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近期再手术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6年12月LC术后近期再手术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经再手术治疗后均获痊愈.其中再手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分别为切口感染3例、腹腔残余脓肿1例、肺部感染2例、应激性溃疡和胆管炎各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均予对症处理.结论 完善术前检查,严格选择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适时中转开腹等是减少LC术后近期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诊治肠道血管畸形急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为13例保守治疗无效的小肠血管畸形急性出血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术前选择性行肠系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造影定位下行腹腔镜辅助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10例,回盲部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术1例;术中造影无法明确,内镜协助探查明确出血部位,腹腔镜辅助下行小肠切除吻合1例;导管造影及内镜协助探查均无法明确出血部位,行小肠双口造瘘观察1例。12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DSA及术中造影是诊断小肠出血并准确定位的有效方法,为外科手术提供了正确的定位。DSA及术中造影准确定位后行腹腔镜辅助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已开展10余年,其遵循TME的原则,并且淋巴结清扫效果与开腹手术一致.但是,少数患者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因各种并发症需再次手术,这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于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共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15例,本文分析该组病例资料,探讨其再手术原因及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生率低,发病率占消化道肿瘤的5%,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2%[1,2],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和规律性,误诊率高[3]。近年来胶囊内镜对小肠肿瘤的诊断率较其他传统的方法有较大的提高,其检出率有逐  相似文献   
5.
收集11例60岁以上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后近期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近期再手术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为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安全性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横结肠切除术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切除术2例,结肠次全切除术1例,Dixon术10例、Miles术7例。29例手术成功,3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55±35)min,术中平均失血(80±25)mL,术后肠蠕动恢复平均(2.5±1.0)d,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随访8~50个月。无切口及穿刺孔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安全可行,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导致胆道再次或多次手术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收治的265例行胆道再次或多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第1次胆道再次手术主要以取尽结石、修补胆管损伤、治疗恶性肿瘤为主要目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经胆道镜或ERCP+ EST取石术,胆总管切开取石+肝段或肝叶切除+T管引流术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狭窄切开成形+胆肠内引流术,肝外胆管对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肿瘤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单纯胆肠内引流术或内镜下置胆道内支架引流术,剖腹探查术,胆瘘或出血部位缝扎、止血、腹腔冲洗和置管引流术等.第2次或多次胆道再次手术以解除胆管狭窄,建立通畅的胆汁引流途径为目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胆道第1次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结石残留或复发,占69.8% (120/172),明显高于胆道第2次或多次再次手术患者的31.2%( 29/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6.51,P<0.05).第2次或多次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胆管或胆肠吻合口狭窄,占58.1% (54/93),明显高于第1次再次手术的4.1% (7/17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32,P<0.05).265例患者中46例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其中第1次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18/172),明显低于第2次或多次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30.1%(28/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3.61,P<0.05).围手术期死亡6例,死因为失血性休克或MODS;第1次胆道再次手术患者和第2次或多次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1.7%(3/172)和3.2%( 3/9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59,P >0.05).结论 导致胆道再次或多次手术的原因包括疾病本身和手术操作.术前对病情充分评估,术中谨慎操作,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降低再次手术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对胃肠生理功能和营养支持的研究的进步,以及药物的应用,针对胃癌术后吻合口瘘、胃瘫、胃瘘等并发症的治疗水平明显提高,大大降低了病死率。近6年间我院及外院转入的胃癌手术病例中,发生吻合口瘘15例,胃瘫11例。我们应用胃镜下或X线监视下金属导丝引导放置鼻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为主的综合治疗,26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联合胃镜在36例胃间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宝飞  葛恒发  于仁  朱晋国  陶国全 《重庆医学》2011,40(7):668-669,671
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胃镜术中定位治疗胃间质瘤(GSTs)的经验.方法 36例诊断为GSTs(直径小于或等于5 cm)的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术中定位技术,分别行胃腔外锲形切除术、经胃腔肿瘤外翻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术等.结果 36例均在双镜联合下顺利找到肿瘤并成功行局部切除,术后胃动力障碍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凯途(Contour)在腹腔镜经耻骨上横形小切口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至2010年2月为8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骨盆狭小、超低位直肠癌、肿瘤较大、腹腔镜下直线切割缝合器难以满意闭合的患者,取耻骨上横行小切口置入凯途,直视下行肿瘤远端肠管切割、闭合。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残端闭合满意,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未见肿瘤残留,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结论:骨盆狭小的患者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取耻骨上横行小切口置入凯途直视下行肿瘤远端肠管切割、闭合,操作较直线切割缝合器简单、易行、可靠、经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