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内毒素血症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PHC)病人内毒素血症治疗方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 3 6例 PHC择期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 (n=18)和对照组 (n=18) ;治疗组入院后除保肝、纠正低蛋白血症及贫血等术前一般准备外 ,另行每日服用中药茵陈小承气汤和稀生理盐水碘伏液灌肠术等 ,对照组行 PHC的常规术前准备。观察两组病人术前血浆内毒素(PE)水平变化和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SIRS)、多脏器障碍综合症 (MODS)的发生率等。结果 入院时所有 PHC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经过术前准备 ,治疗组术前 PE水平由 0 .13 9± 0 .0 2 2 Eu/ m l降至 0 .12 2± 0 .0 2 4 Eu/ m l(P<0 .0 5 ) ,对照组则下降不明显 (P>0 .0 5 )。术后治疗组的 SIRS、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 :11.1%、5 .6%、0 % ;对照组则分别为 :4 4 .4 %、2 7.8%、5 .6%。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 :治疗组 (78.3± 2 1.2 h)比对照组 (13 8.4± 4 2 .5 h)显著缩短 (P<0 .0 0 1)。结论 应用茵陈小承气汤结合稀生理盐水碘状液清洁胃肠道 ,可以降低 PHC病人由于细菌易位所致的内毒素血症以及其对机体的损害 ,从而减少 PHC病人术后 SIRS、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胰腺外伤约占腹部损伤的1%~2%,近年来有增多趋势.胰腺外伤伤情复杂,处理困难,并发症多,死亡率可达20%以上[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胰腺外伤19例,死亡1例,死亡率5.3%,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孕期急性胰腺炎较罕见,发病率约为1/1000~1/12000,其中孕晚期发病占50%以上。近几年来,我院收治4例孕晚期合并急性胰腺炎,现就其临床诊疗情况及预后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分析小脑水平裂(cerebellar horizontal fissure,CHF)、小脑桥脑裂(cerebello-pontinefissure,CPF)与三叉神经、小脑动脉(cerebellar artery,CA)、岩静脉(petrosal vein,PV)之间关系,为CHF-CPF手术入路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0例(20侧)成人整颅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察CHF、CPF与三叉神经、CA、PV之间解剖学关系,测量相关数据并行拍照记录。结果 CHF可分离长度(31.01±6.29)mm,可分离深度(11.75±3.41)mm;CPF可分离长度(20.33±2.49)mm,可分离深度(7.49±1.66)mm;分离前CHF-CPF可提供手术野最宽径(3.67±1.51)mm,三叉神经感觉根入桥脑处(root entry zone,REZ)暴露困难,分离后可提供手术野最宽径(18.52±3.80)mm,REZ暴露良好;CHF-CPF交界点距PV主干(13.63±1.59)mm,距小脑上动脉(SCA)(14.40±6.77)mm,距小脑前下动脉(AICA)(9.76±7.40)mm,距小脑后下动脉(PICA)(23.58±3.81)mm。结论经CHF-CPF入路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在解剖学上具有可操作性,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岩静脉及其属支,三叉神经入桥脑处显露充分,使减压更加彻底。  相似文献   
5.
胰腺外伤约占腹部损伤的1%~2%,近年来有增多趋势.胰腺外伤伤情复杂,处理困难,并发症多,死亡率可达20%以上[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胰腺外伤19例,死亡1例,死亡率5.3%,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防治急性胰腺炎 (AP)由轻型向重型发展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轻重、有关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其病情演化情况分组并采取区别对待原则 ,A组 (一般治疗组 ) :行常规治疗、全身应用较大剂量山莨菪碱及行“茵陈小承气汤”灌胃。B组 (综合治疗组 ) :除上述一般治疗外 ,加行 1%利多卡因经肾囊封闭胰周区域和稀碘复液清洁灌肠。并对有关治疗方法的机理及结果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A组 4 0例AP患者 ,B组 2 2例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 9d、18d。 14例胆石性AP病人中 ,2例由于感染控制不佳 ,中转手术。全部 62例AP患者均痊愈 ,无转化为重症AP者 ,也未出现全身、局部或与治疗有关的并发症者 ,总平均住院时间为 12d。结论 该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防止AP的重型化发展 ,且经济又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7例AP患者入院后即行常规治疗加全身较大剂量山莨菪碱及中药煎剂治疗,对腹痛、腹胀控制不佳或出现肾功能、血液动力学异常等25例(加强治疗组)加行1%利多卡因经肾脂肪囊入路封闭胰周区域加稀碘复液灌肠术.结果 77例AP 患者均痊愈,平均住院天数 (9±2.5)d,无转化为重症AP 者,未出现并发症者;其中3例胆源性AP病例由于感染控制不佳而行手术治疗.结论上述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防治AP的继续发展,患者预后好、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分析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改良式胰肠套入吻合术和胰肠套入吻合术发生胰瘘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间行3种胰肠吻合术共127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吻合术术后胰瘘的发生率.结果 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改良式胰肠套入吻合术和胰肠套入吻合术术后的胰瘘发生率分别为1.5%、2.7%、13.6%.主胰管外引流与无外引流者的胰瘘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胰肠套入式吻合与另两种吻合术术后胰瘘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主胰管外引流对减少胰瘘发生有重要意义.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优于胰肠套入式吻合术.胰管纤细时改良式胰肠套入吻合术对减少胰瘘的发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 2 0 0 1- 0 1以来收治的小儿肠套叠 12 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85例 ,女 36例。年龄为 2月龄~ 3岁 ,2岁以内者112例 ,其中 10月龄以内者 6 1例。 12 1例中误诊 2 7例 ,误诊时间 <12 h者 2例 ,12~ 2 4 h者 5例 ,2 4~ 4 8h者 11例 ,4 8~ 72 h者 5例 ,>72 h者 4例。本组确诊 94例 ,临床表现 :阵发性腹痛、呕吐、血便和腹部包块 ,其中果酱样大便和腹部腊肠样肿物最具特征性 ,经空气 /钡灌肠复位成功 85例 ,其中 1例复位后 2 4 h出现腹膜炎并逐渐加重情况 ,最终手术确诊为阑尾炎坏死穿孔 ;9例复位失败 ,即行手术治疗 ,术中手…  相似文献   
10.
胰腺外伤约占腹部损伤的1%~2%,近年来有增多趋势.胰腺外伤伤情复杂,处理困难,并发症多,死亡率可达20%以上[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胰腺外伤19例,死亡1例,死亡率5.3%,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