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游离植骨在污染或感染伤口常被视为禁忌证。置管持续冲洗是治疗骨关节感染的有效手段 ,从 1987年至 1998年 11年间我们采用置管持续冲洗方法对感染或严重污染伤口进行治疗或预防感染获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2 1~ 5 4岁 ,平均 31 5岁。 5例股骨干中下段骨折 ,6例胫骨骨折 ,均为开放性、粉碎性伴广泛软组织损伤及伤口严重污染 ;2例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术后植骨感染 ;1例股骨近端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植骨术后感染 ;1例股骨干中段骨囊肿切除植骨术后感染。1 2 手术方法  5例开放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短重建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的疗效.2001年6月-2005年6月,应用动力髋螺钉和TriGen短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65~105岁,平均75.5岁)将其分为动力髋组(n=32)和动重建钉组(n=26).骨折分型采用Evans分型,不稳定型是指其Ⅲ、Ⅳ、Ⅴ型.动力髋组,Ⅲ、Ⅳ、Ⅴ型分别为11、13和8例;重建钉组,Ⅲ、Ⅳ、Ⅴ型分别为12、9和5例.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否输血以及输血量、住院天数、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按照黄公怡等报告方法进行功能评定,随访时间12~48月(平均1 8月).结果表明:动力髋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高于重建钉组(P<0.05);动力髋组和动重建钉手术并发症分别为4例(12.5%,4/32)和2例(7.5%,2/26),优良率分别为87.5%和92.3%.结论说明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宜采用短重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消化内镜诊治技术的飞速发展,胃镜、结肠镜、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等在儿童和青少年消化道疾病的诊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从单中心综合分析儿童和青少年消化道疾病内镜诊治结果的文献报道较少,为了进一步探讨儿童和青少年消化道疾病的特点,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分析相关内镜诊治问题,现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04年10月至2011年12月儿童和青少年胃镜一肠镜以及ERCP诊治的适应证、麻醉方式、诊治结果、并发症等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空心螺钉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心螺钉的使用,扩大了股骨颈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我们对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内固定选择了空心螺钉治疗。自1995年3月~1999年3月我们采用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共22例,均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患者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49岁。男性10例,女性12例,左侧11例,右侧11例。头下图11例,头颈型6例,经颈型4例,基底型1例,根据Garrden分类Ⅰ型7例、Ⅱ型9例、Ⅲ型5例、Ⅳ型1例。 二、手术方法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先进行复位。患肢中立位固定,适度牵引,内旋45度,以消除…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7(SNHG7)靶向微小RNA-186-5p(miR-186-5p)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基于UALCAN网站分析TCGA数据库中肝癌组织的SNHG7水平,应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SNHG7水平与肝癌预后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正常肝上皮细胞HL-7702和肝癌细胞(HCCLM3、Hep3b、HepG2、HuH-7)的SNHG7水平。选择HuH-7细胞并转染靶向SNHG7的小干扰RNA(si-SNHG7组)或阴性对照序列(si-NC组)并以未转染的细胞为对照组,MTT、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SNHG7与miR-186-5p及miR-186-5p与AKT3间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PI3K调节亚基p85α(p-PI3K p85α)和磷酸化AKT(p-AKT)的水平。结果肝癌组织的SNHG7水平较正常组织升高且与肿瘤分期和分级有关(P<0.05);肝癌组织的SNHG7水平与无进展生存期(PFS)有关,其中SNHG7低水平者的中位PFS为25.13个月,优于高水平者的15.07个月(P<0.05)。肝癌细胞的SNHG7水平高于HL-7702细胞(P<0.05);与对照组和si-NC组相比,si-SNHG7组的细胞活力降低,划痕愈合率和穿膜细胞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186-5p是SNHG7的作用靶点,且miR-186-5p表达受SNHG7负调控;miR-186-5p能够靶向负调控AKT3表达。与对照组和si-NC组相比,si-SNHG7组HuH-7细胞的p-PI3K p85α和p-AKT水平降低(P<0.05)。结论SNHG7可能通过调控miR-186-5p/PI3K/AKT3轴来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本研究结果为探究肝癌转移提供一种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L”形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7月至1990年12月,我院采用北京和平人工关节厂生产的“L”形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2—67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车祸10例、跌伤3例、压砸伤5例、火器伤3例。其中3例发生创伤性休克,1例合并股骨中段骨折。类型:斜型6例,粉碎型11例,横断型2例,股骨髁上骨折合并髁间骨折2例。闭合骨折17例,开放骨折4例。  相似文献   
8.
陶利平  李骁  陈霖  吴春成  胡兵  王春晖 《华西医学》2014,(10):1823-1826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与开腹手术治疗单纯胆总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良性病变的成本-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596例接受ERCP治疗(ERCP组)及173例接受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手术取石组)的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对同一时期29例接受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治疗(ERCP+LC组),38例接受单纯腹腔镜治疗(腹腔镜组)及129例接受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囊切除术(手术取石+切除组)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指标同上。结果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中,ERCP组与手术取石组的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总费用[(1.31±0.63)万元、(2.06±0.75)万元]、住院时间[(8.91±4.95)、(12.14±5.15)d]及术前准备时间[(3.77±3.09)、(5.13±3.9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良性病变患者中,3组间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LC组与手术取石+切除组住院总费用[(1.89±0.46)万元、(2.32±0.89)万元]、住院时间[(9.00±3.74)、(12.47±4.50)d]及术前准备时间[(3.24±1.83)、(5.15±2.9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LC组与腹腔镜组比较,住院总费用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术前准备时间明显短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治疗,ERCP具有费用少、住院时间及术前准备时间短且与外科手术等效的优点;对于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良性疾病的治疗,ERCP+LC术相比传统外科开腹手术,也具有同样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且治疗较困难的疾病,治疗的难点在于防止复发.目前,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效果已获肯定[1],内镜治疗急性非胆源性复发性胰腺炎(acute non-biliary recurrent pancreatitis,ANBRP)的远期效果亦备受关注.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我院内镜中心近年诊治的ANBRP患者的病因并评价其内镜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羽扇豆醇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周期及对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凋亡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羽扇豆醇对CNE2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联合顺铂对CNE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有无增强;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术分别用于检测羽扇豆醇对CNE2细胞迁移、侵袭、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羽扇豆醇联合X线放射处理对CNE2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羽扇豆醇对CNE2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Bcl-2、Bax及Cleaved caspase-3的影响,探究羽扇豆醇的抗肿瘤机制。结果:羽扇豆醇呈药物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CNE2细胞的增殖,选取羽扇豆醇40、60、80 μmol/L用于后续实验。羽扇豆醇显著降低了CNE2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G1期延长,S期、G2期缩短,提高了顺铂或X线放射对CNE2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的抑制能力,同时引起CNE2细胞中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下调(所有结果均P<0.001或P<0.000 1)。结论:羽扇豆醇抑制CNE2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诱导CNE2细胞的凋亡,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同时可提高顺铂及X射线对CNE2细胞的敏感性。证实了羽扇豆醇诱导CNE2细胞凋亡可能与调控凋亡信号通路中凋亡蛋白Bax、凋亡启动因子Cleaved caspase-3升高及抗凋亡蛋白Bcl-2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