引起胸、腰段椎体或邻近组织感染,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及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