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35篇
  免费   679篇
  国内免费   405篇
医药卫生   13519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617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612篇
  2010年   574篇
  2009年   662篇
  2008年   582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655篇
  2004年   633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424篇
  1999年   373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9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铜陵市人民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对2017年1-12月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7年版标准判读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细菌共343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19株,占20.9%;革兰阴性菌2717株,占79.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3.8%和72.3%,耐甲氧西林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屎肠球菌对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5.3%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1.4%、50.7%和19.4%。肠杆菌科细菌中克雷伯菌属和沙雷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7.5%和36.0%,其他菌属的耐药率低于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80.3%和79.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9.7%和28.4%。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广泛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1.3%(171/546)、0.6%(3/508)和0.7%(3/416)。结论 本院革兰阴性菌呈增多趋势,尤其广泛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应引起高度关注,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舒适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新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小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密切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患者手术中配合度、术中舒适度与并发症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接受小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舒适度以及配合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输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胎儿贫血致胎儿水肿的病例进行经脐静脉宫内输血治疗,输血孕周21+6~30+5周,输血量为15~60 ml,输血1~2次。结果:宫内输血后胎儿贫血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MCAPSV值4例降低,1例未改变,1例增高。胎儿腹水及水肿4例消失或减轻,1例无改善,1例继续加重。分娩4例新生儿3例存活,随访其身高、体重及神经行为发育均正常,1例新生儿RDS死亡,2例胎死宫内。结论:宫内输血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胎儿宫内治疗手段。输血后的胎儿成活率与其本身的疾病状态有关,明确胎儿贫血、水肿原因及掌握宫内输血适应证对改善胎儿预后有直接关系。在胎儿水肿原因不明时仅靠宫内输血改善贫血并不能提高围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经梨状肌和臀小肌的间隙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及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108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50例病人(55髋)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A组,46例病人(53髋)行经梨状肌和臀小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B组,记录对比2组病人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切口最大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髋关节HHS评分、VAS疼痛评分和下肢功能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病人影像学指标情况(外展角、前倾角、偏心距)和生存质量情况(以SF-36量表表示)。结果A组病人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B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长于B组(P < 0.05~P < 0.01);A组病人术后1、3、7 d的HISS评分低于B组,VAS评分高于B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术前、术后14、30、90、180 d的HISS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术后30、90 d“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显著优于A组,术后30 d单腿站立测试时间长于A组,术后90 d的6 min步行测试距离优于A组(P < 0.05),其他时间点2组病人下肢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倾角小于B组,偏心距大于B组(P < 0.05);B组病人SF-36评分量表肢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和总健康程度得分均优于A组(P < 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经梨状肌与臀小肌间隙入路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损伤更小、恢复更快,近期疗效指标显著优于传统术式,符合快速康复理念,但手术时长显著增加,病人术后前倾角偏大,偏心距偏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胃造口周围皮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菌,进行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胃造口周围皮下感染率。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医院行胃造口术发生周围皮下感染的300例患者,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进行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分析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0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1株占27.0%,溶血性链球菌60株占20.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5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70.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唑林的耐药率60.0%;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70.0%,溶血性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均为75.0%,肠球菌属对青霉素、氯霉素、阿奇霉素以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尤其是阿奇霉素,耐药率为0。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最高,需根据病原菌的药敏,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感染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状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重症肺炎新生儿多种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收入NICU的1 057例重症细菌肺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多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 500 g)、发病日龄(7 d)、羊水污染(Ⅱ、Ⅲ度)、感染类型(医院感染)、住院时间(≥14天)、机械通气、Apagar评分(7分)、胎膜早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10天)、更换抗菌药物(≥3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3种)12个因素是NICU中重症肺炎新生儿多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更换抗菌药物(≥3种)、Apagar评分(7分)、感染类型(医院感染)、机械通气、羊水污染(Ⅱ、Ⅲ度)是NICU中重症肺炎新生儿多种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减少NICU新生儿重症肺炎多种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9.
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用材料的不断发展,非血管性介入的手术在小型C臂X线机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为了提高医疗质量,避免X线给病人和操作者带来直接损害,现将340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小型C臂X线机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复杂跟骨骨折治疗方法及AO钢板内固定价值.方法 应用AO钢板治疗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24例,术中注意关节面复位和Bohler角的恢复.结果 24例病人经12~24个月随访,按照Fernandez评定标准:24例跟骨SandersⅡ-Ⅳ型骨折病人有18足评为优良.结论 距下关节面的复位和Bohler角的恢复,牢固的内固定和术后足够长时间的负重限制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