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临床上,出现全脊麻的现象比较少见,据报道,发生率平均为0.24%,我院最近出现一例在回抽无脑脊液,无血液的情况下发生的全脊麻,具体报告如下:患者,男,60岁,因左下腹肠系膜囊肿入院,拟行剖腹探查术。术前一般情况尚好,血压100/60mmHg,心肺功能正常,化验各项均在正常范围,术前常规用药,首选硬膜外麻醉,患者右侧卧位,经忧T10-11间隙直入法穿刺,穿透黄韧带有阻力骤失感,因油无脑脊液、无血液后,注入试验剂量Zml(2%Lidocaine),然后置管。因插管不顺利,调整穿刺针,再次回拍仍无脑脊液及血液后置管,置管中患者感左…  相似文献   
2.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实施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如何将死亡教育真正落实在医学教育中并在全民中普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死亡教育体系和死亡服务模式亟须探索与实践。现将国内外死亡教育的产生与进展情况作一综述,以期为我国死亡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澳大利亚护理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制度的衔接现状及监管体系,以期为建立我国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的衔接制度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和专家访谈法,在对澳大利亚护理学位教育、职业资格及其衔接关系现状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澳大利亚护理硕士学位开业护士方向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现状及监管体系。结果澳大利亚护理硕士学位开业护士方向教育与开业护士紧密衔接,且监管体系中各机构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开业护士的教育与管理,保证了开业护士的培养质量。结论建议我国借鉴澳大利亚开业护士的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模式,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或者其中某一专业方向教育作为取得某类职业资格的必需条件。完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健全护士分层级体系,构建有力的监管体系,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的护理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军队体制和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入,军队护理队伍建设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军人护士比例明显减少,文职护士作为一支新兴的队伍自2006年起服务于军队,目前已编满配齐,占全军护士总数的13.08%[1]。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新要求、医学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挑战、部队官兵和老干部医疗保健需求增长的新任务,护理队伍人员结构的变化使  相似文献   
5.
6.
<正>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虽然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依靠一些评估工具来监测疼痛,但个人的疼痛体验较难评估[1]。如何建立一个合适的评估工具将疼痛的内在主观性整合到评估中,是进行疼痛评估方法选择重要且关键的一环。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即“直接来自患者的任何关于其健康状况的报告,不经过临床医生或其他任何人的解释”的结局[2-3],自创立以来不断发展[4-5],在国外逐渐发展形成疼痛评估尤其是慢性疼痛评估的常用工具。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癌痛控制现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上海市癌痛控制的状况,了解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上海市癌痛管理的实施提供依据。方岳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疼痛认知及控制状况调查问卷,对上海市三甲医院746位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疼痛评估、药物成瘾性、耐受性等癌痛管理知识缺乏;52.9%的患者认为疼痛没有缓解,自评总体生活质量为5.75分(0~10分代表从极差到非常好);患者希望通过“医护人员单独指导”和“参加医生、护士小讲课及咨询”等方式接受疼痛知识教育。结论上海市癌痛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医护人员及患者均应加强疼痛知识的教育,提高疼痛治疗的有效性,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疼痛专科护士培训的方法及效果,为我国疼痛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养提供借鉴。方法招收20名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临床护士为学员,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培训交叉进行的模式培训,为期6个月。结果培训后学员综合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学员对此次培训的评价均表示满意。结论我国培训疼痛专科护士的时机已经成熟,应进一步加大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力度,促进疼痛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死亡教育课程对护士照护临终患者态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9月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6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实施死亡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死亡教育、死亡观、临终护理及死亡相关伦理与法律等,共11次课,21学时。对照组未进行培训。入组时及观察组培训后分别采用中文版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量表(FATCOD)进行测评。结果入组时两组护士FATCOD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3);观察组接受培训后FATCOD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护士FATCOD得分前后差值比较,观察组FATCOD得分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得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内比较发现,对照组FATCOD得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3);观察组FATCOD得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培训后,观察组持正向态度的护士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5)。结论死亡教育培训能有效改善护士对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士对照护临终患者及家属态度的正向改变,有助于在临床真正开展临终关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内高等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护理科研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1]。但是由于护理学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作为非主干学科,与其他主干学科相比,课题基金申请渠道相对较少,获批成功率较低,人均纵向课题数量和等级在各学科中排名相对落后,如何按照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固有规律进行科研管理,是管理者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于2007年先后获批上海市重点学科、总后530二期重点建设学科,科学研究是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学院以此为契机,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加大科研管理力度,从科研理念、科研平台、管理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逐步强化科研管理,实现了科学研究的稳步发展,取得了以科学研究为代表的学科跨越式发展。本文主要阐述学院针对护理学科特点,在科研管理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与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其他非主干学科的科研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