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PCDN)与经皮颈椎间盘激光气化减压术(PLDD)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7年4月因颈椎病住院采用PCDN(72例)与PLDD(72例)治疗病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临床效果及颈椎稳定性等方面的差异.临床效果评价采用JOA评分及Williams疗效标准,颈椎稳定性评价采用Katsumi标准.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PCDN组平均7.12±3.20min,PLDD组平均7.10±2.05min,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LDD组1例患者术中发生终板损伤出血,术后出现颈部疼痛,对症处理后疼痛缓解.所有病例随访3~28个月,PCDN组平均16.76±6.87个月,PLDD组平均17.23±7.40个月.JOA评分,PCDN组术前为9.37±0.98分,术后为14.52±0.78分;PLDD组术前为9.42±1.21分,术后为14.33±0.85分.两组JOA评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Williams评估,PCDN组优42例,良21例,可7例,差2例;PLDD组优39例,良23例,可7例,差3例,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手术后均无颈椎不稳发生,颈椎稳定性手术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与经皮椎间盘激光气化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良,对颈椎稳定性影响小,不会造成颈椎失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87~1989年采用间歇侧卧位排痰辅佐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收到满意效果。对象和方法一、对象选择1987~1989年住院的小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符合1984年南宁会议制订的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3.
单素英 《中原医刊》2004,31(24):64-65
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而使心肌持久而严重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高,一旦确诊应紧急处理,从接诊到康复出院,每一步都应认真对待,以保证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87~1989年采用间歇侧卧位排痰辅佐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一、对象选择1987~1989年住院的小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5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平均年  相似文献   
5.
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而使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我院自2000年元月至2002年底共收治此类病人46例,年龄38~76岁。现将对其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护理1.1 疼痛 首先要稳定病人的情绪,解除恐惧感,给予吸氧6 L/min,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可将流量调至3~4 L/min,维持1~2天,必要时给予止痛剂或镇静剂,以预防因疼痛而导致的休克和心律失常,常用杜冷丁50~100 mg肌注或吗啡5~  相似文献   
6.
目的: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0例自2004年至2010年因颈椎间盘突出住院行低温等离子联合臭氧治疗的患者。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月~36个月,治疗优良率91.25%,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损伤小、优势互补、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自2009年2月~2011年2月选取符合本组研究标准的颈椎间盘突出症46例,在C型臂X线机、CT、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切吸术。观察术后5天、90天、180天、360天的疗效。结果 :采用Williams方法进行评估,术后5天、90天、180天、360天疗效的优良率分别是82.5%、93.48%、97.83%、97.83%。结论 :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操作流程更快捷、简单,切除的靶点明确、量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一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及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适应症较窄,仅适用于椎间盘膨出或轻、中度突出,纤维环完整者.但对突出较大、纤维环破裂、髓核部分脱出者,单一治疗方法效果欠佳;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臭氧盘内注射及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联合应用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到优势互补、扩大手术适应症及提高疗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方法:自2010年9月~2011年12月间,应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7例(340个椎间盘)。采用患者腰腿痛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无术中硬脊膜撕裂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下肢表现一过性痛觉过敏,经对症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平均手术时间45 min(30~70 min),平均下床时间6 h(3~12 h),平均住院时间7 d(5~15 d),随访时间4~13个月,平均6.8个月。下肢神经支配区域使用VAS评分,术前8.8±1.0分,术后5 d为2.5±1.4分,末次随访时1.3±1.2分;术前、术后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参照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11例,良54例,可12例,差0例,优良率95.8%。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该技术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巨大突出、脱出、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经皮医用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应用医用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比较经皮椎间盘臭氧治疗与硬膜外腔给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间因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采用医用三氧椎间盘内注射(188例)与硬膜外腔注药(188例)治疗病例。结果:所有病例随访3~13个月,医用三氧(PCOI)组平均7.18±3.27月,硬膜外腔注药(PEMI)组7.00±3.26月;两组手术临床效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医用三氧椎间盘内注射及硬膜外腔注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较好的疗效,但医用三氧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硬膜外腔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