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髌外侧高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髌关节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配合术后电刺激治疗髌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髌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配合术后股内侧斜肌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予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VAS评分、Lysholm评分,肌肉萎缩的改善,膝关节CT评估髌骨适合角(congruence angle, CA)、髌骨倾斜角(patellar tilt angle, PTA)和髌骨外移度(patellar lateral shift,PLS);同时采用ISOMED2000等速肌力仪和MEGA6000-T16表面肌电测试仪检测治疗前后屈伸肌力比值和肌电振幅比值。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6.0%;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6±1.0) vs (4.3±1.1)分,P<0.05];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1.0±6.2) vs (82.1±6.0)分,P<0.05];两组CA、PTA和PLS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CA、PTA、PL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髌上10 cm周径明显高于对照组[(45.10±3.24)vs(42.16±3.10)cm,P<0.05];观察组屈伸肌肌力比值、股内侧肌/股直肌肌电振幅比值、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肌电振幅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配合术后电刺激治疗髌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髌骨的动力稳定结构,改善髌骨轨迹。  相似文献   
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及价值,回顾分析我科59例81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其住院期间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进行综合分析,所有患者均未使用CPM机进行被动锻炼,以受累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ROM作为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结果 ,在应用非CPM机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方法,59例81膝患者均于术后第二天下地,其术后平均ROM为(104.9±11.2)°,伸直均达到0°.采用非CPM机综合的康复治疗手段,早期主动功能锻炼,可促进关节功能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骨性关节炎(OA)动物模型,探讨该模型中软骨及软骨下骨病理变化.方法 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术后2、6周和10周组).每只大鼠右膝行前交叉韧带切断,造成膝关节不稳定动物模型,对侧为假手术侧.分别将每组动物于术后2、6和10周处死,取胫骨近段,比较各组骨关节大体形态及病理变化.光镜下观察指标有改良的Mankin评分、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免疫组化法观察MMP-13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在造模后2、6周和10周软骨退变呈进行性发展.Mankin评分增高、MMP-13表达逐渐增强,与假手术侧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软骨下骨形态计量学分析显示,造模后早期软骨下骨骨量轻度减低(P<0.05),之后骨量逐渐增加(P<0.01).结论 大鼠的前交叉韧带切断能够造成动物膝关节OA样改变,表现出软骨下骨吸收、骨重建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肘管指数作为肘管综合征术前、术后评估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提出肘管指数的概念,即通过Hueter线(肱骨内、外髁的连线)横截面向前旋转30°行CT平扫,在CT片上测出该截面下肘管的深度和宽度,计算深度/宽度的比值,该比值即为肘管指数.对102名正常成人(志愿者)进行测量,得出的均值设为正常值,与16例肘管综合症患者术前、术后所测出的肘管指数进行比对,并据此作出病因分析及术前评估.结果:正常成人过Hueter线横截面向前旋转30°CT平扫,测得肘管的深度(3.59±0.886)mm、宽度(13.271±2.409)mm,肘管指数为0.273±0.055.16例肘管综合症患者术前肘管指数均增大,其肘管深度为4.294±0.632、宽度为9.26±2.29,肘管指数为0.485±0.098 术后肘管指数均数为0.536±0.047,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肘管指数变大,说明骨质增生、尺神经沟变窄,如压迫尺神经则可导致肘管综合征.肘管指数可作为肘管综合征的术前、术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的病因、尺神经沟扩大成形松解术的疗效及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肘管综合征的病因、尺神经沟扩大成形手术所见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创伤性肘关节炎、尺神经沟变浅、肘外翻畸形、尺神经滑脱、肘管内占位等是肘管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因素,尺神经沟扩大成形治疗肘管综合征疗效好,肘关节功能正常。结论创伤性肘关节炎、尺神经沟变浅、肘外翻畸形、尺神经滑脱是尺神经沟扩大成形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综合征的适应征。尺神经沟扩大成形治疗肘管综合征方法可靠,对肘关节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减轻绝经后妇女取节育器时的痛苦,预防绝经后取节育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其中一组不做任何干预(对照组),另一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后2 h时取节育器(用药组).结果 用药组中只有1例借助宫腔镜取出,其余均在常规操作后取出,对照组中3例借助宫腔镜,5例因术中疼痛终止手术,1个月后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片后手术成功.结论 应用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可减少患者取节育器的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在基层卫生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7(IL-7)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骨性关节炎29例、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7例(对照组)检测IL-7及MMP-13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关节滑液中的蛋白含量,分析检测结果。结果IL-7及MMP-13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表达强度及滑液中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IL-7及MMP—13在滑液中的蛋白含量显著相关(r=0.511,P〈0.01),且两者与年龄也有相关性(r=0.454;r=0.583,P〈0.01)。结论IL-7及MMP-13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关,IL-7可能通过刺激滑膜细胞分泌MMP-13发挥关节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阴道切除子宫肌瘤发生完全性子宫内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女,19岁。因子宫肌瘤在外院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阴道大流血,急诊入院。既往月经规律,近半年来月经量增多,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B超提示子宫黏膜下肌瘤脱垂于宫颈口,经阴道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阴道仍有流血,用纱布块填塞宫腔后出血减少。术后第7天突然腹痛加剧,阴道再次大量流血,急送我院。查体:体温37·8℃,脉搏110/m in,血压50/40 mmHg,身高148 cm,体重45 kg。妇科检查:阴道流血量多,色鲜红,阴道内可触及一5 cm×4 cm大小包块,质软,压痛明显,双侧附件触诊不满意。血红蛋白53 g/L,白细胞12·0…  相似文献   
9.
吴世栋 《现代保健》2009,(25):81-81
目的减轻绝经后妇女取节育器时的痛苦,预防绝经后取节育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其中一组不做任何干预(对照组),另一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后2h时取节育器(用药组)。结果用药组中只有1例借助官腔镜取出,其余均在常规操作后取出,对照组中3例借助宫腔镜,5例因术中疼痛终止手术,1个月后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片后手术成功。结论应用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可减少患者取节育器的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在基层卫生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2010-01-01收治重度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合并髌骨粉碎性骨折一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HA)及髌骨复位内固定1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42岁。因右膝外伤致髌骨粉碎性骨折10 h来院。患者20年前曾因车祸致右股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膝关节伸屈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体格检查:右膝肿胀畸形,髌骨明显压痛并触及骨折间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