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梅  周清河  肖旺频 《医药导报》2007,26(9):1002-1003
[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全麻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老年患者随机分成3组,F组、R1组和R2组,每组20例。F组静脉诱导用药:咪达唑仑0.05 mg·kg-1,芬太尼3 μg·kg-1,丙泊酚1 mg·kg-1,待入睡后注入维库溴铵0.1 mg·kg-1气管插管;R1组用瑞芬太尼1 μg·kg-1代替芬太尼;R2组用瑞芬太尼1.5 μg·kg-1代替芬太尼。观察诱导时血压、心率的变化,同时记录使用阿托品和麻黄碱情况。结果R2组最低血压(MAP1 )、最高血压(MAP2)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 R2组 最低心率(HR1)、最高心率(HR2)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以用于老年患者的全麻诱导,但在诱导时要密切注意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罗库溴铵复合顺式阿曲库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肌松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患者年龄19~65岁, ASA分级Ⅰ~Ⅱ级。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即罗库溴铵组(R组,0.60mg/kg罗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组(C组,0.10mg/kg顺式阿曲库铵)和联合组(RC组,0.30mg/kg罗库溴铵+0.05mg/kg顺式阿曲库铵)。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常规麻醉诱导,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注射麻醉维持。采用TOF模式监测肌松情况,采用握力评价术后肌力恢复情况。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体温等,记录肌松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恢复指数及术后肌力恢复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R组和RC组肌松药物起效时间较快(P=0.000)。与RC组比较,C组和R组肌松药物持续时间较短,术后拔管时间长,术中额外追加肌松药物次数多(P<0.01)。3组患者肌松药物恢复指数、术后握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95罗库溴铵和ED95顺式阿曲库铵联合使用时,缩短了诱导肌松起效时间,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肌松效果且术后肌力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和比较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与连续硬膜外镇痛对开腹结直肠手术患者镇痛和康复的影响. 方法 入选84例开腹结直肠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组(T组)和连续硬膜外镇痛组(E组),每组42例.主要监测指标为术后48 h VAS评分,同时比较术后补救镇痛药使用率、舒芬太尼消耗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期活动时间、低血压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下肢感觉及运动异常、医学康复时间和实际住院时间等. 结果 最终80例患者完成本研究.两组患者术后48 h VAS评分、术后补救镇痛药使用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医学康复时间和实际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T组术后低血压发生率(15%比40%)、早期活动时间[(64±13)h比(91±12)h]、下肢感觉及运动异常(0比10%)、术中及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49±11)μg比(43±7)μg及(88±12) μg比(45±5)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连续硬膜外术后镇痛比较,TAP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能为开腹结直肠手术患者提供相似的镇痛与康复效果,且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4.
尹君  陈新德  黄汉江  周清河  肖旺频 《浙江医学》2016,38(20):1685-168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50例。D组在常规全麻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啶0.5滋g/kg,持续量0.2滋g/(kg·h),C组给予相应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患者注药前(T0)、麻醉诱导前即刻(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结束时(T3)及拔管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于手术前1d(D1)和手术后第1(D2)、3(D3)、7(D4)天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及IL-1β水平的检测。结果两组间SpO2及T0、T2、T3、T4时HR及MAP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D组T1时HR、MAP明显低于C组(均P<0.05),T2、T3时点两组HR、MAP均低于T0时(均P<0.05);与D1时点相比,两组患者在D2时点均出现MMSE评分的下降及IL-1β水平的增高(均P<0.05);与C组相比,D组在D2、D3时点MMSE评分更高(P<0.05),IL-1β水平更低(P<0.05);D组在D3时MMSE评分及IL-1β水平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右美托咪啶可减轻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的认知功能下降,降低术后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5.
