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中国肝癌分期(CNLC)肝癌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及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中心单一治疗组收治的行肝癌根治术的549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男性462例(84.2%),女性87例(15.8%);中位年龄57岁(范围:21~84岁)。观察患者的术前变量、术中及术后情况、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等。采用门诊与电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采用寿命表法进行生存率的估计,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总体生存和无瘤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生存过程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 549例HCC患者中,CNLC Ⅰa期200例(36.4%),CNLC Ⅰb 期148例(27.0%),CNLC Ⅱa期49例(8.9%),CNLC Ⅱb期32 例(5.8%),CNLC Ⅲa期101例(18.4%),CNLC Ⅲb期19例(3.5%)。患者1、3、5、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3.8%、69.0%、54.2%、37.7%,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1.0%、44.2%、36.0%。CNLC Ⅰa期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7.3%、90.6%、80.5%和83.9%、65.0%、54.0%;CNLC Ⅰb期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9%、71.0%、47.7%和58.4%、42.3%、33.4%;CNLC Ⅱa和Ⅱb期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Ⅱa期:37.2%,Ⅱb期:44.3%)与CNLC Ⅰb期类似。CNLC Ⅲb期患者 1、3、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5.3%、13.2%、0和23.5%、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症状、术前甲胎蛋白水平、术前总蛋白水平、术前AST水平、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术中出血量、术中或术后输血、术后并发症、肿瘤最大径和数目、微血管侵犯、大血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是HCC患者长期生存(≥5年)的预后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ST水平、术中出血量、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大血管侵犯和肿瘤分级是HCC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结论不同CNLC的HCC患者具有不同的复发模式及预后。经过严格术前评估的CNLC Ⅱa~Ⅲb期HCC患者可从外科根治切除术中获得生存获益。术前AST水平、术中出血量、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大血管侵犯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HCC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用微量泵控制酚妥拉明(立其丁)与多巴酚丁胺复合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微量泵控制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复合注射液,疗程7~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93.6%和75%(P<0.05).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微量泵控制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复合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 (Apex hypertrophic cardiom yopa-thy,AP- HCM)作为肥厚型心肌病的特殊类型 ,在临床中往往认识不足 ,常发生误诊或漏诊。本文就该病在超声心动图中较特异的表现和其心电图特点加以分析。病例选自我院已确诊的 AP- HCM病例 ,共 7例 ,其中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2 9~ 5 7岁 ,平均 45岁。仪器采用 ASU - 30 0 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2 MHz。 AP- HCM的超声表现如下 :(1)左心室心尖部心肌明显对称性增厚 ,7例厚度为 1.4~ 1.7cm,肥厚的心肌回声粗糙且不均 ,中间夹杂粗斑点状回声。其运动幅度略低 ,收缩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灌注加权成像对脑星形细胞瘤分级的价值.方法 29例经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其中,高级别19例(Ⅲ级12例,Ⅳ级7例),低级别(Ⅱ级)10例,术前行常规MR扫描、SWI、DSC和T1WI增强扫描.分析肿瘤实质、瘤周1 cm水肿区最大相对脑血容量(rCBVmax)及瘤内磁敏感信号(ITSS)分级分别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间的差异.比较肿瘤相同层面rCBVmax、ITSS分级、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联合应用ITSS分级和rCBVmax对脑星形细胞瘤分级的诊断效能.结果 肿瘤实质区,Ⅱ级、Ⅲ级、Ⅳ级星形细胞瘤rCBVmax分别为1.710±0.628、4.271±1.193、6.200±1.012,Ⅱ级、Ⅲ级、Ⅳ级两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1 cm水肿区,Ⅱ级、Ⅲ级、Ⅳ级星形细胞瘤rCBVmax分别为0.081±0.257、0.990±0.662、1.061±0.517,Ⅱ级分别与Ⅲ级、Ⅳ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SS分级在不同级别脑星形细胞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相同层面rCBVmax、ITSS分级与病理分级两两之间均显著相关(P<0.001).rCBVmax、ITSS 分级及二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7、0.918、0.989,阈值分别为0.776、0.613、0.328时,灵敏度分别为84.2%、78.9%、100%,特异度分别为100%、100%、90%.结论 联合应用SWI和DSC能提高对脑星形细胞瘤分级的准确性,有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是常规核磁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自发破裂多模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6例肝癌自发破裂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肝硬化程度、肿瘤大小及部位决定接受不同治疗模式,其中急诊肝切除术16例;肝动脉结扎2例;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4例;微波消融治疗4例.结果 2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有效止血,症状缓解.1例患者术后8 d 死亡,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8%.其余25例均无重大并发症及死亡.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6.2个月.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79.2%、45.8%、16.7%.结论 肝癌自发破裂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肝功能储备情况、肿瘤大小及部位采用个体化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挖掘基因综合表达数据库(GEO)中影响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发生发展的核心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为CCA的诊断、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来自GEO数据库中的3个微阵列数据集(GSE32879、GSE45001和GSE76297)。使用GEO2R进行在线差异基因的分析,DAVID进行差异基因的GO 和KEGG 通路分析。使用STRING和Cytoscape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PPI)和枢纽基因(HUB)的筛选。结果:共筛选出151个上调基因,通过PPI筛选出连接度最高的10个基因,分析发现APOA1、AGXT、F13B、FETUB、FERPINC1、SLC2A2这些枢纽基因过度表达与胆管癌的不良预后相关。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探索的枢纽基因可能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为进一步研究胆管癌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2年7月-2012年6月心内科收治的4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率14.9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38例占55.07%,其余依次为泌尿道、胃肠道、口腔、穿刺部位、血液,分别占14.49%、11.59%、8.70%、8.70%、1.45%;共检出病原菌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73.68%,革兰阳性菌13株占22.81%,真菌2株占3.51%;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大面积梗死、住院天数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率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多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合理干预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2月~2013年1月,我科对12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3例,男45例,女78例,年龄64~95岁,均为闭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改良Evans分型:I型3例,Ⅱ型45例,Ⅲ型37例,Ⅳ型23例,Ⅴ型13例,Ⅵ型2例。1.2术前准备根据患者体重、肢体短缩和骨折移位情况选择适当重量的胫骨结节牵引。常规行心功能及肺功能、血气分析和影像学检查,对合并内科疾病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该病发病率高,致残病死率高,并发症多,预后极不理想。随着亚低温理论的不断完善,该技术在临床中得到了推广应用,近年来,亚低温技术在心、脑、肺复苏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将对亚低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评价卡维地洛降压疗效和耐受性及对心率、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压95~115mmHg)60例,经停用其他降压药1周后,给予卡维地洛10~20mg,每日1次,合并心功能不全者给予2.5~5mg,每日2次,每周测量血压、心率和心功能指标,记录不良反应,进行相关体检,其中14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了24h动态血压及心率监测,24例接受左心室射血分数测定。结果经12周治疗,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下降了(193±8.6)、(12.6±7.3)mmHg,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为86.7%,心率平均下降2.5次/min。不良反应少,且多为轻度头晕、乏力、胸闷等,动态血压监测显示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8.6/11.1mmHg,谷峰比值分别为61.2%和69.1%。结论卡维地洛10mg每日1次,合并心功能不全者给予2.5。5mg,每日2次,可有效控制血压,患者耐受性好,心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不大,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