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估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AOM)治疗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1 963例,总结其人口学特征,并收集患者入院后30、120、365 d的临床资料,AOM治疗及健康基本补充剂使用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OM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1 963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住院时年龄65~102(79.3±7.2)岁,≥80岁患者占56.7%(1 113/1 963);男性患者占30.8%(604/1 963),女性患者占69.2%(1 359/1 963);股骨颈骨折8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 077例,股骨粗隆下骨折40例。综合3个时间点,在髋部骨折后1年内,33.0%(648/1 963)的患者接受过AOM治疗,71.0%(1 394/1 963)的患者使用过健康基本补充剂。入院后30、120、365 d患者AOM治疗率分别为23.0%(451/1 963)、17.9%(353/1 963)、21.0%(412/1 963),健康基本补充剂使用率分别为59.0%(1 158/1 963)、45.0%(883/1 963)、38.0%(746/1 9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粗比值比(OR)=0.645,95%可信区间(CI) 0.495~0.840]、男性(粗OR=0.760,95% CI 0.581~0.996)、共管模式(粗OR=3.025,95% CI 0.973~9.405)、居住地农村(粗OR=0.523,95% CI 0.388~0.704)、AOM服用史(粗OR=7.612,95% CI 2.227~26.020)、既往骨质疏松症史(粗OR=5.065,95% CI 3.149~8.147)、骨质疏松评估(粗OR=1.379,95% CI 1.105~2.451)是AOM治疗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调整后OR=0.618,95% CI 0.488~0.781)、男性(调整后OR=0.716,95% CI 0.565~0.908)、居住地农村(调整后OR=0.492,95% CI 0.375~0.645)是AOM治疗的危险因素;共管模式(调整后OR=2.632,95% CI 1.004~6.897)、AOM服用史(调整后OR=4.870,95% CI 2.080~11.402)、既往骨质疏松症史(调整后OR=4.804,95% CI 3.253~7.096)、骨质疏松评估(调整后OR=1.393,95% CI 1.041~1.862)是AOM治疗的保护因素。结论 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AOM治疗率偏低。年龄≥80岁、男性、在农村居住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治疗率较低,可采取共管模式,术前进行骨质疏松诊断与评估,提高骨质疏松治疗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并发股骨颈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治疗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2—2017-05诊治的5例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并发股骨颈骨折,2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1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5分,随访期间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1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后随访3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2分。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随访2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9分;患者左髋部出现弹响,X线片未显示假体松动,考虑髂胫束撞击综合征。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随访5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8分。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5分,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并发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萎缩侧,骨折移位不明显者可选择内固定治疗,骨折移位明显者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需根据患肢外展肌力、股骨近段髓腔情况选择合适的假体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外科技术。方法随访分析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病人96例,年龄20~76岁,按AO分型,A型9例,B型55例,C型32例。结果手术后平均随访2.2年,优良率89.6%。结论踝关节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应手术治疗,外踝骨折应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单纯克氏针固定外踝是不恰当的,下胫腓联合损伤应短期固定。  相似文献   
4.
5关节镜手术中应细心甄别半月板5.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26岁。6年前摔倒致膝关节受伤,到医院行膝关节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一直按照一般的扭伤处理,约2~3个月后才正常行走,但膝关节经常疼痛,天气变化时加重。直到最近患者打篮球时再次扭伤,偶  相似文献   
5.
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伴血气胸为高能量损伤,病情复杂,治疗困难。我院从1998年5月~2006年6月共收治此类患者42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针对应用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顺转子间骨折的患者,结合术后尖顶距值(TAD值)研究股骨距结构对骨折术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AO分型A1/A2型)并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的85例患者资料,测量并记载骨折的分型、股骨距的完整性、颈干角、股骨颈长度及股骨头高度及TAD.对其骨折后初始及骨折愈合后X线片的相关数值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股骨距结构完整与否对于术后稳定性影响显著;在股骨距不完整组中,TAD值对于术后稳定性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股骨距结构完整性对于转子间骨折术后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对于股骨距结构无法得到有效支撑的患者,控制其TAD值可以有效降低术后髋内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同侧股骨颈、股骨干骨折的两种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6年7月~2001年10月共收治同侧股骨颈、干21例,随机进入A组和B组。其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两种Gamma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亚洲型髋关节螺钉与粗隆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操作技术差异及对围手术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分别接受亚洲型髋关节螺钉系统与粗隆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52例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中X线暴露次数及术后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粗隆髓内钉治疗组的总手术时间以及主钉插入后至拉力螺钉插入时间更短,术中拉力螺钉导针调整次数和X线暴露次数更少,术后正位X线片上拉力螺钉尖与下1/3轴线距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亚洲型髋关节螺钉系统而言,粗隆髓内钉系统具有更好的术中可操控性及操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需手术治疗的下肢损伤,其中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发生率可达16%[1].下胫腓联合的完整性对于踝关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生物力学研究显示,1 mm的移位即可造成胫距关节面的压力增加47%[2].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复位能够明显改善预后[3].但早期通过开放复位术后显示下胫腓复位不良约为16%[4],有研究通过CT评估显示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率高达52%[5].因此,踝关节骨折下胫腓损伤的手术治疗对骨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对踝关节骨折术后胫腓骨复位不良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与第三代Gamma钉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133例,根据自愿原则分为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组63例和第三代Gamma钉组70例,手术后随访一年观察疗效.结果 第三代Gamma钉组手术时间短于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组[(80.4±11.1)min vs.(89.3±17.2)min,P<0.05];2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疗效及股外侧疼痛发生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第三代Gamma钉和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均可安全、有效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第三代Gamma钉操作相对简单,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理论上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