刘丽佳  周清河 《浙江医学》2021,43(19):2154-2158
桡动脉置管直接监测动脉血压是临床麻醉和危重症监护中的重要操作之一,其方法和并发症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重点,本文就桡动脉置管术的方法和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右美托咪啶在颅脑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中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XM)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镇痛、抗焦虑、交感神经抑制、对呼吸影响小、具有脑保护等作用。本研究拟应用DXM复合局部麻醉于颅脑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气道加压对全麻患者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影响.方法 需要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全麻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60)和气道加压组(P组,n=65).超声引导下于环状软骨平面,C组在暂停机械通气时、P组手控呼吸维持气道压力20 cm H2O时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暂停机械通气时测定两组右颈内静脉横截面积和穿刺成功后CVP,P组患者气道压力20 cm H2O时测定颈内静脉横截面积和CVP,记录穿刺次数、颈内静脉管壁至皮肤的最短距离、进针深度、进针和退出过程中回抽血液通畅情况,气道加压前测定HR和MAP,并记录气道加压过程中的最低值,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置管情况.结果 P组气道压力20 cm H2O时颈内静脉横截面积和CVP较气道加压前增加(P<0.01);与C组比较,P组进针深度降低,1次穿刺成功率、30 s内穿刺成功率、进针过程中回抽血液通畅率升高(P<0.01),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 气道加压有助于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阻滞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有着很大的优势,操作简单、无苏醒困难问题、全身影响小且能降低肺栓塞风险等。蛛网膜下腔阻滞时,由于高龄患者耐受性差别大,布比卡因剂量很难控制.且术中存在骨水泥和出血等导致低血压风险因素,控制好麻醉平面和提供足够长麻醉时间尤其重要。国外研究表明,鞘内阿片类药物联合局麻药注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食道手术单肺通气下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氧合及肺内分流率的影响。方法 45例ASAI~Ⅱ级术中需要单肺通气的择期食道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例: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靶控组(RP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组(FP组),异氟醚组(IS组)。通过靶控分别输入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芬太尼和异丙酚及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连续监测心电图(ECG)、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和HR。分别于清醒仰卧位吸空气时(TO),麻醉双肺通气15min(T1),单肺通气15min(T2)、30min(T3)、60min(T4)、120min(T5)及再次双肺通气30min(T6)等7个时间点分别经桡动脉、颈内静脉采集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2ml进行血气测定,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IS组MAP在T01下降大于其余两组(P<0.05)、在T02上升大于其余两组(P<0.05),IS组HR在T02增高大于其余两组(P<0.05);3组患者PaO2在吸入纯氧后均于T1时达到最高在T3时降至最小,后又逐渐增高;与T0相比,PaO2在麻醉后各时点均显著增加。PO2在麻醉后各时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IS组增加更明显(P<0.05)。Qs/Qt在T3左右达到最高后逐渐降低;IS组在T2~6时点增加更明显。RP组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3种麻醉方法术中均能满足手术要求。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能维持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改善动脉血氧和降低肺内分流。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术毕苏醒迅速且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在乳腺手术的应用。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乳腺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各40例,均选择全凭静脉麻醉。病人入手术室后常规面罩吸氧(4L/min)。Ⅰ组手术开始前10min,泵注异丙酚80μg·kg-1·min-1、瑞芬太尼0.1μg·kg-1·min-1,术前1min追加氯胺酮0.4mg·kg-1,术中根据情况调整瑞芬太尼泵注速度为0.05~0.1μg·kg-1·min-1,术中酌情追加氯胺酮,术毕停止泵注瑞芬太尼、异丙酚。Ⅱ组手术开始前10min泵注异丙酚80μg·kg-1·min-1,术前1min追加氯胺酮1mg·kg-1,术中酌情追加氯胺酮,术毕停止泵注异丙酚。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均安静入睡,镇痛完善,无躁动,无胸壁强直等现象。Ⅱ组发生轻度呼吸抑制1例、高血压9例、术毕苏醒期躁动8例及精神障碍3例,其中高血压、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Ⅰ组增高明显(p<0.05);术中MAP与术前相比增高明显(p<0.05),而Ⅱ组与Ⅰ组相比增高又显明显(p<0.05)。Ⅰ组发生轻度呼吸抑制2例、苏醒期躁动1例,氯胺酮用量与Ⅱ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术毕苏醒时间与Ⅱ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手术是一种较好的联合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