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副脾是正常人群常见的解剖变异,临床上将副脾误诊为肿瘤并进行手术切除的病例不在少数。分析我院4例误诊为肿瘤且实施手术切除的病例,探讨副脾误诊的原因,以减少误诊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临床教学往往忽视了疾病的发展与转归以及治疗效果的观察与总结,使得学员大多复制教员处理疾病的方法和技术,无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医学随访系指医务人员对于出院或就诊过的病人定期了解病情和康复情况,因其对于总结临床经验和严密观察病情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医院建立了自己的医学随访体系.将医学随访体系应用于临床教学可以克服传统临床教学的不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立足于肝胆外科专业,对医学随访体系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让学员参与到医学随访工作体系中,使学员直接获取临床治疗疗效、预后等实际证据,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证据有机地结合,同时学习到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和健康宣教知识.通过这种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学员的临床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该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完善将对我国临床医学生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辅助化疗FOLFOX4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FOLFOX4)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 进展期胃癌病人60例,随机分为新辅助组(30例)、手术组(30例);新辅助组术前实施1个疗程的FOLFOX4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4周行胃癌根治术,手术组直接行胃癌根治术;术后新辅助组的病人接受5个疗程FOLFOX4方案化疗,手术组接受6个疗程FOLFOX4方案化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2年无瘤生存率.结果 两组的根治性切除率及2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5.45、4.02,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FOLFOX4方案能提高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和2年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晚期小肝癌(SHCC)的临床预测因素及其对肝切除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995年1月-2009年12月实施肝切除的110例S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估计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时间差异;采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晚期SHCC与9个常见临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110例SHCC患者中,晚期SHCC 31例,占28.2%,中位存活时间为48.8个月(95%CI 29.2 ~ 68.4个月),1、3、5年存活率分别为78.6%、61.6%、38.5%,早期SHCC 79例,占71.8%,中位存活时间为98.0个月(95%CI 73.8 ~ 122.2个月),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8.7%、83.8%、74.8%,早期SHCC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晚期SHCC患者(x2=13.29,P=0.000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AFP阳性是晚期SHCC的唯一独立预测因素(RR=14.45,95%CI4.05~51.64,P<0.001).结论 晚期SHCC患者预后不良,AFP阳性是晚期SHCC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1963年美国Starzl完成世界第1例人体肝移植,40年来在肝移植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多方面突破,使肝脏外科步入了肝移植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许多研究表明抑制胃酸分泌可使大多数罹患消化性溃疡病 (PUD)的患者的溃疡得以治愈 ,因此“无酸即无溃疡“观点的对于十二指肠溃疡 (DU)和胃溃疡(GU)来讲仍然是十分正确的。但是 ,当抑制胃酸分泌的治疗终止后溃疡复发率较高。而自从 1984年发现幽门螺旋杆菌 (Hp)以来 ,大量的研究证实了 Hp与 PUD有关 ,Hp的发生率在 DU和 GU分别是 10 0 %和 80 %~ 90 % ,根治 Hp使 PUD的复发率下降到不足 10 %。由于不同的因素参与 ,虽然 ,美国约有 5 0 %的成人感染 Hp,但只有其中的 15 %~ 2 0 %可演变为 PUD。具体因素包括 :(1)直接损伤 :尿素…  相似文献   
7.
青年女性低位直肠癌的诊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青年女性低位直肠癌的诊治特点。方法:对1985~1996年收治的33例青年女性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病程、组织类型、Dukes分期、手术方式用列联表法,术后5年生存率用生命表法,与同期中、老年组比较。结果:青年女性低位自肠癌与中、老年组之间,经X~2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其病程短促、肿瘤生长快、粘液腺癌为42.4%、5年生存率低为23.9%。结论:青年女性低位直肠癌术后生存率与病程、组织类型、Dukes分期及手术方式有关。早期诊断及合理选择术式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乳酸菌肽聚糖对小鼠免疫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给BALB/c小鼠腹腔注射乳杆菌肽聚糖1次或3次,从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合并细胞提取RNA,利用Affymetrix MOFA30A基因芯片分析基因表达,利用基于G0数据库的芯片数据分析工具分析乳杆菌肽聚糖诱导后的代表性G0定义。结果:腹腔注射一次乳杆菌肽聚糖(i.p.)引起了腹腔巨噬细胞和脾脏淋巴细胞基因表达的广泛变化,但特异性不强。注射三次后表达显著改变的基因主要与免疫反应有关。定义两次刺激引起显著变化的所有基因为肽聚糖响应基因,其代表性G0生理过程定义预测主要与巨噬细胞吞噬活力增强、淋巴细胞激活、炎性反应正调节有关。结论:肽聚糖刺激的早期反应涉及先天性免疫激活和抗原呈递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胃癌根治术后应激性高血糖与外科感染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B-1式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糖的变化,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及外科感染的关系及血糖控制的意义。方法:对82例行B-1式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前后空腹血糖进行比较,并根据血糖水平,分成血糖浓度正常组和血糖浓度异常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及腹腔感染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术后血糖均有上升,和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术后血糖≤8.3 mmol/L35例,术后血糖〉8.3 mmol/L 47例。术后血糖浓度〉8.3 mmol/L的患者较≤8.3 mmol/L患者术后应激性血糖浓度增高明显,切口及腹腔感染发生率显著提升,并发症发生明显增加。结论:胃癌手术应激可引起术后胰岛素抵抗,术后严密的血糖监测和合理、适量的应用胰岛素,是避免患者术后血糖升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