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使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分析治疗糖皮质激素相关型股骨头坏死(glucocorticoid-associ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GA-ONFH)的中医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20年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维普中中医药治疗GA-ONFH的方剂,利用Excel软件分析GA-ONFH的证型、证候要素、方剂及用药频数、性味归经,挖掘药物的核心组成;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所提供的Apriori模板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用SPSS软件对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从筛选出的53篇文章,共收集糖皮质激素相关型股骨头坏死证型16个,其中肾阳虚、肾虚血瘀、气滞血瘀为主要证型;证候要素8个,以肾虚、血瘀、痰浊为主要证候要素;方剂30余首,以右归饮、桃红四物汤、补肾活血汤为主;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9条,3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60条;聚类分析得到药组9个,因子分析适应型检验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出7个公因子。关联规则体现出补肾活血的治法特点,在治疗GA-ONFH上以右归饮为基础进行配伍,佐以活血化瘀;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共同体现出补肾助阳、活血化瘀的治法特点,此外因子分析尚可反应健脾益气、化痰除湿的特点。结论糖皮质激素相关型股骨头坏死的中药治疗的主要药物配伍是补肾助阳和活血通络,并以甘味,归肝、肾和脾、胃经的药物居多,这一结果将对中医临床治疗GA-ONFH提供相关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 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顶椎区两侧肋骨长度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其与AIS病因学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LenkeI型AIS患者62例,均为胸右主弯,年龄10~18岁(13.5±2.3岁),Cobb角25°~100°(43°±16°),顶椎位于T6~T10°根据Cobb角分为3组:A组,Cobb角〈40°,28例;B组,40°≤Cobb角〈60°,25例;C组,Cobb角≥60°,9例。采用CT三维重建的方法测量所有病例顶椎区包括顶椎及其上下各一椎体两侧肋骨的长度。结果A组中顶椎及其下一椎体凹侧肋骨显著长干凸侧(P〈0.01),而其上一椎体两侧肋骨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及C组顶椎区凹侧肋骨均显著长干凸侧(P〈0.01)。AIS患者顶椎区两侧肋骨长度的差值与Cobb角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LenkeI型AIS患者顶椎区两侧肋骨长度存在不对称,但此不对称是否为侧凸形成的一个原发致病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软骨细胞中褪黑素受体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与AIS病因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2例AIS患者及8例非脊柱侧凸(肿瘤、外伤等)患者(对照组).AIS组患者年龄10~16岁,平均12.7岁,平均Cobb角60.1°,其中10例在术中取髂软骨,12例取棘突软骨.对照组患者年龄10~15岁,平均12.9岁,其中7例在术中取髂软骨,1例取棘突软骨.对髂软骨和棘突软骨标本进行细胞培养至二代,取二代细胞用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软骨细胞表型鉴定,并抽提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软骨细胞中褪黑素受体两种亚型MTNR1A、MTNR1B的mRNA表达量.结果:两组患者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表达.AIS组软骨细胞中MTNR1A、MTNR1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4±0.29和0.54±0.31,对照组分别为0.69±0.18和0.83±0.30,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软骨细胞中MTNR1A、MTNR1B的mRNA表达均减少,这可能与AIS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M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褪黑素信号通路是否存在异常.方法 24例12~18岁志愿者,AIS患者15例,正常对照组9例.分别从患者髂前上棘处穿刺抽取10 ml骨髓,肝素抗凝.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体外培养并传至P3代,进行表型鉴定.取P3代BMSCs,先采用福斯可林刺激BMSCs内环磷酸腺苷(cAMP)升高,然后用不同浓度褪黑素刺激细胞,检测细胞内cAMP的水平.结果 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经培养至P3代,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鉴定,体外培养细胞的表型与BMSCs的表面标志相符.AIS组和正常对照组BMSCs的cAMP的基础水平都很低,在给予福斯可林刺激以后,cAMP的水平明显升高,此后再给予生理剂量的褪黑素刺激后,两组cAMP水平的抑制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药理剂量的褪黑素刺激后,两组cAMP水平的抑制程度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患者BMSCs褪黑素信号通路可能不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椎椎弓根横径的测量及分型在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30例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侧凸组)和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20例年龄匹配的非侧凸青少年患者(对照组)采用螺旋CT行胸椎连续扫描,在图像编档和通信系统(PACS)上逐层阅片,选择胸椎椎弓根显示最清楚的层面对椎弓根横径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将其分为4型.分别对侧凸组凹凸侧和对照组左右侧椎弓根横径进行对比,并对侧凸组与对照组椎弓根分型的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胸椎椎弓根横径T1~4逐渐减少,T5~12逐渐增加.对照组同节段双侧胸椎椎弓根横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凸组顶椎区凹侧的椎弓根横径明显小于凸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凸组中4型椎弓根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型椎弓根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胸椎椎弓根横径常较小,术前应根据CT胸椎椎弓根形态制定置钉策略,以减少经胸椎椎弓根置入螺钉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归脾汤联合蔗糖铁治疗人工全膝关节术后贫血的疗效。方法将40例因膝骨性关节炎接受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中药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术后当天皆开始予蔗糖铁200mg静滴,每2天1次,于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阿哌沙班片。中药组于麻醉清醒12 h后开始给予加味归脾汤口服,持续治疗15 d。