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时结肠伴发症的发生率在1%左右,一旦发生,往往是致死性的,死亡率高达60%.这些併发症包括:结肠的假性梗阻、完全梗阻、狭窄、坏死、穿孔、瘘的形成、出血和缺血性结肠炎等.自1927年Forlini首先报告尸检发现胰腺炎  相似文献   
2.
排石疗法的解剖、生理及病理学基础一、尿路的解剖特点与排石肾盂是输尿管上端的扩大部分,自肾门向肾实质呈花朵样展开,形成2~3个大盏,8~12个小盏。上盏朝上朝外,中盏横位,下盏朝下朝外。肾内结石以肾盂为多,肾盏次之,肾实质较少。在肾盏结石中,以下盏为多,中盏次之,上盏最少。上盏和中盏结石可于立、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综合治疗对提高胃癌疗效和远期生存率,有着明显的作用;尤其是在中、晚(Ⅲ、Ⅳ)期胃癌的治疗中,显得更为重要。胃癌的中医药综合治疗,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手术配合中医药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对Ⅰ、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前、术中和术后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系统地阐述了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和发展的机理以及内毒素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肾功能的影响,并对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的治疗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展望.同时,也明确地提出了围绕这一论题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内毒素血症(endotoxeamia,ETM)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诸如:大面积烧伤、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化脓性脑膜炎、肠梗阻、梗阻性黄疸、重症肝炎、肝硬化等,并常引起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的病理变化,成为上述疾病恶化的因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寻找治疗ETM 的有效方法,认为是当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  相似文献   
6.
丹参和肌苷对实验兔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具有相似的保护作用。在热缺血60min和120min后,该处微绒毛和线粒体的缺血性损害比对照组兔为轻。但用肌苷保护的肾小管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缺血性损害比用丹参保护的要重。缺血肾恢复血流30min后,丹参与肌苷两组的微绒毛和线粒体均基本恢复正常,而对照组的这些结构未能恢复正常。丹参的主要作用之一,可能与提供维持近曲小管细胞的微绒毛有规则地排列,以及修复热缺血期间引起的局部损害所需的能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毒素血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8.
复方大承气汽防治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对中药复方大承气汤防治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的作用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中药防治组患者术中门静脉血和术后体循环静脉血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与中药防治组相比,黄疸对照组患者术后24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出现明显下降(P<0.01)(,纤维结合素水平也明显降低(P<0.01)。提示复方大承气汤对梗阻性黄疸时的内毒素血症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5年多来用总攻排石疗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病281例,治愈178例占63.3%,好转62例占22.1%,无效41例占14.6%;排出结石165例占58.7%,结石下移48例占17.1%。认为此疗法适应条件是:①结石横径小于1厘米,长径小于2厘米;②泌尿系无明显畸形、狭窄及梗阻,结石与管壁无粘连嵌顿;③惠侧肾功能尚好。并对提高疗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在我国并非少见,发病多在秋末春初季节,似有逐年增加趋势。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以女性稍多。根据1978年8月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第一次经验交流会资料统计5,675例,其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503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达94.4%,死亡率1.4%;但重型病例手术死亡率仍高达20%。有关本病的记载散见于中医的“结胸”、“膈痛”、“脾心痛”,“肝胃不和”、“胃脘痛”、“腹痛”及“胁腹痛”等门类之中。本文就有关中医对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病理及辨证施治进行整理,以期对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