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结核病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皮内变态反应是牛结核病检疫国家规定的检疫方法和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皮内变态反应与比较变态反应、γ-干扰素检测及病理剖检的相关性和符合率,对确诊结核病阳性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牛结核病监测中联合应用菌株的多重PCR鉴定和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快速鉴定分离菌株并分析不同地区流行菌株的特点。方法 分别在牛结核病清净地区和流行地区进行牛型PPD变态反应试验,扑杀阳性牛后进行病理检查,并采集病料分离细菌。获取分离菌株,进行多重PCR鉴定和spoligotyping分型,分析不同地区的菌株特征。结果 结核病清净地区监测到16头牛型PPD阳性牛,扑杀后未见有病变,采集病料分离到4株分枝杆菌,经多重PCR鉴定均为非典型分枝杆菌。流行地区监测牛型PPD阳性23头,扑杀后发现14头有病变,采集病料后共有11头分离到疑似菌,经多重PCR鉴定均为牛型分枝杆菌。用spoligotyping分析共分为4个型,其中2个为未见报道的新型,报英国AHVLA牛结核spoligotyping数据库后获取通用编号SB1903和SB1904。结论 分离菌株中的优势菌株为首次报道的SB1903,但也检出有国际流行菌株SB0140,证实该地区牛结核病的流行是以“独特菌型地域内相互传播为主、输入性感染为辅”为特征。本次监测发现国内有SB0140菌株分布,提示应调查该型菌是否已经传染至我国人间。  相似文献   
3.
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插入序列IS6 110两端序列为模板 ,设计一对外向PCR引物进行PCR扩增 ,从而建立一种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分子生物学分型技术 ,该试验的基础是利用IS6 110在结核分枝杆菌染色体DNA中反复重复且IS6 110序列之间相距较近 ,经PCR扩增呈现多条带型构成DNA指印。在对新疆结核病人的 31份液体培养标本的PCR检测呈现 6种指印 ,该PCR分型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型所需时间短 ,不需细菌再培养 ,DNA纯化和酶切、萨瑟恩转印或核酸杂交等繁琐步骤。证明该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鉴定与分型方法并可直接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Ag85B核酸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扩增结核分枝杆菌的Ag85B基因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 pJW4 30 4 ,转染COS - 7细胞后 ,Westernblot检测表明该基因在细胞内得到了正确表达。用该质粒免疫C5 7BL/ 6小鼠 ,免疫三次后 ,用纯化的重组蛋白Ag85B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抗体 ,抗体滴度达到 1:10 2 4 0 0 ,(γ -干扰素测定表明 ,免疫动物的干扰素含量达到 116 0 3± 10 4 pg /ml。实验结果说明Ag85B核酸疫苗在实验动物体内引起了较强的免疫应答。三次免疫后经静脉强毒攻击 ,免疫组小鼠肺脏和脾脏的细菌数比对照空载体组分别减少了 1 5和 15倍以上。本研究表明 ,该核酸疫苗能同时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并获得较高的保护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屠宰场疑似牛结核组织病料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的感染状况,在乌鲁木齐市屠宰场采集包括肺、淋巴结、乳房在内的16份疑似牛结核可疑结节,分别接种于培养基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的分离,获得的5株临床分离菌用MTC多重PCR鉴定,两株为MTC菌株,两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另一株未扩增出可用于鉴定的特异性片段。该结果表明屠宰场所采病料中存在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引进了国外的牛结核病γ-干扰素试验和比较变态反应,与我国常用单纯颈部变态反应试验进行比较,评价不同检疫方法的优缺点。方法5个结核污染牛群的167头牛同时用牛结核病γ-干扰素试验和比较变态反应进行检测,其中的106头牛用于其他变态反应方法的比对。结果167头牛中,γ-干扰素试验和国外比较变态反应检出阳性符合数为89头,阳性符合率为92.7%(89/96);106头牛中,国产牛型结核菌素(PPD)检与国外牛型PPD检出的阳性符合数为78头,阳性符合率为93.41%(78/83.5),国内常规皮试检出阳性牛84头,阳性率为79.25%(84/106),国外常规皮试检出阳性牛66头,阳性率为62.26%(66/106),国内比较变态反应与国外比较变态反应之间的阳性符合数为59头,阳性符合率为92.19%(59/64)。结论证实γ-干扰素试验和国外比较变态反应之间具有较好的阳性符合率,国内牛PPD与国外牛PPD试验结果相似,但国内常规皮试的特异性很低,而将国内皮试改进为国内比较皮试,则与国外常规的比较皮试具有较好的阳性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构建牛结核分枝杆菌ESAT-6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纯化并初步鉴定该蛋白。方法:以牛型分枝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方法扩增ESAT-6基因,产物通过双酶切克隆入pET-22b(+)质粒,经PCR、酶切、测序等方法鉴定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polys菌体,经IPTG诱导表达蛋白;利用Western-blot鉴定重组蛋白后,纯化目的蛋白。结果:所获得ESAT-6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完全一致。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鉴定均发现在6kDa处有特异性蛋白条带。纯化的蛋白的大小与蛋白质分子量标准比较一致。结论:成功表达纯化并鉴定构建了ESAT-6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8.
奶牛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皮内变态反应是检验牛结核病国家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皮内变态反应与病理割检的相关性和符合率,对确诊结核病阳性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株牛分枝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一头检疫阳性的结核牛病变的淋巴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分离物(Z-N)染色为阳性.提取细菌DNA,用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插入片段IS1081,确定该细菌为结核分枝杆菌.将PCR扩增出的特异性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重组质粒经酶切和PCR鉴定均为阳性,测序结果与牛分枝杆菌标准菌株的同源性为100%.对其用Richard C.Huard等公布的PCR分型方法设计引物进行基因分型,确定该菌株为牛分枝杆菌BCG(M.bovis BCG).  相似文献   
10.
牛结核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可通过病畜传染给人和其他动物。其传播流行影响着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由于卡介苗(BCG)的使用,结核病的发病率比过去有所下降。但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通过对乌鲁木齐市2007-2010年人畜间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找出结核病流行的规律和特点,为更好地控制结核病的传播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