观察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2天、第5天、第15天及第30天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水平,记录2组患者术后异体血输血量输注情况,评价2组术前、术后膝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术后第2天、术后第5天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术后第15天和术后第30天中药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2组术后输血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 05),且中药组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归脾汤联合蔗糖铁治疗可明显改善单侧人工全膝关节术后贫血,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髋关节外科脱位死骨清理打压植骨治疗ⅢA、ⅢB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关节组收治的6例8髋ⅢA、ⅢB期ANF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5髋,女3例3髋;年龄26~44岁,平均36岁。均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死骨清理打压植骨治疗;术后观察股骨头有无塌陷、截骨块愈合情况,及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改变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29个月,平均18.6个月。1例(1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及手术切口周围肿痛,予抗感染、镇痛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1例(1髋)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股骨头塌陷>4 mm且疼痛伴活动受限,准备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其余患者截骨块均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4.57±8.16)分提高到术后的(80.53±7.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97, P<0.01)。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优,4例5髋;良,1例2髋;差,1例1髋。结论 髋关节外科脱位死骨清理打压植骨治疗ⅢA、ⅢB期ANFH可以取得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尤其对于年轻患者是一种可以选择的保髋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具有生物电效应,然而骨缺损的发生会导致骨骼内源性生物电的缺失。具有生物电效应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植入骨缺损处会补足缺失的电信号,加速骨缺损的修复。目的:文章介绍了骨组织的生物电效应,阐述了电刺激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总结了生物电效应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bioelectrical effect,bioelectrical materials,electrical stimulation,bone tissue engineering,bone scaffold,bone defect,bone repair,osteogenesis”为英文检索词,以“生物电效应,生物电支架,电刺激,骨组织工程,骨支架,骨缺损,骨修复,骨再生”为中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和ScienceDirect数据库检索与生物电效应骨组织工程支架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87篇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生物电效应结合体外电刺激设计骨组织工程支架是一种理想可行的方法,主要涉及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石墨烯材料、天然生物衍生材料以及人工合成生物材料;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导电材料是石墨烯材料,得益于自身的超强导电性能、大比表面积、同细胞及骨骼的良好生物相容性以及优异的力学性能。②石墨烯材料主要是作为修饰材料引入支架以增强整体支架的电导率,同时其大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能够促进生物活性物质的装载和释放。③然而生物电效应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尚存一些重大挑战需要克服:满足导电性能的同时还需考虑支架的综合性能;缺乏统一、标准化的生物电效应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式;体外电刺激干预系统尚不够成熟;缺乏个体化指导支架的选择以实现针对不同病理情况的患者选择并设计最适宜的支架。④研究者们在设计导电支架时,要深入考虑支架的综合效应,譬如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以及生物降解性能等,而此种综合性能可以通过多种材料的复合来实现。⑤除此之外,临床转化应该是导电支架设计的最终考量,在评估出电刺激作用于人体且有利于骨缺损修复的安全电流阈值的基础之上,设计动物实验以及基础实验,然后应用于临床,从而在未来实现生物电效应骨组织工程支架应用于临床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右归饮诱导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激素型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并探究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将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右归饮组、激素对照组、空白对照组3组,每组8只。右归饮组及激素对照组使用马血清联合地塞米松注射制作早期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开始4周后(第5周起)右归饮组予右归饮汤剂,每日10 ml/kg灌胃,激素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均使用生理盐水,每日10 ml/kg灌胃。每2周留取血液样本测定各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各组兔自第1次注射马血清(空白对照组为生理盐水)起分别于第10、14、18周末以过量麻醉方法处死各2只,行HE染色对照观察股骨头软骨下骨各细胞形态及空骨陷窝数目,同时分离纯化各组兔股骨髓腔内间充质干细胞,行MTT、ALP定量对比各组间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向成骨方向分化的能力。结果与激素对照组相比,各时间段右归饮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含量均明显降低(P 0. 05),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P 0. 05),空骨陷窝数明显较对照组减少而骨小梁数目明显较多(P 0. 05),MTT法显示右归饮明显增强兔自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P 0. 05),ALP定量显示右归饮组与激素对照组相比明显具有更强的促成骨反应(P 0. 05)。结论右归饮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股骨近端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活性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能显著降低该模型的血脂含量。  相似文献   
10.
在全髋关节置换时,为了加大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髋臼周围常需植骨,并用克氏针固定.有关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克氏针断裂、移位的报道较多,常移位至胸腔损伤肺、大动脉及心脏[1],移位至腹腔损伤腹腔脏器[2],但移位至椎管损伤脊髓者少见.我院2008年7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