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基于Nomogram图建立预测甲状腺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模型,并探究该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24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按照其术后低钙血症发生情况,将患者分别纳入发生组、未发生组。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发生低钙血症的相关因素。以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并建立Nomogram图预测模型,并纳入7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验证模型的效能。结果:247例患者中,共有82例(33.20%)发生低钙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示,女性、手术时间≥100 min、甲状旁腺腺体损伤均为影响甲状腺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单侧腺叶加峡部加对侧部分切除为保护性因素(P<0.05)。将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Nomogram图应用于训练集行内部验证,AUC为0.869 (95%CI:0.820~0.918);验证集外部验证结果显示,AUC为0.876(95%CI:0.796~0.956),校正曲线均接近理想曲线,预测概率与实测值基本一致。结论:甲状腺术后患者低钙血症发生风险较高,且...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神经纤毛蛋白-1(NRP-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4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TNBC患者40例的癌组织及其中10例对应的癌旁组织芯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NRP-1和PD-L1表达水平,并分析NRP-1、PD-L1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表达差异;Spearman等级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TNBC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TNBC癌组织NRP-1、PD-L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NRP-1的表达与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明显相关(χ2/P=6.218/0.013,4.392/0.036)。PD-L1的表达与病理分级、Ki67水平明显相关(χ2/P=6.465/0.011,8.102/0.004)。NRP-1与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0,P<0.001)。NRP-1、PD-L1高表达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低于低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患者转移的相关因素,并建立CLNM可视化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72例PTC患者(训练集),按照术后病理结果所示CLNM转移情况将其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影像特征。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TC发生CLNM的相关因素,并使用Nomogram建立可视化预测模型。另选取81例PTC患者(验证集)验证模型效能。结果:训练集272例PTC患者中,54例(19.85%)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存在CLNM。Logistic多因素分析示,合并微钙化、血流分级、不均匀强化、囊性变均为PTC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越大是保护因素(P<0.05)。外部验证集验证结果显示,AUC为0.905。决策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PTC患者发生CLNM的影响因素众多,基于年龄等多项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患者CLNM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NRP-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reg、PDC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9例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外周血,3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PDC细胞上NRP-l的表达。结果 NRP-1在NSCLC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NRP-1在NSCLC患者外周血Treg中的表达与肿瘤最大径、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NRP-1在NSCLC患者外周血PDC中的表达与肿瘤最大径、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 NRP-1在外周血Treg、PDC细胞的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免疫调节相关,可能作为用于预测NSCLC患者预后的肿瘤标志物,并有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锯肌肌瓣联合假体植入在中青年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乳晕根治术后乳房再造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进行诊治的乳房癌患者64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改良组(32例)和传统组(32例),改良组患者给予前锯肌肌瓣联合假体植入的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术中相关指标及FACT-B评分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增加(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FACT-B各分项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的健康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附加关注及FACT-B总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9.4%,传统组为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前锯肌肌瓣联合假体植入应用于保留乳头乳晕的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乳房再造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