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胃癌 (T)和癌旁黏膜 (P)与距癌远端切缘胃黏膜 (C)基因表达谱差异,筛选与早期癌变相关的基因.方法利用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标准化 Affymetrix公司生产的 U133A基因芯片分别检测 T和 P及 C基因表达谱,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T与 C比较差异 4倍以上共有 766个基因,其中表达上调 [信号比的对数值 (SLR)〉2]有 530个,表达下调 (SLR〈- 2)有 236个;(2)P与 C比较差异 4倍以上共有 64个基因,其中表达上调 (SLR 〉2)有 50个,表达下调 (SLR〈- 2)有 14 个;(3)T和 P同时与 C比较 (T、 P两者之一差异 4倍以上 )共有 143个相同的基因,其中表达上调 (SLR 〉2)有 108个,表达下调 (SLR〈- 2)有 35个.结论癌旁黏膜在基因表达水平上显示 143个基因与胃癌表达的基因相同,提示这些基因可能与早期胃癌癌变的启动和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胃癌细胞增殖和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95例胃癌手术标本P-gp、DNA指数(DI)、S期细胞百分率(SPF)和细胞增殖指数(PI),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胃癌P-gp表达阴性39例(41.1%);P-gp表达阳性有56例(58.9%),其中轻、中度表达有29例(30.5%),重度表达有27例(28.4%)。95例胃癌中非整倍体肿瘤48例(50.5%),非整倍体肿瘤SPF和PI显著高于二倍体肿瘤(P〈0.01),非整倍体肿瘤P-gp表达低于二倍体肿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低分化组与中分化组的肿瘤倍体例数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胃癌中-低分化组与中分化组的肿瘤倍体例数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以胃癌发生部位、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比较SPF、PI、P-gp和倍体关系,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用FCM检测胃癌P-gp表达水平和DNA倍体可为临床选择适当的化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一个克隆化的基因组系统中,研究了DNA超螺旋结构在α-晶体蛋白基因表达中的调控作用;测定了调节基因区及其对转录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α-晶体蛋白基因可被RF-36蛋白因子特异性激活.足迹法分析表明其调控结合区为核苷酸“-AGGGCTGGAA-”,能与特定的DNA配位体结合,例如抗Z-DNA单克隆抗体和Chiral金属复合物,此种结合表明α-晶体蛋白基因富含“GC”盒,并具有类似“Z”型的DNA构型.所获结果还提示,DNA高度有序的结构在α-晶体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进一步探索影响胃癌患者生存因素的有用指标。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分别检测98例胃腺癌P- 糖蛋白(P-gp)、CD44、CD25和C-erbB-2、p16、p53抗体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以随访3年内死亡60例(其中失访11例按死亡计)为死亡组,生存3年以上38例(38.3 %)为生存组。死亡组临床Ⅰ~Ⅱ期5例,Ⅲ~Ⅳ期55例;淋巴结无转移3例,转移57例;无瘤栓或累及神经21例,有瘤栓或累及神经39例;无浆膜浸润6例,有浆膜浸润54例。与相应生存组比较分别为21、17例;17、21例;26、12例;12、26例。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肿瘤组织学分级中分化9例,低分化51例;瘤体≤5 cm 18例,>5 cm 42例;肿瘤1个部位累及16例,2~3个部位累及44例;血型A 10例,O 31例与相应生存组比较分别为14、24例;21、17例;18、20例;14、13例,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癌相关基因C-erbB-2、p16、p53、P-gp、CD44、CD25的表达在两组间比较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瘤体及神经受侵、浆膜浸润、瘤细胞分化程度、瘤体大小和累及范围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胃癌相关基因表达的确切意义和作用尚有待更多资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20多例肺癌患者手术后服用核糖核酸(RNA)制剂,经3年的临床跟踪观察证实:服用RNA制剂病人的白细胞(WBC)计数,血沉(ESR),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淋巴细胞亚群T4T8和超氧歧化酶(SOD)诸项指标的稳定率为100%。