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与胸骨正中切口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疗效和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至2015-12期间北京医院胸外科实施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的MG患者680例,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电视胸腔镜经右侧胸腔入路(胸腔镜组;348例)和胸骨正中切口入路(胸骨切口组,3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胸腔镜胸腔入路组手术持续时间长于胸骨切口组〔(135.34±30.55)min vs.(115.25±28.50)min,t=3.421,P=0.001〕,术中出血量〔(85.34±28.12)mL vs.(158.35±25.64)mL,t=5.364,P=0.009)〕、术后引流量〔(238.24±68.48)mL vs.(476.38±85.56)mL,t=3.250,P=0.003)〕、术后ICU监护时间〔(2.36±1.20)d vs.(3.44±2.36)d,t=1.128,P=0.001〕和平均住院时间〔(7.45±2.47)d vs.(10.23±3.65)d,t=2.725,P=0.015〕均明显少于胸骨切口入路组,但两组患者的肌无力危象发生率(8.52%vs.10.64%,χ~2=0.504,P=0.458)和术后总有效率(85.60%vs.83.05%,χ~2=0.596,P=0.7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MG的安全性和有效率较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迅速,是治疗重症肌无力最重要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2000~2002年,我们同期手术治疗3例胸部恶性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原因,以降低中转开胸发生率,准确把握中转开胸的手术指征。方法:2010年9月至2015年11月共完成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 230例。手术均通过2~3个小切口完成,按照手术常规行解剖性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清扫术。如镜下操作遇到血管损伤性出血、肺门淋巴结粘连或转移等腔镜下无法处理的情况,及时中转为开胸手术。根据术中是否中转开胸分为胸腔镜组与中转开胸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中转开胸的相关原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58例中转开胸,中转率4.7%,其中25例术中出血,23例淋巴结粘连或侵犯。56例开胸后顺利完成了肺叶切除,仅2例施行了全肺切除。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损伤出血、淋巴结干扰是导致中转开胸最常见的原因。结论:肺动脉损伤、淋巴结干扰是中转开胸的主要原因,应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及时准确地把握中转开胸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