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及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骨质疏松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新发骨折率、生活质量评分、生化检测结果等,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新发骨折率2.5%(1/40),对照组新发骨折率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 <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生化检测结果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护理干预对治疗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够缓解病人的痛苦和改善治疗效果,降低病人的就医成本。  相似文献   
2.
2007年9月-2010年8月,我们采用聚左旋乳酸可吸收固定棒结合抗米微侨可吸收线环扎加"8"字钢丝内固定治疗43例髌骨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86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掌侧钛板内固定结合短期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本组随访4~12个月,优67例,良1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5.3%。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掌侧钛板内固定结合短期石膏外固定治疗能取得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护理查房和床边护理查房对骨科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5例,给予常规护理查房;试验组65例,给予床边护理查房。对比两组医护满意率、护患满意率,同时利用整体护理查房的质量评分标准对两组不同护理措施进行评分。结果试验组的医护满意率以及护患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整体护理查房的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床边护理查房不仅有利于护理人员与医师的沟通,同时可增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相互理解,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展。此外,床边护理查房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该查房模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2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Harris评分逐渐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缓解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对提高骨科封闭负压引流(VSD)护理技术质量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骨科行VS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规范化的VSD操作技术,对照组实行常规VSD护理技术;对比两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生活质量。同时,对比规范化培训后与未参加培训护理人员VSD护理技术水平。结果研究组换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SD规范化培训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明显提高(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能提高骨科VSD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VSD技术水平,值得在临床持续改进并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股骨远端SeinsheimerⅠ-Ⅳ型骨折的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对27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C形臂X线机下逆行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并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2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2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周。据AK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本组中优23例、良3例、一般1例。优良率96_3%。结论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能提供坚强内固定,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尽管目前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对许多跟骨骨折患者有效,但在跟骨骨折的分类、治疗、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方面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目的:比较经皮撬拔复位和切开复位后植入物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骨二科自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治疗56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资料,年龄15—61岁。采用撬拨复位治疗27例,切开复位植入物内固定治疗29例。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治疗后复查X射线片显示跟距关节面基本恢复正常,撬拔复位固定组,Bohler角分别由治疗前的(17.88±2.06)°恢复至治疗后的(30.60±2.89)°,切开复位内固定组,Bohler角分别由治疗前的(17.55±2.46)°,恢复至治疗后的f31.69±2.29)°,经统计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治疗后功能,撬拔复位固定组优14足,良6足,中5足,差2足,优良率74.0%;切开复位植入物内固定组优11足,良13足,中4足,差1足,优良率82.7%,两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撬拔复位和切开复位植入物内固定方法治疗跟骨骨折都是比较实用有效的选择。SandersII型跟骨骨折应用撬拨复位方法,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复位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纵形劈开肱三头肌腱及止点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2009年7月收治31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男23例,女8例;年龄18~56岁,平均35岁;骨折按照AO分型:C1行15例,C2型10例,C3型6例.采用纵行劈开肱三头肌腱及止点入路显露骨折,并行骨折复位坚强内固定术,术后早期在CPM辅助下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31例患者术后获12~40个月(平均2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无尺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肘关节功能评估按Cassebaum评分:优11例,良16例,一般4例,优良率为87.1%.结论 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采用纵行劈开肱三头肌腱及止点入路坚强内同定治疗,操作方便,创伤小,无需术后外固定制动,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们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24例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4例,男23例,女1例,年龄18~56岁。开放损伤18例,闭合损伤6例。合并症: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低蛋白血症、下胫腓联合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