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00%;2年生存率为95%;3年生存率为75%,而术后未服用RNA制剂而采用化疗的20例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为80%;2年生存率为50%;3年生存率为35%,两组生存率对应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此外患者在服用RNA制剂后,自觉症状:精神、食欲、睡眠普遍得到改善。观察期间未发现毒副作用。对RNA制剂口服抗癌防癌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用基因芯片筛选胃黏膜癌变相关基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与胃黏膜癌变相关的基因。方法 利用Affymetrix公司生产的U133A基因芯片,对癌旁黏膜和切缘正常胃黏膜基因表达谱进行检测,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癌旁黏膜与正常胃黏膜比较差异3倍以上共有150个基因,其中表达上调[SLR(信号比的对数值)〉1.5]有130个,表达下调(SLR〈-1.5)有20个。从表达差异的基因功能分类看,以酶和酶调控子活性改变最多(28,占18.7%);其次是与核酸结合活性相关基因(17,占11.3%);第三是与信号传导活性相关基因(15,占10%);第四是与蛋白结合活性相关基因(13,占8.7%)。除了40个功能未知的基因占总数26.7%外,以上4大类共占基因总数的48.7%。(2)癌旁黏膜(P)和胃癌(T)同时与正常胃黏膜比较,有71个相同的基因表达差异。其中表达上调(癌旁上皮SLR〉1.5)有61个,表达下调(癌旁上皮SLR〈-1.5)有10个。71个同时出现癌旁黏膜和胃癌的基因在染色体定位,发现19号染色体异常基因最多有11个;其次是1、2、16、17号染色体,分别是6个;5、14、22号和Y染色体未发现异常的基因。结论 71个癌旁黏膜与胃癌同时出现、表达相同的基因可能与早期胃癌的演化有关。酶和酶调控子活性、核酸结合活性、信号传导活性和蛋白结合活性4大类相关基因是研究胃癌发生的重要基因。19号染色体及1、2、16、17号染色体是研究胃癌发生的重要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7.
GRS口服液的制备及对肺癌术后治疗的临床观察谭维珍,孔颂阳(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310014)刘祥麟,马洁羽,李英(浙江医科大学,杭州310006)GRS口服液是由绞股兰皂甙(G)、核糖核酸(R)、微量元素硒(Se)等配制而成的。具有防癌、抗癌、防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佐辛注射液对全身麻醉苏醒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于湘雅博爱康复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80例,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地佐辛注射液干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干预,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2组拔管前(T1)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T2)、拔管后10 min(T3)、拔管后30 min(T4)时,观察组HR、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同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地佐辛注射液改善患者全身麻醉苏醒后疼痛的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但对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ADYNAMICSTUDYOFTHECYTOTOXICEFFECTSOFHYPERTHERMIACOMBINEDWITHCIS-DIAMINEDICHLOROLPLATINUM(DDP)ONHUMANGASTRICCANCERCELLLINESMKN...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与早期胃癌癌变相关的基因.[方法]用U133A基因芯片分别检测胃癌组(T)、癌旁上皮组(P)和切缘正常胃黏膜上皮组(C)及胃癌患者外周血(WB)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NB)的基因表达谱,对荧光强度进行扫描并数字化,用专业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癌旁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相比,有327个基因共同表达上调,211个基因共同表达下调.胃癌和癌旁上皮同时有差异表达的基因中,在外周血也有差异表达,其中同时表达上调有39个,同时表达下调有4个.[结论]虽然在癌旁上皮病理组织图像上尚未见异常,但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已经显示有多个与胃癌相关基因表达.尤其在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的基因表达中,也发现某些基因与胃癌及癌旁基因差异表达正相关.提示这些基因可能与早期胃癌的启动和演化有关,通过外周血有核细胞基因芯片检查可能早期发现胃癌患者,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